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牺牲的“局部”:污染转移的逻辑与后果
发布时间:2021-02-17 09:57
作为中国环境演变的阶段性现象,污染转移具有深刻的制度根源。政绩考核制度、环境准入制度和产业升级政策在城乡、区域间的差异化实践,是污染持续性、规模性转移的动力机制;转出地与转入地在制度空间中形成某种程度的理性共识,是污染转移的内在逻辑。然而,无论是制度文本的选择还是制度实践的选择,都是在中国—世界、城市—农村和东部—西部三者所形成的结构性约束中进行的。由于制度安排的系统性调整无法与中国内外的结构性变化同步相应,现行制度在为污染转移开启空间的同时,逐渐蕴育反对自身的制度合法性危机和"环境—社会"治理危机。
【文章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梯度发展格局中的制度选择
(一)外生性压力与制度的“追赶”取向
(二)内生性压力与制度的“权宜”取向
三、制度空间中的污染转移逻辑
(一)政绩考核制度的“硬”与“软”
(二)环境准入制度的“严”与“宽”
(三)产业升级政策的“先”与“后”
四、污染转移的非预期后果
(一)制度合法性危机
(二)“环境-社会”治理危机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性焦虑与三重追赶压力:苏北地区承接污染企业转移的社会机制[J]. 罗亚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2]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J]. 赵鼎新. 学术月刊. 2016(08)
[3]近十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简析[J]. 张萍,杨祖婵.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J]. 林伯强,邹楚沅.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5)
[5]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 李胜兰,初善冰,申晨. 世界经济. 2014(04)
[6]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 洪大用.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9)
[7]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包智明,陈占江. 社会学研究. 2011(06)
[8]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J]. 王晓毅. 学海. 2010(02)
[9]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J]. 包智明. 学海. 2010(02)
[10]现代性与中国经验[J]. 李培林. 社会. 2008(03)
本文编号:3037817
【文章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梯度发展格局中的制度选择
(一)外生性压力与制度的“追赶”取向
(二)内生性压力与制度的“权宜”取向
三、制度空间中的污染转移逻辑
(一)政绩考核制度的“硬”与“软”
(二)环境准入制度的“严”与“宽”
(三)产业升级政策的“先”与“后”
四、污染转移的非预期后果
(一)制度合法性危机
(二)“环境-社会”治理危机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性焦虑与三重追赶压力:苏北地区承接污染企业转移的社会机制[J]. 罗亚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2]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J]. 赵鼎新. 学术月刊. 2016(08)
[3]近十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简析[J]. 张萍,杨祖婵.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J]. 林伯强,邹楚沅.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5)
[5]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 李胜兰,初善冰,申晨. 世界经济. 2014(04)
[6]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 洪大用.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9)
[7]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包智明,陈占江. 社会学研究. 2011(06)
[8]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J]. 王晓毅. 学海. 2010(02)
[9]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J]. 包智明. 学海. 2010(02)
[10]现代性与中国经验[J]. 李培林. 社会. 2008(03)
本文编号:3037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37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