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治理视域下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1-08-08 18:55
我国经济建设迅速而稳步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我国的雾霾污染发现晚、来源广泛、蔓延迅速,治理起来相当困难。由于雾霾污染的区域性、外部性和复合性等特征,传统的生态环境单一治理模式存在着“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属地治理模式也很难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认为,随着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的日益发展,为了避免治理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和“搭便车”现象,唯有寻求一种多元主体合作的雾霾污染治理新模式。目前,学界对雾霾污染治理的探讨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法律层面和经济层面展开的。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切入,以合作治理视域,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弈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府际关系理论、区域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从合作主体、合作意识、合作机制和合作环境等方面探析雾霾污染的区域网络治理路径,旨在为我国的雾霾污染治理提出实质性建议,也希望不管是对我国的其它环境污染治理还是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进程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整篇文章以合作治理为核心思想,重点是如何保障雾霾污染区域...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雾霾污染:现状、来源、危害与特性
(一)雾霾污染的现状
(二)雾霾污染的来源
(三)雾霾污染的危害
(四)雾霾污染的特性
二、雾霾污染治理:现状与趋势
(一)雾霾治理中的“失灵”现象
(二)雾霾污染属地治理的缺陷
(三)雾霾治理的发展趋势:合作治理
三、雾霾污染合作治理的有效路径:区域网络治理
(一)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相关理论
(二)区域网络治理模式的结构组建过程
(三)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模式的特征
(四)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模式下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四、合作治理视域下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模式的优化
(一)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面临的问题
(二)培养合作意识
(三)构建合作机制
(四)优化合作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作治理的中国适用性及限度[J]. 王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论区域环境治理及其体制机制构建[J]. 曹树青. 西部论坛. 2014(06)
[3]论后工业化时代的动态合作治理[J]. 柳亦博,李倩. 管理现代化. 2014(04)
[4]海洋渔业环境污染的合作治理研究——以长三角为例[J]. 傅广宛,茹媛媛,孔凡宏. 行政论坛. 2014(01)
[5]合作治理主体间互动机制研究——以宁波市力邦社区为例[J]. 黄桂婷,李春成.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01)
[6]空气污染的跨域合作治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 汪伟全. 公共管理学报. 2014(01)
[7]“雾霾”成因的深层法律思考及防治对策[J]. 白洋,刘晓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8]“雾霾”现象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J]. 谭霞. 中外企业家. 2013(32)
[9]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对区域合作治理问题的分析[J]. 范赢,沈春萍,梁巧灵. 经营管理者. 2013(26)
[10]关于提速雾霾综合整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J]. 王玉庆. 环境保护. 2013(20)
硕士论文
[1]长沙市郊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化学组分特性及源解析[D]. 李剑东.中南大学 2009
[2]济南市大气颗粒物上多环芳烃的分析和来源解析研究[D]. 李强.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30497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雾霾污染:现状、来源、危害与特性
(一)雾霾污染的现状
(二)雾霾污染的来源
(三)雾霾污染的危害
(四)雾霾污染的特性
二、雾霾污染治理:现状与趋势
(一)雾霾治理中的“失灵”现象
(二)雾霾污染属地治理的缺陷
(三)雾霾治理的发展趋势:合作治理
三、雾霾污染合作治理的有效路径:区域网络治理
(一)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相关理论
(二)区域网络治理模式的结构组建过程
(三)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模式的特征
(四)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模式下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四、合作治理视域下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模式的优化
(一)雾霾污染区域网络治理面临的问题
(二)培养合作意识
(三)构建合作机制
(四)优化合作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作治理的中国适用性及限度[J]. 王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论区域环境治理及其体制机制构建[J]. 曹树青. 西部论坛. 2014(06)
[3]论后工业化时代的动态合作治理[J]. 柳亦博,李倩. 管理现代化. 2014(04)
[4]海洋渔业环境污染的合作治理研究——以长三角为例[J]. 傅广宛,茹媛媛,孔凡宏. 行政论坛. 2014(01)
[5]合作治理主体间互动机制研究——以宁波市力邦社区为例[J]. 黄桂婷,李春成.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01)
[6]空气污染的跨域合作治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 汪伟全. 公共管理学报. 2014(01)
[7]“雾霾”成因的深层法律思考及防治对策[J]. 白洋,刘晓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8]“雾霾”现象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J]. 谭霞. 中外企业家. 2013(32)
[9]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对区域合作治理问题的分析[J]. 范赢,沈春萍,梁巧灵. 经营管理者. 2013(26)
[10]关于提速雾霾综合整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J]. 王玉庆. 环境保护. 2013(20)
硕士论文
[1]长沙市郊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化学组分特性及源解析[D]. 李剑东.中南大学 2009
[2]济南市大气颗粒物上多环芳烃的分析和来源解析研究[D]. 李强.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30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33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