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改良型BFBR工艺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15:3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但相当一部分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近些年来我国内陆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水华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降低了地表水的景观性和使用性,不仅使环境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BFBR(Bio-FilmBiological-Reactor生物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采取一定的人工技术措施(包括曝气、设置生物填料、种植挺水植物等),为微生物和挺水植物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加速它们的生长和代谢,利用生物填料和挺水植物根部巨量的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较为简单和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污水变得干净。本文在BFBR工艺的基础上,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发和设计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代替传统的曝气装置,旨在更好地促进挺水植物的生长,使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污水的处理更加彻底。近些年来,微纳米气泡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环保行业,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米、纳米级的气泡所表现出来的理化性质与普通尺寸的气泡有很大的差别。本...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改良型BFBR工艺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生物膜净化污水原理图

示意图,气泡发生器,微纳米,原理


造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生长和繁殖的良好环境,加速微生物和原代谢的速率,利用反应器内部固定的植物根系和人工填料上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成为稳定的无机物,从得到降解,使污水得到净化[83]。型 BFBR 工艺的特点R 工艺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利用本课题组自主设计研发的新一曝气装置,结合植物生态修复等技术,提高曝气效率,促进挺活污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发生器的原理是通过特殊的低压旋流反应器,进入反应器的气块高度溶解,经过很高速度旋转流,从特别设计的喷射口喷出,生成许多微米以及纳米级气泡,还将会打破聚合分子团,形部分水分子充分活化[84]。主要装置如下图所示。

水处理装置,实验区


2.改良型 BFBR 水处理工艺各单元的搭建2.1 实验装置的设计、取材和制作2.1.1 实验装置的设计为了简单、直观地在实验室体现 BFBR 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过程,自行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该装置由实验区、对照区、生物填料、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纯净空气泵和挺水植物等几部分组成,均由普通玻璃(8mm)制成。其中实验区和对照区的有效体积均为200L。在实验区和对照区配置的生活污水均来自开封市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污水处理站(N34°49′ E114°18′)。实验区和对照区由 PVC 管连接,靠水泵完成循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率与微生物群落分析[J]. 李斌,杨继富,赵翠,纪雪梅.  水利学报. 2017(12)
[2]自然微生物挂膜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分析[J]. 蔺凌云,尹文林,潘晓艺,袁雪梅,姚嘉赟,徐洋,王超,沈锦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6)
[3]生物吸附/A2O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J]. 支尧,张光生,郑凯凯,王硕,李激.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5)
[4]BFBR立体生态处理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 方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10)
[5]生活污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嘉珊,徐国良.  城市地理. 2016(02)
[6]讨论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 任秀娟.  环境与生活. 2014(14)
[7]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J]. 杨林.  环境与生活. 2014(12)
[8]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J]. 刘晓璐,牛宏斌,闫海,丁湛,卢凤兰,马晓毅,杨柳青,刘永智.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9)
[9]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杨丽,廖传华,朱跃钊,陈海军,金勤芳.  化工进展. 2012(06)
[10]组合工艺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朱倩倩,成小娟,黄凤,何先勇,徐宏.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06)

硕士论文
[1]前置/同步化学除磷对A2/O工艺除污染效能与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研究[D]. 刘旭林.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化学与物理联用方法进行污水处理探索[D]. 赵建平.江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3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83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