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共代谢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08 23:29
本实验从苯胺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苯胺高效降解菌,并将其命名为LS1。经过形态特征和序列相似性对比,确定LS1为粪产碱杆菌。苯胺降解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苯胺浓度为1 000 mg/L以下,停留时间延长至72 h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可达到95%以上。苯胺最佳共代谢碳源选择的实验结果显示,以1 000 mg/L为苯胺实验浓度时,抗坏血酸对菌株LS1的降解率提高最为明显,其次是甲醇、葡萄糖、淀粉、蔗糖。鉴于对方便保存和经济方面的考虑,选取葡萄糖为最佳共代谢碳源,并通过实验证明最佳投加比为苯胺与葡萄糖COD为2∶1时。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科学. 2020,46(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菌株LS1对不同浓度苯胺的降解情况2.4菌株的最佳共代谢碳源
11889—89)》[19]。苯胺的去除率按照公式(1)计算。苯胺去除率=(c0c1)/c0×100%(1)式(1)中:c0为苯胺初始浓度,mg/L;c1为苯胺剩余浓度,mg/L。2结果与讨论2.1菌株形态与特征从废水中共筛出3株菌,选择对苯胺降解效果最佳的一株作为实验菌株,将其命名为LS1。将其在富集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倒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过夜培养48h,见图1。菌落呈圆形,无色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为革兰氏阴性菌。2.2菌株的鉴定结果菌株LS1的16SrRNA基因PCR扩增序列长度为1473bp,将该序列在NCBI的数据库中进行相似性比较,其与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faecalis)的序列相似性为99%,确定该菌株LS1为Alcaligenesfaecalis。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见图2。图1菌株的形态特征(左)及显微镜下革兰氏染色照片(右)图2菌株LS1的16SrRNA系统发育树2.3菌株对苯胺的降解能力为研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能力,以5%的接种量向苯胺浓度分别为200、400、600、800和1000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接种处于对数期的菌液,在150r/min、30℃的摇床中振荡培养,每24h测定无机盐培养基中的苯胺剩余浓度。不同停留时间对苯胺的降解情况见图3。图3可见,当停留时间延长至72h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均达到95%以上,苯胺剩余浓度均低于50mg/L。苯胺浓度为200mg/L时,48h内即可被菌株LS1完全降解;苯胺浓度高于200mg/L时,菌株LS1将苯胺降解至50mg/L以下需72h。苯胺浓度800mg/
陆到馑俾什簧?唇怠N?畲蟪潭忍岣呔??LS1对苯胺的降解速率,对其共代谢碳源的最佳投加比例进行研究。由于抗坏血酸价格昂贵,甲醇不易保存,故选择葡萄糖为共代谢碳源进行实验。向苯胺浓度为1000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分别投加与苯胺COD比为10∶1、5∶1、2∶1、1∶1和1∶2的葡萄糖,并接种5%的富集菌液,将其置于150r/min、30℃的摇床中振荡培养,每24h测定无机盐培养基中的苯胺剩余浓度。投加不同比例葡萄糖对苯胺降解影响(72h苯胺出水浓度),见图5。图5可见,苯胺与葡萄糖COD比为2∶1时,72h后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达到91.1%,是葡萄糖最佳投加比例;其次是苯胺与葡萄糖COD比为1∶1时,效果较佳,降解率达到72.9%。当氮碳源投加比为10∶1时,停留时间为72h时可能碳源供应不足,降解速率减缓;而当氮碳源投加比为5∶1和1∶2时,虽小幅提高了降解率,但葡萄糖仍存在过低或过高的状况,降解率不理想。因此,苯胺与葡萄糖的COD最佳比为2∶1。图5不同投加比例葡萄糖对苯胺降解的影响3结论与展望此次实验从苯胺废水中分离出3株高效产酶菌,从中择选效果最好的一株作为实验菌株,并对其进行16SrRNA分子学鉴定、苯胺降解能力、最佳共代谢碳源和其投加比例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以无机盐培养基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产酶菌,经过其形态特征和序列相似性比较,确定该菌株为粪产碱杆菌,并将其命名为LS1;2)当苯胺浓度为1000mg/L以下时,停留时间延长至72h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均达到95%以上,苯胺剩余浓度均低于50mg/
