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与三维荧光组分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发布时间:2021-06-07 20:37
本文以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C/N比值、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和三维荧光组分相对比值,基于碳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研究海、陆源对河口区沉积物DOM的相对贡献率;同时,基于δ13C值和三维荧光组分相对比值分别建立IsoSource模型,对河口区沉积物DOM的主要陆源相对贡献率进行定量评估,以期为研究河口区碳循环提供重要参考,并且为合理安排河口区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DOM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DOM含量、C/N比值、δ13C值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林地和养殖池的高DOM含量与林地的高腐殖化程度及养殖池的高密度投饵有关;林地土壤的高C/N比值与其地表植被凋落物的高含碳量密切相关,而其它土地类型的C/N比值较低主要受高人为施氮量的影响;城镇用地、工业用地的δ13C值偏负,这与δ13C值偏负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输入相关。(2)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中DOM含量在入海口(R6样点)达...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河口区DOM含量及荧光组分研究进展
1.2.2 河口区DOM来源研究
1.2.3 沉积物DOM来源识别方法研究
1.2.4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室处理
2.4 计算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DOM含量特征分析
3.1 主要陆源DOM含量、C/N比值、δ~(13)C值分布特征
3.1.1 DOM含量分布特征
3.1.2 C/N比值分布特征
3.1.3 δ~(13)C值分布特征
3.2 河口区沉积物DOM含量、C/N比值、δ~(13)C值分布特征
3.2.1 DOM含量分布特征
3.2.2 C/N比值分布特征
3.2.3 δ~(13)C值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DOM三维荧光组分特征分析
4.1 三维荧光组分识别
4.2 三维荧光组分相对比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DOM外源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5.1 不同距海距离下沉积物DOM海、陆源的相对贡献率分布特征
5.2 沉积物DOM陆源识别及其相对贡献率分布特征
5.2.1 基于同位素模型定量评估DOM陆源相对贡献率
5.2.2 基于三维荧光组分模型定量评估DOM陆源相对贡献率
5.2.3 基于同位素和三维荧光组分模型的相对贡献率评估结果比较
5.3 不同距海距离下沉积物DOM陆源相对贡献率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口区斜压梯度对余水位的累积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 杨昊,欧素英,姚鹏,郭晓娟,杨清书,蔡华阳. 海洋学报. 2019(01)
[2]黄河尾闾河段和河口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毒性风险评价[J]. 黎静,孙志高,孙万龙,田莉萍,陈冰冰. 湿地科学. 2018(03)
[3]巢湖西部河口区沉积物氮磷分布特征与原位扩散通量估算[J]. 李振涵,张文强,雷沛,单保庆.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8)
[4]三峡库区支流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 方志青,陈秋禹,尹德良,王志康,孙涛,王永敏,谢德体,王定勇. 环境科学. 2018(06)
[5]亚热带河口陆基养虾塘水体溶解性碳浓度及沉积物-水界面碳通量时空动态特征[J]. 杨平,金宝石,谭立山,仝川. 生态学报. 2018(06)
[6]NaCl对辽河口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吸附解吸的影响[J]. 刘凯,杨继松,袁晓敏,郑冬梅. 土壤通报. 2017(06)
[7]胶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三维荧光特性[J]. 訾园园,孔范龙,郗敏,李悦,杨玲.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8]长江下游及河口区水动力特征[J]. 乔飞,郑丙辉,雷坤,周刚,柳青.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3)
[9]同位素溯源解析地下水库对地下水氮分布影响[J]. 康萍萍,许士国,禹守泉. 水资源保护. 2016(05)
[10]基于PSR的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牛明香,王俊,徐宾铎. 生态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环境中典型化学活性有机物及其相关环境行为的分子光谱研究[D]. 陈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胶州湾典型河口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结构特征研究[D]. 吴健敏.青岛大学 2015
[2]长江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变化及输运特征研究[D]. 邢建伟.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黄河口湿地土壤碳、磷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敦萌.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杭州湾湿地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特征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D]. 杨文英.西南大学 2011
