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潩河流域(许昌段)河道物理生境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1 10:58
本文选择清潩河流域(许昌段)为研究区域,针对清潩河流域(许昌段)河道流速、水深均一化,河床生境单一等物理生境问题,以改善河道物理生境为目的,首先,对流域内水生生物、河道物理生境和流速、水深及底质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提出物理生境改善对策;其次,通过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优化调整各生境改善技术的构筑参数;最后,利用River2D鱼类栖息地二维数值模型,模拟生境改善整体措施对指示鱼类的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Weighted Usable Area,WUA)的影响变化,以验证物理生境改善的效果。为将来的河流生境改善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1)对流域内的水生生物进行现状调查,发现流域内水生植物优势种群为篦齿眼子菜、芦苇、香蒲和菹草,底栖动物优势种群为摇蚊幼虫、霍甫水丝蚓、梨形环棱螺和耳萝卜螺,鲫鱼和麦穗鱼在鱼类种群中占有绝对优势。以上种群均为适应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的本土优势类群,因此本研究将其作为生境改善的目标物种;选用河流快速生物评价(Rapid Bioassessment Protocols,RBPs)方法,对研究区域的河流物理生境现状和流速、水深及底质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发...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潩河流域水系图
图 1.2 河流生境尺度示意图(引自赵进勇[4]等)Fig.1.2 Diagram of river habitat scale(Cited from Jinyong Zhao[4], et al.)河流生境,又称河流生物栖息地,一般是指河流生命物质赖以生存的局境,如浅滩、深塘、卵石、水草、枯落物、倒木、砂砾或淤泥底质等,它河流演化的区域背景上形成、并构成河流生命物质的基础支持系统,是河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首先会引起河流生境条件的改变,包下 3 个方面:①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如水量、水位、流速等[6];②河流地征的改变,河流横纵向形态、河流泥沙情况(包括悬移质和河床质)、河岸及地质条件等[6];③水环境条件的改变,如水质、水温等。河流的水文条件境条件及地貌特征直接影响到河流生物栖息地质量,进而决定了河流生态的生物多样性水平[6]。目前,地貌学家从水流形态出发,定义了物理生境,主要有深槽、浅滩流、急流、岸边缓流和回流等河床地貌类型[7]。水质、流速、水深、河床底质
1 绪论(1)丁坝群改善生境的作用机理分析在河道中构建丁坝后,能够显著改变并增加河道中水力条件(局部流速、水体流向、水深等)的多样化。坝头涡系的扩散传播增加了水流的紊流性,坝头处和主流区流速增大,此位置会产生严重冲刷,坝与坝之间产生回流区,会产生明显的泥沙淤积现象。坝身壅水使水深发生显著变化,从而改变原河道流速和水深的单一形态。丁坝附近的流场分布示意图如图 1.3 所示,丁坝附近的冲刷与淤积模拟形态如图 1.4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区河流修复中生态地貌设计与实践[J]. 杨启红,王家生,李凌云,黎礼刚. 人民长江. 2017(S1)
[2]清潩河流域河流环境流量计算与应用[J]. 王惠英,于鲁冀,吕晓燕,范鹏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7(02)
[3]清潩河(许昌段)流域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闵梦月,宗小香,段一凡,李宁,冷欣.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7)
[4]一种用于三峡库区小江生境改善的鱼礁设计及其效果预测[J]. 孙晓楠,刘安平,王鑫,杨东侠,章雪梅,姚星星. 环境工程. 2015(S1)
[5]大凌河西支黄金代河生态治理方案[J]. 丛日义. 中国科技信息. 2015(Z2)
[6]丁坝对整治河段生态影响及对策研究[J]. 杨苗苗,陈一梅. 水道港口. 2014(05)
[7]深潭的功能及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构建模式[J]. 王兵,刘慧博,李峪,高甲荣.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03)
[8]环境因子对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任海庆,袁兴中,刘红,张跃伟,周上博. 生态学报. 2015(10)
[9]生态丁坝在齐口裂腹鱼产卵场修复中的应用[J]. 刘明洋,李永,王锐,陈明千,李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4(03)
[10]丁坝布置方位角对河道水流流态的影响分析[J]. 芦松.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4(02)
博士论文
[1]山地河流生境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 王强.重庆大学 2011
[2]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 肖红艳.重庆大学 2011
[3]河流洪水风险分析及省级洪水风险图研究[D]. 丁勇.大连理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清潩河流域(许昌段)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D]. 陈慧敏.郑州大学 2016
[2]铅丝笼丁坝群合理间距试验研究[D]. 王燕燕.石河子大学 2014
[3]河床调流措施对河流生态修复作用研究[D]. 李元.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北方乡村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D]. 曹丽娜.东北师范大学 2013