本文编号:3272546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科学. 2020,46(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菌株LS1对不同浓度苯胺的降解情况2.4菌株的最佳共代谢碳源
11889—89)》[19]。苯胺的去除率按照公式(1)计算。苯胺去除率=(c0c1)/c0×100%(1)式(1)中:c0为苯胺初始浓度,mg/L;c1为苯胺剩余浓度,mg/L。2结果与讨论2.1菌株形态与特征从废水中共筛出3株菌,选择对苯胺降解效果最佳的一株作为实验菌株,将其命名为LS1。将其在富集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倒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过夜培养48h,见图1。菌落呈圆形,无色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为革兰氏阴性菌。2.2菌株的鉴定结果菌株LS1的16SrRNA基因PCR扩增序列长度为1473bp,将该序列在NCBI的数据库中进行相似性比较,其与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faecalis)的序列相似性为99%,确定该菌株LS1为Alcaligenesfaecalis。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见图2。图1菌株的形态特征(左)及显微镜下革兰氏染色照片(右)图2菌株LS1的16SrRNA系统发育树2.3菌株对苯胺的降解能力为研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能力,以5%的接种量向苯胺浓度分别为200、400、600、800和1000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接种处于对数期的菌液,在150r/min、30℃的摇床中振荡培养,每24h测定无机盐培养基中的苯胺剩余浓度。不同停留时间对苯胺的降解情况见图3。图3可见,当停留时间延长至72h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均达到95%以上,苯胺剩余浓度均低于50mg/L。苯胺浓度为200mg/L时,48h内即可被菌株LS1完全降解;苯胺浓度高于200mg/L时,菌株LS1将苯胺降解至50mg/L以下需72h。苯胺浓度800mg/
陆到馑俾什簧?唇怠N?畲蟪潭忍岣呔??LS1对苯胺的降解速率,对其共代谢碳源的最佳投加比例进行研究。由于抗坏血酸价格昂贵,甲醇不易保存,故选择葡萄糖为共代谢碳源进行实验。向苯胺浓度为1000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分别投加与苯胺COD比为10∶1、5∶1、2∶1、1∶1和1∶2的葡萄糖,并接种5%的富集菌液,将其置于150r/min、30℃的摇床中振荡培养,每24h测定无机盐培养基中的苯胺剩余浓度。投加不同比例葡萄糖对苯胺降解影响(72h苯胺出水浓度),见图5。图5可见,苯胺与葡萄糖COD比为2∶1时,72h后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达到91.1%,是葡萄糖最佳投加比例;其次是苯胺与葡萄糖COD比为1∶1时,效果较佳,降解率达到72.9%。当氮碳源投加比为10∶1时,停留时间为72h时可能碳源供应不足,降解速率减缓;而当氮碳源投加比为5∶1和1∶2时,虽小幅提高了降解率,但葡萄糖仍存在过低或过高的状况,降解率不理想。因此,苯胺与葡萄糖的COD最佳比为2∶1。图5不同投加比例葡萄糖对苯胺降解的影响3结论与展望此次实验从苯胺废水中分离出3株高效产酶菌,从中择选效果最好的一株作为实验菌株,并对其进行16SrRNA分子学鉴定、苯胺降解能力、最佳共代谢碳源和其投加比例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以无机盐培养基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产酶菌,经过其形态特征和序列相似性比较,确定该菌株为粪产碱杆菌,并将其命名为LS1;2)当苯胺浓度为1000mg/L以下时,停留时间延长至72h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均达到95%以上,苯胺剩余浓度均低于50mg/
本文编号:3272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7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