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困境和展望

发布时间:2021-01-17 10:51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日益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条老路显然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于人们一直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导致我国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相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海洋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触目惊心,时刻警醒着人们,必须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主要问题来应对解决。日前生态环境问题不再是简单的影响到当事人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从上而下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共同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而努力。所以,治理生态环境污染,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修复并非简单的污染治理,有其综合性和技术性,在修复实践的过程中,将会遇到诸多阻碍。因此,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的时候,必须要有其法定的程序和严格的规范,这样看来完善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是当务之急。论文首先理清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其后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对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研究现状,我国专家学者对该法律制度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不难发现国外对此法律制度的... 

【文章来源】:甘肃政法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理论
        一、生态环境修复的定义
        二、生态环境修复的特征
        三、与“恢复原状”责任的区别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内涵
        一、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概念
        二、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特征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意义
        一、促进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
        二、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三、保障生态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障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
第二章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司法现状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困境
        一、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原则不明确
        二、生态环境修复主体单一
        三、生态环境修复目标没有明确的规定
        四、生态环境修复的范围过于局限
        五、生态环境修复的标准不清晰
        六、缺少合适的生态环境修复基金制度
        七、生态环境修复缺乏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八、在生态环境犯罪领域中生态修复与犯罪失衡
        九、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建立完善
第三章 域外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与责任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域外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实践的现状
        一、美国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现状
        二、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现状
        三、德国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现状
        四、日本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现状
    第二节 域外修复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关于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完善的启示
        二、关于生态环境修复归责原则的启示
        三、关于生态环境修复目标的启示
        四、关于生态环境修复主体的启示
        五、关于生态环境修复案件基金保障的启示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基本原则的确立
        一、公众参与原则
        二、污染者必担责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原则
        四、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
    第二节 明确生态环境修复的内容
        一、生态环境修复的目标
        二、生态环境修复的范围
        三、生态环境修复的启动标准
    第三节 完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配套保障措施
        一、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的保障
        二、生态环境修复的技术保障
        三、在生态环境犯罪领域实现生态环境修复与犯罪平衡
        四、健全我国生态环境修复评价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考[J]. 李盼,李紫腾.  科技风. 2019(08)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探析[J]. 李朝阳.  环境与发展. 2019(02)
[3]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弘,左乐.  环境与发展. 2019(02)
[4]浅析生态修复法律责任[J]. 梁珠琳,任洪涛.  福建法学. 2018(03)
[5]论污染者环境修复责任的实现[J]. 刘静然.  法学杂志. 2018(04)
[6]生态环境修复司法的实践创新及其反思[J]. 李挚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性质辨析[J]. 李挚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8]环境修复主体制度探析[J]. 许灿英.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12)
[9]环境修复责任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适用刍议[J]. 王菁.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10)
[10]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探析[J]. 朱晓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博士论文
[1]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 梅宏.中国海洋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我国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完善[D]. 王云兰.东华理工大学 2018
[2]中国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研究[D]. 何嘉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3]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 柴宁.郑州大学 2017
[4]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研究[D]. 赵江龙.西南科技大学 2016
[5]我国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初探[D]. 仲成.广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82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82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