[5]社区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的近自然设计方法研究[D]. 张晓鹃.华中科技大学 2012
[6]裁弯取直对河流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D]. 焦飞宇.天津大学 2012
[7]基于近自然设计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刘大鹏.东北师范大学 2010
[8]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初探[D]. 陈婉.北京林业大学 2008
[9]多孔隙生态护岸的实验分析与设计研究[D]. 刘盈斐.大连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2876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潩河流域水系图
图 1.2 河流生境尺度示意图(引自赵进勇[4]等)Fig.1.2 Diagram of river habitat scale(Cited from Jinyong Zhao[4], et al.)河流生境,又称河流生物栖息地,一般是指河流生命物质赖以生存的局境,如浅滩、深塘、卵石、水草、枯落物、倒木、砂砾或淤泥底质等,它河流演化的区域背景上形成、并构成河流生命物质的基础支持系统,是河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首先会引起河流生境条件的改变,包下 3 个方面:①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如水量、水位、流速等[6];②河流地征的改变,河流横纵向形态、河流泥沙情况(包括悬移质和河床质)、河岸及地质条件等[6];③水环境条件的改变,如水质、水温等。河流的水文条件境条件及地貌特征直接影响到河流生物栖息地质量,进而决定了河流生态的生物多样性水平[6]。目前,地貌学家从水流形态出发,定义了物理生境,主要有深槽、浅滩流、急流、岸边缓流和回流等河床地貌类型[7]。水质、流速、水深、河床底质
1 绪论(1)丁坝群改善生境的作用机理分析在河道中构建丁坝后,能够显著改变并增加河道中水力条件(局部流速、水体流向、水深等)的多样化。坝头涡系的扩散传播增加了水流的紊流性,坝头处和主流区流速增大,此位置会产生严重冲刷,坝与坝之间产生回流区,会产生明显的泥沙淤积现象。坝身壅水使水深发生显著变化,从而改变原河道流速和水深的单一形态。丁坝附近的流场分布示意图如图 1.3 所示,丁坝附近的冲刷与淤积模拟形态如图 1.4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区河流修复中生态地貌设计与实践[J]. 杨启红,王家生,李凌云,黎礼刚. 人民长江. 2017(S1)
[2]清潩河流域河流环境流量计算与应用[J]. 王惠英,于鲁冀,吕晓燕,范鹏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7(02)
[3]清潩河(许昌段)流域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闵梦月,宗小香,段一凡,李宁,冷欣.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7)
[4]一种用于三峡库区小江生境改善的鱼礁设计及其效果预测[J]. 孙晓楠,刘安平,王鑫,杨东侠,章雪梅,姚星星. 环境工程. 2015(S1)
[5]大凌河西支黄金代河生态治理方案[J]. 丛日义. 中国科技信息. 2015(Z2)
[6]丁坝对整治河段生态影响及对策研究[J]. 杨苗苗,陈一梅. 水道港口. 2014(05)
[7]深潭的功能及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构建模式[J]. 王兵,刘慧博,李峪,高甲荣.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03)
[8]环境因子对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任海庆,袁兴中,刘红,张跃伟,周上博. 生态学报. 2015(10)
[9]生态丁坝在齐口裂腹鱼产卵场修复中的应用[J]. 刘明洋,李永,王锐,陈明千,李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4(03)
[10]丁坝布置方位角对河道水流流态的影响分析[J]. 芦松.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4(02)
博士论文
[1]山地河流生境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 王强.重庆大学 2011
[2]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 肖红艳.重庆大学 2011
[3]河流洪水风险分析及省级洪水风险图研究[D]. 丁勇.大连理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清潩河流域(许昌段)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D]. 陈慧敏.郑州大学 2016
[2]铅丝笼丁坝群合理间距试验研究[D]. 王燕燕.石河子大学 2014
[3]河床调流措施对河流生态修复作用研究[D]. 李元.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北方乡村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D]. 曹丽娜.东北师范大学 2013
[5]社区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的近自然设计方法研究[D]. 张晓鹃.华中科技大学 2012
[6]裁弯取直对河流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D]. 焦飞宇.天津大学 2012
[7]基于近自然设计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刘大鹏.东北师范大学 2010
[8]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初探[D]. 陈婉.北京林业大学 2008
[9]多孔隙生态护岸的实验分析与设计研究[D]. 刘盈斐.大连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2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39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