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模式及其生态效应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4 05:40
本文以三峡水库库区宜昌、重庆市为研究区域,选取7个典型的人工恢复消落带,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和实地调查,对研究区域消落带生态恢复模式进行了类型划分。应用土壤学、植物学、恢复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水位消落带生态恢复模式开展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分析了不同水位梯度上消落带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消落带生态恢复模式植物固碳释氧能力,通过对根系生物量和三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实验,分析了不同消落带生态恢复模式水土保持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大量文献阅读以及实地考察,参考前人对消落带的划分,依据水位、坡度以及植物、工程措施类型等,对三峡库区7个典型人工恢复消落带划分为4种不同的生态恢复模式,分别为:植物种植模式、梯田模式、沧海桑田模式和香根草加筋模式。(2)消落带水位高程在145-155m,生态恢复模式为植物种植模式和梯田模式,香溪河口和忠县石宝镇的植物种植模式生物多样性最高;水位高程在155-165m,恢复模式有植物种植模式、梯田模式和香根草加筋模式三种,渠口镇、石宝镇植物种植模式和香根草加筋模式生物多样性最高;梯...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消落带研究现状
1.2.1 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分类
1.2.2 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人工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
1.2.3 消落带生态效应研究
1.3 水库消落带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选择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现状
2.4 土壤
第3章 消落带恢复模式划分
3.1 恢复模式划分
3.2 人工植被恢复模式
第4章 不同消落带恢复模式植物分布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调查区域消落带植物生活型统计
4.3 植物种植模式
4.3.1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分布特征的影响
4.3.2 不同水位消落带生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4.3.3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4 梯田模式
4.4.1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的分布影响
4.4.2 不同水位植被生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4.5 沧海桑田模式
4.6 香根草加筋模式
4.6.1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的分布影响
4.6.2 不同水位植被生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4.7 四种人工恢复模式下生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4.7.1 不同水位四种人工恢复模式生物多样性差异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消落带恢复模式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生物量研究与计算
5.1.2 植物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5.1.3 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的计算
5.2 植物种植模式
5.2.1 不同水位消落带固碳释氧的对比分析
5.2.2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固碳释氧能力的影响
5.3 梯田模式
5.4 沧海桑田模式
5.4.1 测试植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5.4.2 测试植物的日平均光合速率值和叶面积指数
5.4.3 测试植物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
5.5 香根草加筋模式
5.6 不同模式下固碳释氧能力的对比分析
5.6.1 不同水位各种模式的固碳释氧能力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根系生物量调查
6.1.2 土体抗剪强度实验方法的比较
6.1.3 三轴剪切实验仪器
6.1.4 根土复合体的三轴剪切实验
6.2 不同消落带模式根系生物量分布特征
6.3 不同消落带模式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分析
6.3.1 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的关系
6.3.2 抗剪强度参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位调节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J]. 由永飞,杨春华,雷波,张晟,王业春,刘建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6)
[2]完全淹水解除后‘中山杉407’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恢复[J]. 华建峰,韩路弯,王芝权,施钦,殷云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3]适应水位变化的多功能基塘系统:塘生态智慧在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中的运用[J]. 袁兴中,杜春兰,袁嘉. 景观设计学. 2017(01)
[4]三峡库区几种耐水淹植物根系力学特征与土壤抗剪强度[J]. 徐少君,曾波,类淑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8)
[5]重庆市开县汉丰湖生态治理的实践与启示[J]. 李应兰. 社会治理. 2016(05)
[6]昆明市常见绿化植物冬季固碳释氧能力研究[J]. 刘雪莲,何云玲,张淑洁,陈军文.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8)
[7]在三峡库区建设以饲料桑为核心的生态桑产业基地方案[J]. 马赑,何宁佳,杨光伟,秦俭. 蚕学通讯. 2016(01)
[8]重庆梅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J]. 陈君帜,齐代华,邱天琦.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4)
[9]三峡库区水位调度对消落带生态修复中物种筛选实践的影响[J]. 樊大勇,熊高明,张爱英,刘曦,谢宗强,李兆佳.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4)
[10]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物种组成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齐代华,贺丽,周旭,刘成,闵鹏. 草地学报. 2014(05)
博士论文
[1]基于植被根系分布形态的生态边坡稳定性研究[D]. 嵇晓雷.南京林业大学 2013
[2]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分布特征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 夏智勇.西南大学 2011
[3]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D]. 黄川.重庆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华南地区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 杨好星.广东工业大学 2016
[2]煤矿复垦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研究[D]. 杨清.安徽理工大学 2013
