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22:5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家明确指出“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这就要求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要突出市场化、多元化的特点,需要建立生态补偿市场,把生态补偿纳入市场调节范围。然而在市场调节自身局限性情况下,生态补偿主体政府与客体居民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居民对政府信任度不高的局面,也影响了居民对政府生态补偿行为的满意程度。因此,有必要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出发,对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目前江西省全省被纳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其行政区范围与鄱阳湖流域大体一致。赣江流域作为鄱阳湖流域的第一大河流,赣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下游地区与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因此,对赣江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居民对生态补偿的态度,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协调流域之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查阅生态补偿相关文献,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加入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使用条件估值法进行问卷设计,采取与当地居民访谈和问卷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对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进行调研,得到256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软件与AMOS软件对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影响...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生态补偿
        2.1.1 生态补偿定义
        2.1.2 生态补偿原则
        2.1.3 生态补偿理论
    2.2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研究趋势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内涵
        2.3.2 生态补偿中的信息不对称表现
        2.3.3 生态补偿方面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
    2.4 计划行为理论
        2.4.1 计划行为理论概念
        2.4.2 生态补偿方面计划行为理论应用
    2.5 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2.5.1 个人社会特征影响生态补偿意愿的文献回顾
        2.5.2 心理因素影响生态补偿意愿的文献回顾
        2.5.3 生态补偿认知度影响生态补偿意愿的文献回顾
        2.5.4 政策影响生态补偿意愿的文献回顾
第3章 模型假设与问卷设计
    3.1 构建理论模型
    3.2 变量研究假设
        3.2.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居民基础特征的影响作用
        3.2.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各个潜变量的影响作用
        3.2.3 生态补偿政策、行为、主观心理因素与知识的影响作用
        3.2.4 生态补偿行为、政策与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
    3.3 调查问卷设计与问卷发放
        3.3.1 研究区域概况
        3.3.2 调查问卷设计
        3.3.3 调查问卷发放
第4章 信息不对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居民基本特征
        4.1.2 意愿影响变量统计情况
        4.1.3 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统计情况
        4.1.4 开放性问题统计情况
    4.2 调查表检验
        4.2.1 信度检验
        4.2.2 效度检验
    4.3 信息不对称居民基本特征与支付意愿影响分析
        4.3.1 独立样本T检验
        4.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4.4 结构方程实证分析
        4.4.1 信息不对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理论模型
        4.4.2 模型结构拟合与路径分析
        4.4.3 实证研究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2.1 大力发展流域地区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5.2.2 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保障居民知情权
        5.2.3 制定合理生态政策,设立相关保护机构
        5.2.4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引导居民参与生态补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VM的浑河流域上游林农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蒋毓琪,陈珂,陈同峰,徐立峰,杨书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5)
[2]农民生态保护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66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J]. 宋文飞,李国平,杨永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3)
[3]流域生态补偿多元融资渠道融资效果的SD分析[J]. 张明凯,潘华,胡元林.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3)
[4]条件价值评估法自愿支付工具与强制支付工具比较研究——以沂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为例[J]. 肖建红,丁晓婷,陈宇菲,刘娟,赵业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5]基于IPCC排放因子法估算碳足迹的京津冀生态补偿量化[J]. 闫丰,王洋,杜哲,陈影,陈亚恒.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4)
[6]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补偿成本测度与分区[J]. 李洁,宋晓谕,吴娜,邓晓红,胡想全,孙栋元.  经济地理. 2018(01)
[7]国家公园游客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 胡欢,章锦河,刘泽华,于鹏,陈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12)
[8]基于博弈理论的流域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决策行为研究[J]. 李宁,王磊,张建清.  统计与决策. 2017(23)
[9]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赣江流域南昌段为例[J]. 熊凯,孔凡斌.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04)
[10]云南森林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J]. 文清,尹宁,吕明,张皓东,王雨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8)

博士论文
[1]生态文明视野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胡小飞.南昌大学 2015
[2]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意愿及其支付行为研究[D]. 赵云峰.大连理工大学 2013
[3]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综合研究[D]. 王曰芬.南京理工大学 2007
[4]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D]. 郑海霞.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决策行为研究[D]. 晁熳璐.江南大学 2017
[2]征地补偿中信息不对称对农民公平感知与满意度影响研究[D]. 林晓筱.广西大学 2015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王静.长安大学 2014
[4]赣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熊晓娟.南昌大学 2014
[5]骆马湖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研究[D]. 李雯倩.南京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56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56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