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净化水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13:49
通过向河道中投加铁碳填料和反硝化菌复合包的方式,构建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曝气辅助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及净化水质技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碳填料投加30 g/kg、反硝化菌接种量为15 mg/kg、曝气量为60 m L/min和曝气时间为9 h/d的最佳组合下运行仅28 d后,上覆水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5.7%、98.6%、65.7%和96.4%,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底泥TOC去除率达48.8%;底泥中BD-P和Na OH-P组分显著增加;底泥可转化态N含量显著减少;表层5~10 cm底泥由深黑色变为浅褐色.在耦合体系中,铁碳微电解可促进底泥及上覆水中碳、氮磷污染物的转化与去除;反硝化菌促进脱氮反应;曝气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活性.三者的协同作用削减黑臭底泥污染物并净化水质,为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净化水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51(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及方法
1.1 供试黑臭底泥及水样
1.2 铁碳填料及反硝化菌
1.3 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1.4 污染指标及测定方法
1.5 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1.6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黑臭底泥污染物的削减效果
2.1.1 底泥TOC质量分数的变化
2.1.2 底泥氮的分级
2.1.3 底泥P的分级
2.2 上覆水的净化效果
2.3 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2.4 耦合法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及净化水质的作用机理
2.4.1 有机物的转化与去除
2.4.2 氮素的转化与脱除
2.4.3 磷的转化与归趋
2.4.4 耦合体系的协同作用机理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源和盐度对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特性的影响[J]. 廖绍安,黄捷畅,王安利,高方舟,相晨曦,罗年滔,李永锋,蓝宗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2]南沙河口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J]. 周永胜,王立立,李取生,王玉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3]不同污染程度湖泊沉积物中不同粒级可转化态氮分布[J]. 王圣瑞,金相灿,焦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2007(03)
硕士论文
[1]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应用研究[D]. 林舒康.扬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63580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51(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及方法
1.1 供试黑臭底泥及水样
1.2 铁碳填料及反硝化菌
1.3 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1.4 污染指标及测定方法
1.5 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1.6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黑臭底泥污染物的削减效果
2.1.1 底泥TOC质量分数的变化
2.1.2 底泥氮的分级
2.1.3 底泥P的分级
2.2 上覆水的净化效果
2.3 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2.4 耦合法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及净化水质的作用机理
2.4.1 有机物的转化与去除
2.4.2 氮素的转化与脱除
2.4.3 磷的转化与归趋
2.4.4 耦合体系的协同作用机理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源和盐度对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特性的影响[J]. 廖绍安,黄捷畅,王安利,高方舟,相晨曦,罗年滔,李永锋,蓝宗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2]南沙河口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J]. 周永胜,王立立,李取生,王玉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3]不同污染程度湖泊沉积物中不同粒级可转化态氮分布[J]. 王圣瑞,金相灿,焦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2007(03)
硕士论文
[1]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应用研究[D]. 林舒康.扬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63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16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