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13:50
我国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愈发重视,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别较大,导致不同地区政府在执行环境规制政策时的严苛程度有所不同。部分企业为减少环境管制带来的成本,往往选择转移至环境规制强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加剧了产业迁入地的环境污染。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的政治意愿。本文欲探析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以期为地区政府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现有研究在测算地区环境规制强度时忽略了非正式环境规制在地区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证上多采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且缺乏全国层面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研究。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规制下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理;其次,选取指标对我国的污染产业转移现状与环境规制现状进行测算与分析;然后,选取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采用2003-2016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就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讨论分析了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从我国...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专业硕士论文9第2章环境规制下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理2.1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理和影响因素2.1.1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理污染密集型产业(PollutionIntensiveIndustries,简称PII)特指那些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大量污染物,对工人安全、自然环境、人类生存都会产生影响与危害,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技术难度较高,而要求政府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和约束的产业[41]。有学者指出,狭义的产业转移,指的是企业或产业在地理位置上,整体或部分的空间迁移;宏观的产业转移,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区域间的产业竞争优势发生了改变,而导致的产业在区位进行重新选择的结果,表现为产业区位上的改变[18]。本文所研究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Pollution-intensiveindustrytransfer,简称PIIT)主要指产业的宏观转移。其转移实质是PII在承受的环境成本、产业的要素成本即原材料和劳动力、产业集中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区位选择过程。区际间的PIIT是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一些产业发展所必然会经历的阶段。要素禀赋差异、区际间的招商引资竞争、环境规制水平差异、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行动差异性等,均是PII在区域间转移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环境规制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区际间PIIT的概率。具体机理如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这个目标的驱使下,企业会从无法获得利润的地区转移到可以获取利润的地区,从低利润地区转移到高利润地区。图2.1污染企业区位选择如图2.1所示,SRC表示企业的收入曲线,假设企业的区位选择不会对其销售收入造成影响,因此令企业的收入曲线为直线,SCC表示企业的成本曲线,则
;在间接干预方面,政府主要是通过税收、交易权等市场化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取碳排放税和废气排放交易等方式,促使企业会主动采取治污措施。当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可以采用减免税收等多种方式来减少企业的损失。但如果企业难以承担或不愿意承担处理污染所造成的费用时,企业转移现象就会出现,企业可以选择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地方,也可以转移到环境规制要求没这么严格的国家和地区,来减少处理污染所需的成本。从企业转移的角度来看,国家对污染的硬性指标控制会直接导致企业转移的出现。图2.2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机理2.2.2.2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机理非正式环境规制(IER)的参与主体是公众。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公众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当污染企业排放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破坏时,公众会通过上访等方式要求污染密集型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从而促使污染企业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达到改善其生活环境的目的。IER主要有三种作用途径。一是公众通过上访或信访等手段对政府提出合理诉求,促使政府对污染企业进行处罚、要求企业整改或责令企业迁出、赔偿公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相对环境规制、高污染产业转移与污染集聚[J]. 秦炳涛,葛力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2)
[2]异质型环境规制影响雾霾污染的双重效应[J]. 屈小娥. 当代经济科学. 2018(06)
[3]中国环境法治四十年:法律文本、法律实施与未来走向[J]. 郑少华,王慧. 法学. 2018(11)
[4]环境规制能引发“创新补偿”效应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博弈分析[J]. 李卫红,白杨.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8(06)
[5]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J]. 田光辉,苗长虹,胡志强,苗健铭. 地理学报. 2018(10)
[6]环境规制对产业区域转移正负交替影响研究——基于污染密集型产业[J]. 孙玉阳,宋有涛.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9)
[7]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定量测度[J]. 成艾华,赵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5)
[8]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基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王仁祥,郭联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9]特大城市群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与决定因素——以京津冀为例[J]. 段娟,文余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2)
[10]环境规制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考察[J]. 臧传琴,吕杰.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工业行业转型升级[D]. 张涛.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及其治理[D]. 肖宏.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7886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专业硕士论文9第2章环境规制下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理2.1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理和影响因素2.1.1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理污染密集型产业(PollutionIntensiveIndustries,简称PII)特指那些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大量污染物,对工人安全、自然环境、人类生存都会产生影响与危害,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技术难度较高,而要求政府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和约束的产业[41]。有学者指出,狭义的产业转移,指的是企业或产业在地理位置上,整体或部分的空间迁移;宏观的产业转移,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区域间的产业竞争优势发生了改变,而导致的产业在区位进行重新选择的结果,表现为产业区位上的改变[18]。本文所研究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Pollution-intensiveindustrytransfer,简称PIIT)主要指产业的宏观转移。其转移实质是PII在承受的环境成本、产业的要素成本即原材料和劳动力、产业集中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区位选择过程。区际间的PIIT是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一些产业发展所必然会经历的阶段。要素禀赋差异、区际间的招商引资竞争、环境规制水平差异、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行动差异性等,均是PII在区域间转移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环境规制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区际间PIIT的概率。具体机理如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这个目标的驱使下,企业会从无法获得利润的地区转移到可以获取利润的地区,从低利润地区转移到高利润地区。图2.1污染企业区位选择如图2.1所示,SRC表示企业的收入曲线,假设企业的区位选择不会对其销售收入造成影响,因此令企业的收入曲线为直线,SCC表示企业的成本曲线,则
;在间接干预方面,政府主要是通过税收、交易权等市场化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取碳排放税和废气排放交易等方式,促使企业会主动采取治污措施。当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可以采用减免税收等多种方式来减少企业的损失。但如果企业难以承担或不愿意承担处理污染所造成的费用时,企业转移现象就会出现,企业可以选择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地方,也可以转移到环境规制要求没这么严格的国家和地区,来减少处理污染所需的成本。从企业转移的角度来看,国家对污染的硬性指标控制会直接导致企业转移的出现。图2.2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机理2.2.2.2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机理非正式环境规制(IER)的参与主体是公众。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公众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当污染企业排放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破坏时,公众会通过上访等方式要求污染密集型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从而促使污染企业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达到改善其生活环境的目的。IER主要有三种作用途径。一是公众通过上访或信访等手段对政府提出合理诉求,促使政府对污染企业进行处罚、要求企业整改或责令企业迁出、赔偿公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相对环境规制、高污染产业转移与污染集聚[J]. 秦炳涛,葛力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2)
[2]异质型环境规制影响雾霾污染的双重效应[J]. 屈小娥. 当代经济科学. 2018(06)
[3]中国环境法治四十年:法律文本、法律实施与未来走向[J]. 郑少华,王慧. 法学. 2018(11)
[4]环境规制能引发“创新补偿”效应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博弈分析[J]. 李卫红,白杨.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8(06)
[5]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J]. 田光辉,苗长虹,胡志强,苗健铭. 地理学报. 2018(10)
[6]环境规制对产业区域转移正负交替影响研究——基于污染密集型产业[J]. 孙玉阳,宋有涛.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9)
[7]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定量测度[J]. 成艾华,赵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5)
[8]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基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王仁祥,郭联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9]特大城市群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与决定因素——以京津冀为例[J]. 段娟,文余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2)
[10]环境规制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考察[J]. 臧传琴,吕杰.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工业行业转型升级[D]. 张涛.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及其治理[D]. 肖宏.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7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34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