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无碳复写纸涂布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

发布时间:2021-09-30 18:16
  无碳复写纸生产过程中,需添加各种涂料(颜料、显色剂和胶黏剂等),一部分涂料在生产过程中进入涂布废水中,成为涂布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涂布废水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浓度高、色度深,处理难度很大,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化学混凝法、生物法以及深度处理工艺对无碳复写纸涂布废水的处理效果及规律,探讨了涂布废水的工程化实际应用效果,为无碳复写纸涂布废水处理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首先系统研究了化学混凝-生物处理联合工艺降解去除涂布废水中污染物的效果及规律。研究发现,无机高分子混凝剂PAC与CPAM之间的复配对涂布废水有着优良的处理效果,在PAC投加量为400 mg/L、CPAM投加量为6 mg/L、pH值为57、搅拌时间为6 min和搅拌强度为240 r/min条件下,化学混凝法对涂布废水中CODCr、色度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69.52%、98.61%和96.62%;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对化学混凝出水CODCr的去除率稳定在79%85%;经过化学混凝-生物法处理后,涂布废水CODCr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无碳复写纸涂布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


改造后系统处理现场(a:物化罐,b:厌氧池,c:好氧池)

反应器,运行周期,废水,水力停留时间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氧处理废水的时段。SBBGR 反应器中进水采用污泥强化混凝后出水,在蠕动泵的作用下通过乳胶管将废水从上层曝气层回流至下层生物填料,废水在管道中的流速为 70L/h 左右,保持废水在反应器内进行有效循环。反应器运行周期为 6 h。反应器采用厌氧、好氧交替的运行方式,每个运行周期废水处理量为 900ml,先进行一定时间的厌氧处理,之后通过曝气提供溶解氧进行好氧处理,总运行周期时间为 6 h,控制排水比从而维持所需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例如:排水比为 1/4,则水力停留时间为 24 h。

强化混凝,处理效果,污泥,粒度分级


会采用气浮法来帮助排水,但往往会增加处理工0 500 1000 15000369积密度体(%)粒度分级(μm)样品1#样品2#图 4-5 絮体样品粒径分布Fig. 4-5 Size distribution of floc sampl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曝气生物滤池脱氮的研究进展[J]. 朱加乐,林燕,王欣泽,沈剑.  化工进展. 2017(03)
[2]混凝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J]. 庄海峰,单胜道,黄海丽,徐科龙,张云金.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6(05)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2)
[4]纳滤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郭敏俊,屈撑囤,车晓军.  广州化工. 2016(13)
[5]臭氧降解丁香酚的效果及动力学分析[J]. 李友明,陈景添,雷利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6]UASB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进展[J]. 陈倩倩,陈辉,郭琼,王慧中,金仁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7]物化+水解酸化+两级A/O处理明胶废水的试验研究[J]. 邓昕轶.  工业水处理. 2016(03)
[8]强化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苏兆阳,李星,杨艳玲.  水处理技术. 2016(02)
[9]废纸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肖靓,孙大琦,石燕,韩丹,吕亚平,杨殿海.  水处理技术. 2016(01)
[10]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改良[J]. 张小玲,李强,王靖楠,王欣泽,林燕.  化工进展. 2015(07)

博士论文
[1]SBR系统在低温条件下的废水生物除磷性能及除磷途径分析[D]. 李楠.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臭氧氧化—生物降解水溶性木素衍生物的研究[D]. 陈景添.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絮凝法以及高级氧化法深度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研究[D]. 吴敦葵.华南理工大学 2011
[3]活性炭负载TiO2催化臭氧处理造纸废水的实验研究[D]. 马黎明.华南理工大学 2011
[4]UASB+厌氧MBR处理高浓度淀粉废水的实验研究[D]. 张维.东北农业大学 2008
[5]JMS-CCDAF-NF对腐殖酸的去除及絮凝体表面分形的研究[D]. 刘杰.北京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16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416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