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紫脱色菌ZTS-1的分离鉴定及脱色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8 12:22
以湖北某皮革厂废水中驯化、分离纯化的ZTS-1菌株为研究材料,在对其鉴定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各环境条件对该菌株脱色结晶紫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对结晶紫进行脱色的可能机制.该菌株属于苍白杆菌属细菌(Ochrobactrum),对结晶紫脱色的pH值和温度的适应性范围较广.菌株ZTS-1的最适脱色pH为5.0,最适脱色温度为37℃,最佳接种量为3%.供试碳源和氮源对菌株脱色能力影响较大,在最佳脱色条件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脱色3 d,该菌株对20 mg/L的结晶紫脱色率可达60%.菌株ZTS-1对结晶紫的脱色是由吸附和生物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9(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ZTS-1菌株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
图1 ZTS-1菌株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表2 ZTS-1菌的生理生化实验结果Tab. 2 The main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train ZTS-1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伏普实验 — 柠檬酸盐实验 — 淀粉水解实验 — 尿素试验 — 甲基红试验 — 吲哚试验 — 油脂水解实验 + 硫化氢实验 — 注:“+”为阳性,“-”为阴性
以牛肉膏蛋白胨为培养基,加入终浓度为20 mg/L的结晶紫,菌液接种量为5 %,30 ℃,180 r/min恒温振荡器培养0、1、2、3、4、5、6、7 d. 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株ZTS-1对结晶紫的脱色率增加,第5 d时的脱色率最高,达到了59.32%,但是第3 d到第7 d的脱色率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即在菌株培养值第3 d就基本达到最大的脱色效果.2.3.2 培养温度对脱色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链霉菌ⅠT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att B位点的分析[J]. 李晓华,黄粤,马婷婷,皮婷,姚家成,夏珍珍,冯喆,温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2]纤维素降解菌Arthrobacter oryzae HW-17的纤维素降解特性及纤维素酶学性质[J]. 万文结,刘月,薛芷筠,张泽文,程国军,李晓华,何冬兰. 环境科学学报. 2017(10)
[3]啤酒厂废水处理活性污泥中一株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阎春兰,李娜,敖偲成,高斯,张芸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4]结晶紫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与脱色特性[J]. 都林娜,叶曙光,李刚,裘波音,泮琇,陈文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9)
[5]染料微生物降解的方法研究进展[J]. 卢婧,余志晟,张洪勋. 工业水处理. 2014(01)
[6]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对水中结晶紫的降解[J]. 程迎,甘莉,陈祖亮. 水处理技术. 2011(10)
[7]一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结晶紫的脱色条件研究[J]. 胡起靖,林玉满,甘莉,陈祖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本文编号:3390779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9(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ZTS-1菌株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
图1 ZTS-1菌株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表2 ZTS-1菌的生理生化实验结果Tab. 2 The main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train ZTS-1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伏普实验 — 柠檬酸盐实验 — 淀粉水解实验 — 尿素试验 — 甲基红试验 — 吲哚试验 — 油脂水解实验 + 硫化氢实验 — 注:“+”为阳性,“-”为阴性
以牛肉膏蛋白胨为培养基,加入终浓度为20 mg/L的结晶紫,菌液接种量为5 %,30 ℃,180 r/min恒温振荡器培养0、1、2、3、4、5、6、7 d. 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株ZTS-1对结晶紫的脱色率增加,第5 d时的脱色率最高,达到了59.32%,但是第3 d到第7 d的脱色率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即在菌株培养值第3 d就基本达到最大的脱色效果.2.3.2 培养温度对脱色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链霉菌ⅠT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att B位点的分析[J]. 李晓华,黄粤,马婷婷,皮婷,姚家成,夏珍珍,冯喆,温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2]纤维素降解菌Arthrobacter oryzae HW-17的纤维素降解特性及纤维素酶学性质[J]. 万文结,刘月,薛芷筠,张泽文,程国军,李晓华,何冬兰. 环境科学学报. 2017(10)
[3]啤酒厂废水处理活性污泥中一株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阎春兰,李娜,敖偲成,高斯,张芸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4]结晶紫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与脱色特性[J]. 都林娜,叶曙光,李刚,裘波音,泮琇,陈文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9)
[5]染料微生物降解的方法研究进展[J]. 卢婧,余志晟,张洪勋. 工业水处理. 2014(01)
[6]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对水中结晶紫的降解[J]. 程迎,甘莉,陈祖亮. 水处理技术. 2011(10)
[7]一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结晶紫的脱色条件研究[J]. 胡起靖,林玉满,甘莉,陈祖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本文编号:3390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39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