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研究及预测
发布时间:2021-03-14 09:37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灾害性气候频发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整个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与工农业生产不仅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碳循环平衡,还导致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做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方式被广泛推广。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哈尔滨市发展现状及特点,构建了以哈尔滨市低碳经济发展为目标层,以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为准则层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利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初选26个低碳经济相关评价指标,通过各指标与碳排放强度的灰色关联度筛选了18个评价指标构建最终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利用AHP-熵权组合法赋予各指标权重,通过计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衡量哈尔滨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基于GM(1,1)模型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预测,判断哈尔滨市低碳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优劣势,提出相应的发展意见和建议。以全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为平均值,以低碳经济试点地区西安为参考值,对比分析哈尔滨市低碳经济现状和预测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0.6835上升到2016年的0.9293,增幅35.96%;由2017年的0.722...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低碳经济核心内容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NicholasStern在《斯特恩报告》中呼吁全
本研究技术路线
哈尔滨市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 仲云云.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势头不会逆转——专访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J]. 陈征. 世界知识. 2017(09)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灰色关联评价[J]. 裴金平,廉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8)
[4]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J]. 谢志祥,秦耀辰,沈威,荣培君. 经济地理. 2017(03)
[5]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及建议——基于因子分析法[J]. 田晴,杜丽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6]陕西省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J]. 周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4)
[7]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估[J]. 葛迪.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8]《巴黎协定》下中国气候治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 安树民,张世秋. 环境保护. 2016(22)
[9]基于DPSIR模型的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评价[J]. 李民,邓楚雄,谢炳庚,刘彬斌,雷国强.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03)
[10]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与实例分析研究[J]. 陈瑶.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02)
博士论文
[1]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和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孙晓亮.北京交通大学 2013
[2]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 李盛.吉林大学 2012
[3]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 范英英.华北电力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 陈素芳.云南财经大学 2017
[2]株洲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D]. 戴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3]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组合评价[D]. 安佳.吉林财经大学 2017
[4]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研究[D]. 姚玥.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6
[5]煤炭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 王心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6]太原市高新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宁晓刚.山西大学 2015
[7]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 邓安鹏.武汉理工大学 2015
[8]基于AHP-熵权法的煤炭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研究[D]. 陆浩杰.西安科技大学 2014
[9]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建议[D]. 刘莹莹.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
[10]中国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D]. 王冠妮.天津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81928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低碳经济核心内容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NicholasStern在《斯特恩报告》中呼吁全
本研究技术路线
哈尔滨市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 仲云云.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势头不会逆转——专访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J]. 陈征. 世界知识. 2017(09)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灰色关联评价[J]. 裴金平,廉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8)
[4]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J]. 谢志祥,秦耀辰,沈威,荣培君. 经济地理. 2017(03)
[5]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及建议——基于因子分析法[J]. 田晴,杜丽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6]陕西省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J]. 周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4)
[7]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估[J]. 葛迪.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8]《巴黎协定》下中国气候治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 安树民,张世秋. 环境保护. 2016(22)
[9]基于DPSIR模型的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评价[J]. 李民,邓楚雄,谢炳庚,刘彬斌,雷国强.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03)
[10]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与实例分析研究[J]. 陈瑶.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02)
博士论文
[1]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和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孙晓亮.北京交通大学 2013
[2]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 李盛.吉林大学 2012
[3]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 范英英.华北电力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 陈素芳.云南财经大学 2017
[2]株洲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D]. 戴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3]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组合评价[D]. 安佳.吉林财经大学 2017
[4]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研究[D]. 姚玥.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6
[5]煤炭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 王心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6]太原市高新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宁晓刚.山西大学 2015
[7]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 邓安鹏.武汉理工大学 2015
[8]基于AHP-熵权法的煤炭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研究[D]. 陆浩杰.西安科技大学 2014
[9]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建议[D]. 刘莹莹.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
[10]中国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D]. 王冠妮.天津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81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8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