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Mn掺杂ZnS QDs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磷光选择性识别和检测苯酚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9 09:46
  机械工业的发展在以研发新型机械产品、高效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率为目标的同时,如何降低产品生产中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如何监控、治理机械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正逐渐成为机械工程学科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含酚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钢铁冶炼焦化过程、机械表面涂装工艺等机械工业生产环节,每年产生的毒性酚类废水排量十分巨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严重,已被列入钢铁生产工业三大重点污水治理项目之一。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简便地检测处理后的含酚废水中苯酚残留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以具有磷光性能的ZnS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为载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Surface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SMIT)在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修饰的Mn掺杂ZnS QDs(MPTS-ZnS QDs:Mn)表层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印迹聚合物,即MPTS-ZnS QDs:Mn@SiO2@ms-MIPs、KH-570-MPTS-ZnS QDs:Mn@MIPs和MPTS-ZnS QDs:Mn@MI...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n掺杂ZnS QDs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磷光选择性识别和检测苯酚性能研究


量子点光致发光机理图(S1:基态,S2:激发单重态,T:激发三重态,VR:振动弛豫,SF:自旋翻转,ISC:系间窜越,FL:荧光,PH:磷光)

分子印迹技术,机理,模板分子


等人在 Nature 上发表了茶碱 MIPs 的研究报道之后,MIT 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MIT 在化学仿生传感器、色谱分离、天然抗体模拟和控缓释药物研究等方面均有很大的进步[77-80]。1.3.2 分子印迹技术原理分子识别[81-83](MolecularRecognition)是指分子间的选择性相互作用,例如抗体与抗原之间,激素与受体之间的专一结合等。MIT[84-86]是指合成对模板分子或其他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MIPs 的新型技术。MIT 是结合、分离、再次结合的过程,故合成 MIPs 的一般实验步骤:在模板分子[87]、功能单体[88]、交联剂[89, 90]和引发剂[91, 92]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印迹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溶剂洗涤的方法去除模板分子和未反应的药品,得到具有印迹识别位点空穴的聚合物;当 MIPs 再次遇到模板分子时,则又可形成有选择地专一性结合,如图 1.2。而 SMIT 是将印迹聚合物层制备在基体表面,从而有效地解决传统 MIT 存在印迹识别位点包埋过深且模板分子难洗脱等问题。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实验仪器


EM 的测试铜网为 230 目,用乙醇稀释样品进行铜网装载;磷光性能测试是分光光度计在磷光模式下,激发波长为 320nm,发射波长为 500nm-700nm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均为 10 nm,光电倍增管电压为 730 V;紫外可见吸收光试设置紫外分光光度计扫范围为 100nm-800nm,采用硫酸钡(BaSO4)压片表 2.1 实验试剂Table 2.1 List of laboratory materials试剂名词 化学式 纯度 来源去离子水 DI H2O -- 校化学化工学院硫酸锌七水 ZnSO4·7H2O 99.5%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氯化亚锰四水 MnCl2·4H2O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化钠 Na2S·9H2O 98%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水乙醇 C2H6O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6H16O3SSi 95%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氮气 N2-- 镇江中普制钢物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J]. 杨钰昆,王小敏,方国臻,云雅光,郭婷,王硕.  化学进展. 2016(09)

博士论文
[1]类石墨烯二维异质结构和单原子纳米链的电子输运性质[D]. 周毅.山东大学 2017
[2]钛合金超精切削金刚石刀具磨损及其超声振动抑制的研究[D]. 胡林华.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3]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D]. 葛磊.山东大学 2014
[4]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设计及检测应用[D]. 穆亲.华东理工大学 2014
[5]酰胺类除草剂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固相萃取应用[D]. 王岩.吉林大学 2014
[6]基于荧光纳米粒子的一些生物功能成像研究[D]. 王丹.浙江大学 2013
[7]新型表面分子印迹和识别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研究[D]. 曾延波.华东师范大学 2013
[8]数控机床可靠性及维修性的模糊综合分配与预计[D]. 郝庆波.吉林大学 2012
[9]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特性研究[D]. 叶小亮.华东师范大学 2012
[10]表面沉积纳米二氧化钛纺织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徐阳.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89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89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