[3]常见灌木固碳释氧及降温增湿效应研究[D]. 朱燕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4]高尔夫球场草坪草固碳释氧价值研究[D]. 勾玉莹.北京林业大学 2013
[5]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规划与健康评价[D]. 李茳.广西大学 2012
[6]香根草生物工程技术在浅层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 黄金.重庆交通大学 2010
[7]植物固土边坡稳定基本原理的研究以及固坡植物的选择设计[D]. 宋云.中南林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048880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消落带研究现状
1.2.1 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分类
1.2.2 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人工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
1.2.3 消落带生态效应研究
1.3 水库消落带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选择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现状
2.4 土壤
第3章 消落带恢复模式划分
3.1 恢复模式划分
3.2 人工植被恢复模式
第4章 不同消落带恢复模式植物分布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调查区域消落带植物生活型统计
4.3 植物种植模式
4.3.1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分布特征的影响
4.3.2 不同水位消落带生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4.3.3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4 梯田模式
4.4.1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的分布影响
4.4.2 不同水位植被生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4.5 沧海桑田模式
4.6 香根草加筋模式
4.6.1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的分布影响
4.6.2 不同水位植被生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4.7 四种人工恢复模式下生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4.7.1 不同水位四种人工恢复模式生物多样性差异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消落带恢复模式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生物量研究与计算
5.1.2 植物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5.1.3 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的计算
5.2 植物种植模式
5.2.1 不同水位消落带固碳释氧的对比分析
5.2.2 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固碳释氧能力的影响
5.3 梯田模式
5.4 沧海桑田模式
5.4.1 测试植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5.4.2 测试植物的日平均光合速率值和叶面积指数
5.4.3 测试植物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
5.5 香根草加筋模式
5.6 不同模式下固碳释氧能力的对比分析
5.6.1 不同水位各种模式的固碳释氧能力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根系生物量调查
6.1.2 土体抗剪强度实验方法的比较
6.1.3 三轴剪切实验仪器
6.1.4 根土复合体的三轴剪切实验
6.2 不同消落带模式根系生物量分布特征
6.3 不同消落带模式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分析
6.3.1 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的关系
6.3.2 抗剪强度参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位调节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J]. 由永飞,杨春华,雷波,张晟,王业春,刘建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6)
[2]完全淹水解除后‘中山杉407’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恢复[J]. 华建峰,韩路弯,王芝权,施钦,殷云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3]适应水位变化的多功能基塘系统:塘生态智慧在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中的运用[J]. 袁兴中,杜春兰,袁嘉. 景观设计学. 2017(01)
[4]三峡库区几种耐水淹植物根系力学特征与土壤抗剪强度[J]. 徐少君,曾波,类淑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8)
[5]重庆市开县汉丰湖生态治理的实践与启示[J]. 李应兰. 社会治理. 2016(05)
[6]昆明市常见绿化植物冬季固碳释氧能力研究[J]. 刘雪莲,何云玲,张淑洁,陈军文.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8)
[7]在三峡库区建设以饲料桑为核心的生态桑产业基地方案[J]. 马赑,何宁佳,杨光伟,秦俭. 蚕学通讯. 2016(01)
[8]重庆梅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J]. 陈君帜,齐代华,邱天琦.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4)
[9]三峡库区水位调度对消落带生态修复中物种筛选实践的影响[J]. 樊大勇,熊高明,张爱英,刘曦,谢宗强,李兆佳.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4)
[10]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物种组成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齐代华,贺丽,周旭,刘成,闵鹏. 草地学报. 2014(05)
博士论文
[1]基于植被根系分布形态的生态边坡稳定性研究[D]. 嵇晓雷.南京林业大学 2013
[2]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分布特征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 夏智勇.西南大学 2011
[3]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D]. 黄川.重庆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华南地区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 杨好星.广东工业大学 2016
[2]煤矿复垦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研究[D]. 杨清.安徽理工大学 2013
[3]常见灌木固碳释氧及降温增湿效应研究[D]. 朱燕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4]高尔夫球场草坪草固碳释氧价值研究[D]. 勾玉莹.北京林业大学 2013
[5]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规划与健康评价[D]. 李茳.广西大学 2012
[6]香根草生物工程技术在浅层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 黄金.重庆交通大学 2010
[7]植物固土边坡稳定基本原理的研究以及固坡植物的选择设计[D]. 宋云.中南林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048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4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