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辽宁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1 09:01
  滨海地区以其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齐全的产业要素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最活跃也最具潜力的地区。但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高频度、高强度和高密度的旅游开发以及滨海地区的多产业集聚,加上海陆交互带的脆弱性,导致滨海地区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旅游开发对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造成的脆弱性问题日益严峻,而恢复力的研究则为解决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问题提供了突破口。本文基于恢复力视角,在讨论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基础之上,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纳入到一个复合系统内,构建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辽宁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探究其时空特征及演化趋势,并对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辽宁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对丰富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相关理论和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对实现辽宁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结论包括:(1)辽宁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变化存在两种趋势,其中低值随时间...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辽宁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技术路线图

滨海旅游,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社会


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首要驱动因素,因此,借鉴陈娅玲等人的研究经验,将经济会-生态系统中独立出来,与社会和生态系统并行分析。从这个角度,滨海旅-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3 个子系统。滨海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 3 个子系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图 3.1),着系统恢复力的高低。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社会系统的文化资源增强了游吸引力,促使旅游者进入当地的社会-生态系统,并借助社会系统提供的公施进行游览而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以及旅游就业、外来人口的变化、会文化的变迁。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但反过来又会为生态系统的补偿修复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以保持旅游目久吸引力。对滨海旅游地来说,生态系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生计来源,同时具有消纳污染物的自净能力。生态环境的质量影响着社区居民豪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造着社会文化,而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政府对环保持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都将促进生态系统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三个互相的承载制约、促进协调等作用与外界环境进行着高度密集的物质、能量、的流动,促进系统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变。

区间,位置关系,物理分析,函数模型


图 3.3 点 x、M 与区间 Xabo, 、 X c, d的位置关系ig.3.3 the lo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int x,M and interval of0X 可变集合V 的定义即 1 Du 0A区间。设 M 为吸引域区间 a, b中据物理分析确定。 x为 X区间任意点的量值,当 x 在 M 点左侧时, ,[,],[,]xcacaxaDuxaMMaxaDuAA M 点右侧时,函数模型为 ,[,],[,]xcddbxbDuxMbdbxbDuA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度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王磊,周亚楠,张宇.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7)
[2]从恢复力到社会——生态系统:国外研究对我国地理学的启示[J]. 周晓芳.  世界地理研究. 2017(04)
[3]鄂尔多斯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J]. 胡蒙蒙,张军民,黄锦楼,赵波,程冠全.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4)
[4]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量方法综述[J]. 周晓芳.  生态学报. 2017(12)
[5]多尺度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测度研究框架[J]. 王丽,雷少刚,卞正富.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5)
[6]区域洪涝灾害恢复力时空演变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J]. 孙鸿鹄,程先富,陈翼翔,张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9)
[7]滨海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木丹,姜启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09)
[8]尺度、变化和恢复力:社区旅游规划的视角[J]. Alan August Lew,何景明,高彬.  资源科学. 2016(09)
[9]海洋环境风险的特性及形成机理:基于扎根理论分析[J]. 王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4)
[10]旅游地社会-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比较分析——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J]. 王群,陆林,杨兴柱.  旅游学刊. 2016(02)

博士论文
[1]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D]. 温晓金.西北大学 2017
[2]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与典型类型研究[D]. 徐福英.青岛大学 2015
[3]陕西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D]. 陈娅玲.西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海岛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D]. 李能斌.华侨大学 2017
[2]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池凤莲.厦门大学 2014
[3]民族地区旅游业恢复力综合评价研究[D]. 林伟纯.兰州大学 2014
[4]滨海旅游系统的动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于晓丽.青岛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12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12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