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与堆肥化设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0 10:10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增长也导致了垃圾的运输处理压力剧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处理方式粗放,资源转化不够,浪费了大量有机资源,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化处理。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的前提。在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展开调查,以得到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变化规律,为收集处理方式提供了依据。从山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研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的对象,分别是临沂市费县蔡庄村,泰安市泰山区黄家庄,淄博市博山区桥东村。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三个村庄的生活垃圾人均每日产生量分别为482.95g/(人·d)、529.91g/(人·d)、486.54g/(人·d)。根据跟踪调查结果并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利用的原则,本研究提出了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变卖垃圾、惰性垃圾、危险废物和其他垃圾的5类分类法。可堆肥垃圾所占的比例最高,可回收垃圾次之,主要为纸壳、酒瓶等,重量在临近年底会有大幅增长,惰性垃圾会在某个月份集中出现,但总量不多。对无毒无害的生活垃圾坚持就地处理,可堆肥垃圾由保洁员定时收集,经...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与堆肥化设施研究


课题组与农户们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座谈Fig.2Discussionontheclassificationofdomesticwastebytheresearchgroupandfarmers

农户,课题组


课题组与农户进行的交流Fig.3Communicationbetweentheresearchgroupandfarmers

农户,礼品,积极性,课题组


图 4 课题组为农户发放礼品调动农户的积极性e research team distributed gifts to farmer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集运输设施圾分类过程中,可在每个家庭内可配置小型分类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愿与行为差异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康佳宁,王成军,沈政,吕骁泓.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2)
[2]日本生活垃圾处理实践经验对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启示——以日本大崎町及志布志市为例[J]. 鞠阿莲.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09)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国外经验借鉴[J]. 刘春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7)
[4]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困境及对策分析——以汉寿县军山铺镇为例[J]. 黄卫红.  乡村科技. 2018(25)
[5]“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以盘锦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为例[J]. 张珊珊,张彩玲.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6]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困境与机制模式创新——基于河北、浙江、广西等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调研[J]. 贾小梅,陈颖,赵源坤,董旭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03)
[7]基于农户视角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昭苏县为例[J]. 阿衣包塔·塞尔克,高雅,杨立敏.  天津农业科学. 2018(05)
[8]太阳能生态垃圾房让农村垃圾“变废为宝”——麒麟区运用科学技术处理农村垃圾经验材料[J]. 张竹秀,秦智敏,崔国志.  农村实用技术. 2018(05)
[9]政府购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服务实践与推进路径研究[J]. 鲁圣鹏,李雪芹,杜欢政.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10]基于农户视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费用支付意愿分析——以新疆昭苏县为例[J]. 阿衣包塔·塞尔克,杨立敏,高雅.  江西农业学报. 2018(03)

硕士论文
[1]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现状及对策探讨[D]. 邹振华.南昌大学 2018
[2]太阳能辅助好氧堆肥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技术研究[D]. 骆爽爽.浙江大学 2017
[3]重庆不同类型农村生活垃圾产源特征及其堆肥化研究[D]. 易蔓.西南大学 2015
[4]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D]. 蔡传钰.浙江大学 2012
[5]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长春市生活垃圾处置规划的优化[D]. 赵楠.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D]. 彭飞.重庆大学 2010
[7]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堆肥工艺优化研究[D]. 文昊深.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90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90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