[5]应用多参数示踪方法研究黄河口湿地沉积有机质来源和分布[D]. 尹红珍.中国海洋大学 2011
[6]有机质及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界面氮磷矿化与赋存的影响[D]. 杨春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
[7]闽江河口湿地碳储量的研究[D]. 黄炜娟.福建农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17268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河口区DOM含量及荧光组分研究进展
1.2.2 河口区DOM来源研究
1.2.3 沉积物DOM来源识别方法研究
1.2.4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室处理
2.4 计算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DOM含量特征分析
3.1 主要陆源DOM含量、C/N比值、δ~(13)C值分布特征
3.1.1 DOM含量分布特征
3.1.2 C/N比值分布特征
3.1.3 δ~(13)C值分布特征
3.2 河口区沉积物DOM含量、C/N比值、δ~(13)C值分布特征
3.2.1 DOM含量分布特征
3.2.2 C/N比值分布特征
3.2.3 δ~(13)C值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DOM三维荧光组分特征分析
4.1 三维荧光组分识别
4.2 三维荧光组分相对比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DOM外源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5.1 不同距海距离下沉积物DOM海、陆源的相对贡献率分布特征
5.2 沉积物DOM陆源识别及其相对贡献率分布特征
5.2.1 基于同位素模型定量评估DOM陆源相对贡献率
5.2.2 基于三维荧光组分模型定量评估DOM陆源相对贡献率
5.2.3 基于同位素和三维荧光组分模型的相对贡献率评估结果比较
5.3 不同距海距离下沉积物DOM陆源相对贡献率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口区斜压梯度对余水位的累积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 杨昊,欧素英,姚鹏,郭晓娟,杨清书,蔡华阳. 海洋学报. 2019(01)
[2]黄河尾闾河段和河口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毒性风险评价[J]. 黎静,孙志高,孙万龙,田莉萍,陈冰冰. 湿地科学. 2018(03)
[3]巢湖西部河口区沉积物氮磷分布特征与原位扩散通量估算[J]. 李振涵,张文强,雷沛,单保庆.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8)
[4]三峡库区支流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 方志青,陈秋禹,尹德良,王志康,孙涛,王永敏,谢德体,王定勇. 环境科学. 2018(06)
[5]亚热带河口陆基养虾塘水体溶解性碳浓度及沉积物-水界面碳通量时空动态特征[J]. 杨平,金宝石,谭立山,仝川. 生态学报. 2018(06)
[6]NaCl对辽河口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吸附解吸的影响[J]. 刘凯,杨继松,袁晓敏,郑冬梅. 土壤通报. 2017(06)
[7]胶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三维荧光特性[J]. 訾园园,孔范龙,郗敏,李悦,杨玲.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8]长江下游及河口区水动力特征[J]. 乔飞,郑丙辉,雷坤,周刚,柳青.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3)
[9]同位素溯源解析地下水库对地下水氮分布影响[J]. 康萍萍,许士国,禹守泉. 水资源保护. 2016(05)
[10]基于PSR的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牛明香,王俊,徐宾铎. 生态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环境中典型化学活性有机物及其相关环境行为的分子光谱研究[D]. 陈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胶州湾典型河口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结构特征研究[D]. 吴健敏.青岛大学 2015
[2]长江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变化及输运特征研究[D]. 邢建伟.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黄河口湿地土壤碳、磷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敦萌.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杭州湾湿地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特征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D]. 杨文英.西南大学 2011
[5]应用多参数示踪方法研究黄河口湿地沉积有机质来源和分布[D]. 尹红珍.中国海洋大学 2011
[6]有机质及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界面氮磷矿化与赋存的影响[D]. 杨春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
[7]闽江河口湿地碳储量的研究[D]. 黄炜娟.福建农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17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1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