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阳光UV辐射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23:56
  环境水体中富营养化现象会导致蓝藻水华的暴发。作为蓝藻水华中的常见类型,微囊藻水华通常由产毒和非产毒株共同引发。环境变化会影响产毒株及非产毒株在自然水体中生存与竞争,进而影响水华的演替方向及水华毒性效应。温室效应引发的气候变暖及臭氧空洞导致的UV辐射增加将对微囊藻产毒及非产毒株产生怎样的不同影响,进而如何影响水华演替趋势,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本文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毒株(FACHB 912,FACHB 905)与非产毒株(FACHB 469)为研究对象,探讨了UV辐射和升温单独及耦合对微囊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随着UV辐射强度的增加,铜绿微囊藻产毒株及非产毒株细胞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显著降低,PsbA蛋白相对含量也出现显著减少,产毒株光合活性下调更为明显,而转移到生长光强下,产毒株光合活性恢复能力更强。应对PAR及UVR辐射水平的增加,非产毒株快速诱导产生非光化学淬灭(NPQ)并具有较高的胞外多糖(EPS)含量,而产毒株则表现出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此外,...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Abbreviations)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
    1.1 全球环境变化概况
        1.1.1 臭氧层空洞和UV辐射增强
        1.1.2 温室效应
        1.1.3 蓝藻水华与危害
    1.2 UV辐射增强对蓝藻的影响
        1.2.1 藻细胞密度与种群大小
        1.2.2 光系统损伤与能量传递
        1.2.3 光合色素淬灭
        1.2.4 微囊藻毒素
    1.3 蓝藻对UV辐射的响应及适应策略
        1.3.1 垂直迁移
        1.3.2 胞外多糖
        1.3.3 UV屏蔽复合物
        1.3.4 抗氧化酶
    1.4 升温对蓝藻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铜绿微囊藻产毒株及非产毒株对不同UV辐射水平的生理生化响应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藻种培养及实验设置
        2.2.2 室内UV辐射模拟方法
        2.2.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2.2.5 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测定
        2.2.6 胞外多糖(EPS)的测定
        2.2.7 Western Blot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2.3.2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2.3.3 产毒株FACHB 912中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变化
        2.3.4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胞外多糖(EPS)含量的变化
        2.3.5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PsbA蛋白含量的变化
        2.3.6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的恢复情况
    2.4 讨论
第3章 不同温度下铜绿微囊藻产毒株及非产株对UV辐射的生理生化响应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藻种培养及实验设置
        3.2.2 不同温度下室内UV辐射模拟方法
        3.2.3 藻细胞密度
        3.2.4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3.2.5 光合色素的测定
        3.2.6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3.2.7 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测定
        3.2.8 胞外多糖(EPS)的测定
        3.2.9 Western Blot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3.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3.3.2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PsbA蛋白含量的变化
        3.3.3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3.3.4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3.5 产毒株FACHB 905中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变化
        3.3.6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胞外多糖(EPS)含量的变化
    3.4 讨论
第4章 铜绿微囊藻产毒株及非产毒株对长期UV辐射的生理生化响应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藻种培养及实验设置
        4.2.2 室内UV辐射模拟方法
        4.2.3 藻细胞生长测定
        4.2.4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4.2.5 光合色素的测定
        4.2.6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4.2.7 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测定
        4.2.8 胞外多糖(EPS)的测定
        4.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的生长
        4.3.2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4.3.3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4.3.4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4.3.5 产毒株FACHB 905中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变化
        4.3.6 产毒株与非产毒株胞外多糖(EPS)含量的变化
    4.4 讨论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本文编号:3350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350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9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