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获取剩余污泥中藻酸盐的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08:33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供给与环境保护问题,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量每年急剧增长,对污泥进行合理的处置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难题。由于藻酸盐的需求量大,市场上的价格高,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藻酸盐,从污泥中提取藻酸盐可以成为一个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方向。一方面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同时也为藻酸盐提供了新的获取途径,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关于从污泥中提取藻酸盐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从污泥中高效获取藻酸盐是研究的一个重点,其中从污泥中提取藻酸盐的方法还不成熟,另外对于不同的污泥形态、不同的污泥来源,所获取的藻酸盐的含量及性质的差异还有待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优化常规的藻酸盐提取方法并建立新的细菌藻酸盐的提取方法从提取方法上强化获取藻酸盐。然后通过考察污泥的形态(絮体污泥、颗粒污泥)和不同污水水质(乙酸钠、蔗糖和苯酚为碳源)对污泥中藻酸盐的含量及特性的影响来确定强化获取藻酸盐的技术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常规方法提取藻酸盐的研究中,钙凝离子交换法提取细菌藻酸盐的效果最好,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Na2CO3浓度为6%,消...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甘露糖醛酸(M)、古罗糖醛酸(G)的化学结构
图 1-2 藻酸盐的生物合成途径[58]Fig.1-2 Proposed alginate biosynthesis pathway的作用下把单体糖醛酸形成藻酸盐链(poly-M)的过
图 1-3 藻酸盐从内膜到外膜的聚合/分泌示意图[67]sentation of the alginate polymerization/secretion complemembrane to the outer membrane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预曝气及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J]. 吕文洲,王小宝,刘英,孙慧萍,王聪.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1)
[2]浮萍与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实验[J]. 姜楠,任洪艳,阮文权,廖家林.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8)
[3]嗜酸乳杆菌GGDEF和EAL结构域相关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J]. 何嘉辉,孙洁丽,闫文娟,王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05)
[4]藻酸盐污水处理合成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 曹达啟,王振,郝晓地,仇付国.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4)
[5]不同方法组合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J]. 杨飘,康得军,谢丹瑜,邱福杰,位文强,陈华清,曾琪,唐虹. 净水技术. 2016(06)
[6]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 单瑶瑶,邱秀文,周桂香,杨期勇.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7]海藻酸盐配料在肉丸中的应用研究[J]. 代增英,范素琴,刘海燕,王晓梅,解素花,成文生,高克栋. 肉类工业. 2016(11)
[8]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比较与热碱法优化[J]. 谢丹瑜,康得军,唐虹,吴捷,邱福杰.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9)
[9]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 唐虹,康得军,匡帅,孙健,江雪. 市政技术. 2016(05)
[10]5种褐藻的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比值测定[J]. 曲艳艳,王伟伟,曹增梅,王娜,李晓捷,张壮志,梁广津. 渔业科学进展. 2016(03)
博士论文
[1]剩余污泥酶法水解制备蛋白质、氨基酸及其机理研究[D]. 苏瑞景.东华大学 2013
[2]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内外研究[D]. 陈一强.广西医科大学 2010
[3]好氧颗粒污泥中细菌藻酸盐的研究[D]. 林跃梅.中国海洋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生成及其对树脂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杨敏.昆明理工大学 2012
[2]污泥藻酸盐对铜的吸附研究[D]. 张海玲.中国海洋大学 2009
[3]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D]. 王孝华.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3807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甘露糖醛酸(M)、古罗糖醛酸(G)的化学结构
图 1-2 藻酸盐的生物合成途径[58]Fig.1-2 Proposed alginate biosynthesis pathway的作用下把单体糖醛酸形成藻酸盐链(poly-M)的过
图 1-3 藻酸盐从内膜到外膜的聚合/分泌示意图[67]sentation of the alginate polymerization/secretion complemembrane to the outer membrane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预曝气及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J]. 吕文洲,王小宝,刘英,孙慧萍,王聪.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1)
[2]浮萍与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实验[J]. 姜楠,任洪艳,阮文权,廖家林.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8)
[3]嗜酸乳杆菌GGDEF和EAL结构域相关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J]. 何嘉辉,孙洁丽,闫文娟,王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05)
[4]藻酸盐污水处理合成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 曹达啟,王振,郝晓地,仇付国.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4)
[5]不同方法组合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J]. 杨飘,康得军,谢丹瑜,邱福杰,位文强,陈华清,曾琪,唐虹. 净水技术. 2016(06)
[6]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 单瑶瑶,邱秀文,周桂香,杨期勇.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7]海藻酸盐配料在肉丸中的应用研究[J]. 代增英,范素琴,刘海燕,王晓梅,解素花,成文生,高克栋. 肉类工业. 2016(11)
[8]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比较与热碱法优化[J]. 谢丹瑜,康得军,唐虹,吴捷,邱福杰.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9)
[9]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 唐虹,康得军,匡帅,孙健,江雪. 市政技术. 2016(05)
[10]5种褐藻的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比值测定[J]. 曲艳艳,王伟伟,曹增梅,王娜,李晓捷,张壮志,梁广津. 渔业科学进展. 2016(03)
博士论文
[1]剩余污泥酶法水解制备蛋白质、氨基酸及其机理研究[D]. 苏瑞景.东华大学 2013
[2]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内外研究[D]. 陈一强.广西医科大学 2010
[3]好氧颗粒污泥中细菌藻酸盐的研究[D]. 林跃梅.中国海洋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生成及其对树脂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杨敏.昆明理工大学 2012
[2]污泥藻酸盐对铜的吸附研究[D]. 张海玲.中国海洋大学 2009
[3]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D]. 王孝华.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3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42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