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22:0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量化研究对于区域生态补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红水河流域主体属广西西南岩溶山区,流域内矿产、农业、气候、生物以及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但同时土地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显著。对该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可以为流域生态补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基于landsatTM/OLI数据,利用非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结合的方法获得广西红水河流域2001、2006、2011、2016年四期生态系统分类数据,基于NDVI、年均温、年平均降水量、日照百分率等气象数据,利用光能利用率CASA模型获得研究区四期NPP数据。借助ArcGIS、ENVI影像处理软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2016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特征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的凌云、天峨、巴马、凤山、金城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的武宜、合山、宾阳、象州、兴宾,最高值为凌云县,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96.99亿元,最低值为兴宾区,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07.27亿元,生态系统...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1-2016年研究区Landsat遥感影像
2.3.2.2 NDVI 数据处理本研究中用到的气象数据包括研究时间段的年 NDVI、月 NDVI 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网站是基于连续时间序列的 SPOT/VEGETATION NDVI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生成全国范围的植被指数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 1km,因为本研究区域属于中尺度范围,分辨率满足研究需求,通过矢量裁剪获得 2001 年、2006年、2011 年和 2016 年 NDVI 数据集。2.3.2.3 气象数据本研究中用到的气象数据包括研究时间段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中国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有全国范围的年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温度数据集,该数据集基于全国 1915 个站点的气象数据,时间是从建站到 1990 年代中期,经整理、检查,形成原始数据库,包括各站点多年的月降水、月均温等数据。然后在站点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年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并利用反向距离加权平均的方法内插出全国空间分辨率为 500m X 500m 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数据集。利用广西红水河流域的矢量文件对全国范围的数据集进行裁剪,获得研究区的年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数据集,以 2001 年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为例,如下图 2-2;
3.1 研究区概况3.1.1 地理位置广西红水河发源于云南沾益县的南盘江,自西向东流经广西中部,总体上看,研究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西北的乐业县、天峨县与贵州省接壤,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其地理范围介于东经 106°14′~110°20′和北纬 22°52′~25°27′之间。研究区流域面积达 51247.62km2,约占广西总面积的 37.4%,流域内地势大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其面积之和约占整个研究区的 80%以上,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约占整个研究区的 60%以上。研究区涉及的行政区有百色的凌云县、乐业县,河池的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巴马县、金城江区、东兰县、大化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南宁的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来宾的忻城县、合山市、兴宾区、武宣县和象州县,柳州的柳江区,贵港市的桂平市,跨越 6 个市共 20 个县(市、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全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大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J]. 程滔. 测绘通报. 2018(08)
[2]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以新疆博州为例[J]. 许丽敏,李虎,陈冬花,叶李灶,李建贵,赵俊鹏.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1)
[3]湿热岩溶山区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广西红水河流域为例[J]. 李史干,周慧杰,朱杰,吴燕婷,周强,刘云东,姜宁. 湖南农业科学. 2018(01)
[4]基于多源数据的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J]. 郭兵,姜琳,孙彩红,韩芳.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6)
[5]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区划初探[J]. 周强,周慧杰,李史干,朱杰,吴燕婷,刘云东,刘警鉴.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10)
[6]八仙山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J]. 杜瑶.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08)
[7]澜沧县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 顾泽贤,赵筱青,高翔宇,谢鹏飞. 生态科学. 2016(05)
[8]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及现实问题探析[J]. 邹波,朱婧.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J]. 何玲,贾启建,李超,张利,许皞.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3)
[10]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 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陈文辉,李士美.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8)
博士论文
[1]基于GIS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研究和中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计算[D]. 李军.浙江大学 2006
[2]基于MODIS数据和光能利用率模型的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研究[D]. 李贵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遥感的环杭州湾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 郭璞璞.上海师范大学 2016
[2]基于ArcEngine的拉市海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系统实现[D]. 朱水勋.福建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36001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1-2016年研究区Landsat遥感影像
2.3.2.2 NDVI 数据处理本研究中用到的气象数据包括研究时间段的年 NDVI、月 NDVI 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网站是基于连续时间序列的 SPOT/VEGETATION NDVI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生成全国范围的植被指数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 1km,因为本研究区域属于中尺度范围,分辨率满足研究需求,通过矢量裁剪获得 2001 年、2006年、2011 年和 2016 年 NDVI 数据集。2.3.2.3 气象数据本研究中用到的气象数据包括研究时间段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中国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有全国范围的年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温度数据集,该数据集基于全国 1915 个站点的气象数据,时间是从建站到 1990 年代中期,经整理、检查,形成原始数据库,包括各站点多年的月降水、月均温等数据。然后在站点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年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并利用反向距离加权平均的方法内插出全国空间分辨率为 500m X 500m 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数据集。利用广西红水河流域的矢量文件对全国范围的数据集进行裁剪,获得研究区的年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数据集,以 2001 年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为例,如下图 2-2;
3.1 研究区概况3.1.1 地理位置广西红水河发源于云南沾益县的南盘江,自西向东流经广西中部,总体上看,研究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西北的乐业县、天峨县与贵州省接壤,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其地理范围介于东经 106°14′~110°20′和北纬 22°52′~25°27′之间。研究区流域面积达 51247.62km2,约占广西总面积的 37.4%,流域内地势大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其面积之和约占整个研究区的 80%以上,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约占整个研究区的 60%以上。研究区涉及的行政区有百色的凌云县、乐业县,河池的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巴马县、金城江区、东兰县、大化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南宁的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来宾的忻城县、合山市、兴宾区、武宣县和象州县,柳州的柳江区,贵港市的桂平市,跨越 6 个市共 20 个县(市、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全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大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J]. 程滔. 测绘通报. 2018(08)
[2]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以新疆博州为例[J]. 许丽敏,李虎,陈冬花,叶李灶,李建贵,赵俊鹏.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1)
[3]湿热岩溶山区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广西红水河流域为例[J]. 李史干,周慧杰,朱杰,吴燕婷,周强,刘云东,姜宁. 湖南农业科学. 2018(01)
[4]基于多源数据的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J]. 郭兵,姜琳,孙彩红,韩芳.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6)
[5]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区划初探[J]. 周强,周慧杰,李史干,朱杰,吴燕婷,刘云东,刘警鉴.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10)
[6]八仙山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J]. 杜瑶.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08)
[7]澜沧县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 顾泽贤,赵筱青,高翔宇,谢鹏飞. 生态科学. 2016(05)
[8]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及现实问题探析[J]. 邹波,朱婧.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J]. 何玲,贾启建,李超,张利,许皞.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3)
[10]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 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陈文辉,李士美.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8)
博士论文
[1]基于GIS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研究和中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计算[D]. 李军.浙江大学 2006
[2]基于MODIS数据和光能利用率模型的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研究[D]. 李贵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遥感的环杭州湾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 郭璞璞.上海师范大学 2016
[2]基于ArcEngine的拉市海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系统实现[D]. 朱水勋.福建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36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3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