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发布时间:2021-02-10 05:5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流域污染、湿地破坏、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水资源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水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严重,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模仿自然湿地的低成本处理污水技术,已经逐渐被广泛利用,自然湿地作为一种介于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天然形成的极具微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的生态系统,遭到了许多人为的破坏,其面积正在逐渐萎缩。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有关,微生物群落结构有监控和检查湿地功能的作用,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和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分布和丰度,分析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对于流域治理、湿地保护和温室气体的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人工湿地(白塔堡河河口湿地)研究了夏季运行期间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分析污水水质、植物根际和深度等因素对其分布的影响,对人工湿地中芦苇(Reed)、香蒲(Cattails)2种植物根际3个不同深度细菌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研究表明:芦苇根际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大于香蒲根际,细菌在芦苇根际周围可以更好地...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T-RFLP的实验原理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厌氧氧化,细菌群落


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研究,对于甲烷厌氧氧化菌的研究采用克隆测序和定量 PCR 法。对于人工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和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分布的研究主要对两种植物根际三个不同深度底泥,对于自然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和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分布的研究主要对六个地点三个不同深度的土壤,同时还对人工湿地进出水水质和自然湿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1.4.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本研究对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底泥,通过 DNA 提取、PCR 扩增、高通量测序、定量 PCR 和克隆文库等技术,对细菌群落结构和甲烷厌氧氧化菌进行分析,同时测试水样和底泥理化性质,研究其相关性。

示意图,稳定塘,湿地,示意图


组合湿地系统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处理高污染河水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特性[J]. 熊家晴,李珊珊,葛媛,郑于聪,陈静雅,王晓昌.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3)
[2]天鹅湖湿地微生物群落PCR-DGGE分析[J]. 张晶,陈书明,王小国.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09)
[3]扎龙湿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季节性差异[J]. 马大龙,李森森,王璐璐,臧淑英.  中国科技论文. 2016(09)
[4]纳帕海高原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初步研究[J]. 陈伟,季秀玲,孙策,魏云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10)
[5]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J]. 雷旭,李冰,李晓,王璐,朱健.  生态学杂志. 2015(05)
[6]基于PCR-DGGE技术的剑湖湿地湖滨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J]. 刘绍雄,王明月,王娟,杨宇明,缪福俊,王金华,张敬宜,熊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07)
[7]应用PCR-DGGE分析三江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J]. 陈会海,许修宏,李洪涛.  环境科学研究. 2012(11)
[8]DGGE技术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J]. 王亭芳,金风杰,马士禹,常忠义,赵云龙,高红亮.  生物技术通报. 2012(10)
[9]辽东湾大凌河口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J]. 关晓燕,韩家波,王摆,董颖,姜北,陈仲,杨爱馥,王召会,周遵春.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6)
[10]扎龙季节性湿草甸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特性[J]. 马玲,丁新华,顾伟,马伟.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7)

硕士论文
[1]《湿地公约》与我国的湿地保护[D]. 封晓梅.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6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26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5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