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源头破碎沥水-两相厌氧发酵处理厨余垃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3 10:49
  我国城镇快速发展使得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快速上升,目前我国大多数城镇居民仍习惯于将厨余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存放,造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高、资源回收利用难度大。为了有效分离生活垃圾中高含水率和易腐的厨余垃圾,并为其探究出一条可行的后端处理工艺,本研究基于课题前期开发的家庭端厨余垃圾破碎沥水设备,将厨余垃圾从源头分离,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了固-液两相厌氧发酵工艺处理厨余垃圾的运行条件和处理效果。本研究进行了家庭端厨余垃圾破碎沥水设备的使用测试,考察了该设备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和产生的固体物料及冲洗废水的主要性质。试验表明:厨余垃圾破碎沥水设备对原始物料的减重率为1530%,减容率为4060%,处理后固体物料的总固体含量(TS)为1530%,挥发性固体含量(VS)为8090%,生化产沼气潜力(BMP)为536 mL/gVS。处理时产生的冲洗废水对家庭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均无显著影响。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了淋滤量、淋滤频率和底物类型对固态产酸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厨余垃圾进行固态水解酸化的运行条件为淋滤量1...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源头破碎沥水-两相厌氧发酵处理厨余垃圾的研究


厨余垃圾破碎沥水设备图

厨余垃圾,测试设备,集气瓶,厌氧发酵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密封性,不仅保持了环境卫生,还可实现厨余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投放,极大地方便了厨余垃圾的后续处理。2.2.2 生化产沼气潜力(BMP)测试厨余垃圾生化产沼气潜力(BMP)测试设备采用湖北洛克泰克公司的全自动甲烷测试系统,如图 2-2 所示。

小试装置,产酸,固相,淋滤


图 2-3 固相产酸小试装置淋滤量对固态产酸相影响试验时,按照淋滤量与底物体积、1:1、2:1 注入淋滤液,淋滤频率设置为 2 次/d。淋滤频率对固态产酸相影响试验时,在已经确定较优淋滤 次/d、2 次/d、4 次/d、8 次/d 设置淋滤液的注入频率。厨余垃圾底物类型对固态产酸相影响试验时,按照淀粉类、纤维素类四种类型的厨余垃圾进行固态产酸试验。不同表 2-2 所示。上述不同处理方式设置试验条件,其他试验方法如下。取余垃圾 150 g 左右,放入体积 500 mL 的反应瓶中,约占 液取自餐厨垃圾处理厂厌氧发酵处理设备中水解酸化液和水,配成 pH 为 6.5 左右使用。淋滤液的理化性质如表 2-4行为期 14 d的水解酸化实验,由于厨余垃圾进行水解酸化速每天取样两次,第 4 d 至第 14 d 每两天取一次样,监测水液的 pH、TCOD、SCOD、VFAs。试验中空白对照组为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模式综述[J]. 梁卫坤,祁光霞,高亚芹,李水坤,吴远明,邓舟,荀锐,王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17(04)
[2]Effects of free ammonia on volatile fatty acid accumulation and process performance in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two typical bio-wastes[J]. Xuchuan Shi,Jia Lin,Jiane Zuo,Peng Li,Xiaoxia Li,Xianglin Gu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7(05)
[3]厨余垃圾卧式干法厌氧消化及其预处理方案探讨[J]. 刘淑玲,郑苇,靳俊平,李波.  环境卫生工程. 2017(01)
[4]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工程应用[J]. 刘家燕,赵爽,姜伟立,金慧宁,王风庆,李仙光,张怀玉.  环境科技. 2016(05)
[5]餐厨垃圾干发酵水解酸化机制及产气动力学[J]. 冯磊,高媛,寇宏丽,李润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09)
[6]基于破碎处理的家庭厨余垃圾减量及其对下水的影响[J]. 吴远远,Giwa Abdulmoseen Segun,郑明霞,王凯军.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5)
[7]上海市分类后家庭厨余垃圾理化特性分析[J]. 夏旻,邰俊,余召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7)
[8]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研究[J]. 罗仁才,张莹.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8(07)
[9]厨余垃圾的现状及其处理技术综述[J]. 张振华,汪华林,胥培军,李权柄.  再生资源研究. 2007(05)

博士论文
[1]玉米秸秆与猪粪两阶段厌氧消化反应机理及关键参数研究[D]. 张蕾.天津大学 2016
[2]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氨氮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 陈祥.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盐分和氨氮在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系统中的积累及其对产气的影响分析[D]. 唐波.重庆大学 2015
[2]基于干湿分离预处理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研究[D]. 邓兵.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7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47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