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辽宁中部城市建成区空间形态对生活性碳排放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22:05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城市在面临着两种压力,一方面是由于粗放建设城市而产生的大量问题亟需解决,城市需转型发展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随着居民在生活上的能耗增加而逐渐超越了工业碳排放,从而成为城市碳排放的主要增长源的压力。然而,这两种压力则存在着密切联系。城市的空间形态可以通过影响居民出行行为、城市热环境等方式对居民生活能耗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的生活性碳排放。那么通过调节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配置,就能够有效降低城市的生活性碳排放。但是城市空间形态对生活性碳排放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不同城市空间形态要素对生活性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不同;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由于其气候地质条件的影响,同一种空间形态要素对生活性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和能力也不同。因此,只有在对空间形态对生活性碳排放影响的定性分析基础上,对某一地域条件下城市的空间形态要素与生活性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加以定量分析与实证,才能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策略,达到减少生活性碳排放的目的。本文在分析城市空间形态要素对生活性碳排放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辽宁中部城市建成区为实证对象,对建成区的空间形态要素进行分类和测算,研究不同空间... 

【文章来源】: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辽宁中部城市建成区空间形态对生活性碳排放影响研究


图1.2辽宁中部城市三产比例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Fig.?1.2?In?central?liaoning?urban?tertiary?industry?proportion??

生活能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来源


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铁岭?营口??■?一产比例■二产比例■三产比例??图1.2辽宁中部城市三产比例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Fig.?1.2?In?central?liaoning?urban?tertiary?industry?proportion??生活能源消耗??1600??1400??1700?I??1000?|J??M。?If?I??6〇〇?.;?|?J?I?j?I??Q?ill?llilll?l?ill?I?iK?if?ill?11?i?ili?ilil?I?i?f?l?tl!?ill?ill?ill?.illlil?..liillll?I?i?l?ll?i?.dill?JiiJl?ill?ill?.^iki?,丨???^令少命^?咚.命I令仓令▲少唤參啥扣令合务备令余?知.备??冬???令、n??"s*-?\?令令?在.令?令令令?<?K?今令分令??令令?命??■?70CM?■?200S?■?201C?看?■?2912?霸?2013?■?2Q14?餳■?2016??图1.3中国各省区生活能源消耗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

辽宁,调控对策,城镇密集区,碳排放


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铁岭?营口??■?一产比例■二产比例■三产比例??图1.2辽宁中部城市三产比例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Fig.?1.2?In?central?liaoning?urban?tertiary?industry?proportion??生活能源消耗??1600??1400??1700?I??1000?|J??M。?If?I??6〇〇?.;?|?J?I?j?I??Q?ill?llilll?l?ill?I?iK?if?ill?11?i?ili?ilil?I?i?f?l?tl!?ill?ill?ill?.illlil?..liillll?I?i?l?ll?i?.dill?JiiJl?ill?ill?.^iki?,丨???^令少命^?咚.命I令仓令▲少唤參啥扣令合务备令余?知.备??冬???令、n??"s*-?\?令令?在.令?令令令?<?K?今令分令??令令?命??■?70CM?■?200S?■?201C?看?■?2912?霸?2013?■?2Q14?餳■?2016??图1.3中国各省区生活能源消耗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种城市下垫面热环境效应对比研究[J]. 杨雅君,邹振东,赵文利,邱国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2]带型城市空间形态界定及其干线道路特征[J]. 赵洪彬.  城市交通. 2017(04)
[3]基于城市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关系分析——以厦门岛为例[J]. 李明峰,云国梁,何原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4]泗水科技新城低碳布局优化研究[J]. 李沛颖,石铁矛.  低碳世界. 2016(33)
[5]带型城市空间形态格局探析[J]. 孙来忠.  中国建材科技. 2016(05)
[6]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碳排放吗?——基于全国110个地级市数据的分析[J]. 陈珍启,林雄斌,李莉,李贵才.  生态经济. 2016(10)
[7]中小城市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分异——以开封市为例[J]. 荣培君,张丽君,杨群涛,秦小阳,秦耀辰,卢鹤立.  地理研究. 2016(08)
[8]中国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的探讨[J]. 王丰龙.  城市观察. 2016(02)
[9]1949年后无锡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的定量研究[J]. 熊伟婷,杨俊宴.  现代城市研究. 2016(02)
[10]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关系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 李佳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博士论文
[1]城市公共交通复合系统协调性研究[D]. 沈犁.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基于遥感的沈阳中心区热环境综合分析及规划应用研究[D]. 蒋明卓.天津大学 2016
[3]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征华.南昌大学 2013
[4]济南市住区建成环境与家庭出行能耗关系的量化研究[D]. 杨阳.清华大学 2013
[5]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 李亚丽.河南大学 2013
[6]上海市城市不透水面及其热环境效应的分形研究[D]. 聂芹.华东师范大学 2013
[7]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李保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8]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D]. 郭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9]高层建筑布局对城市区域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 乐地.湖南大学 2012
[10]城市规模、结构与碳排放[D]. 武俊奎.复旦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存量规划下居住类用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适应性研究[D]. 刘犇.广东工业大学 2017
[2]城市居民住房选择行为交互关系研究[D]. 姚嘉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3]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D]. 但波.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北京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优化研究[D]. 栾子越.北京交通大学 2016
[5]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对其热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D]. 葛亚宁.北京林业大学 2016
[6]城市密度与交通出行结构回馈关系研究[D]. 王馨叶.北京交通大学 2016
[7]辽宁沿海经济带能源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曹桂艳.辽宁师范大学 2015
[8]城市中心区热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研究[D]. 孙欣.东南大学 2015
[9]“型”、“类”、“期”视角下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研究[D]. 兰文龙.东南大学 2015
[10]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用地紧凑度与多样性研究[D]. 王振宇.天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44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44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