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1-11-08 06:13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很多高污染高税收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环境急剧恶化。同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不科学不合理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使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环境政策等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远远不够,在这种背景下,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环境权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权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是困惑和缺陷也有很多,本文通过对环境权内涵的解读,确定环境权的权利边界,为环境权具体化以致“宪法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农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提供保障。此外本文强调权利的实现除了要在立法层面加以确认,还应当通过司法、执法、守法、公众的参与和监督等一系列方式对其予以保障。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状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农民环境权受损严重,实现农民环境权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在对农民环境权的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后,以环境公共信托理论和环境正义理论为提出农民环境权的法理基础,导入美国和欧洲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案例,从而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实现提供经验。基于对我国农民环境权实现瓶颈的分析,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实现农民环境权,即突破农民...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农民环境权概述
一、环境权概念及实现模式
1、环境权产生的历史进程
2、环境权的主客体和内容
3、环境权的权利边界
4、环境权的实现方式
二、农民环境权
1、农民的概念
2、农民环境权的属性
3、农民环境权的提出和特性
第二章 农民环境权实现的法理基础
一、环境公共信托及环境权
二、环境正义理论及环境权
1、环境正义理论的内涵
2、环境正义与农民环境权的契合性分析
第三章 我国农民环境权实现困境
一、农民环境权实现的现实窘境
1、农村环境政策重视程度不够
2、农村环保资源分配不平衡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4、农村环境监管不到位
二、传统法律制度的缺陷
1、立法层面:立法重心的偏移导致农民环境权实现于法无据
2、执法层面:环保机构设置不健全
3、司法层面:司法救济供给不足
4、守法层面:权益诉求与维权手段需要引导
第四章 域外农民环境权实现路径
一、美国农民环境权实现
二、欧洲农民环境权实现
第五章 我国农民环境权的实现路径
一、农民环境权现实窘境的应对策略
1、发挥政府环境政策的主导作用
2、平衡环保资源分配
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4、加强环境监管
二、完善法律救助机制
1、立法层面:注重环境权立法和农村环境立法
2、执法层面: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
3、司法层面: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4、守法层面:引导农民合法维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83166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农民环境权概述
一、环境权概念及实现模式
1、环境权产生的历史进程
2、环境权的主客体和内容
3、环境权的权利边界
4、环境权的实现方式
二、农民环境权
1、农民的概念
2、农民环境权的属性
3、农民环境权的提出和特性
第二章 农民环境权实现的法理基础
一、环境公共信托及环境权
二、环境正义理论及环境权
1、环境正义理论的内涵
2、环境正义与农民环境权的契合性分析
第三章 我国农民环境权实现困境
一、农民环境权实现的现实窘境
1、农村环境政策重视程度不够
2、农村环保资源分配不平衡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4、农村环境监管不到位
二、传统法律制度的缺陷
1、立法层面:立法重心的偏移导致农民环境权实现于法无据
2、执法层面:环保机构设置不健全
3、司法层面:司法救济供给不足
4、守法层面:权益诉求与维权手段需要引导
第四章 域外农民环境权实现路径
一、美国农民环境权实现
二、欧洲农民环境权实现
第五章 我国农民环境权的实现路径
一、农民环境权现实窘境的应对策略
1、发挥政府环境政策的主导作用
2、平衡环保资源分配
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4、加强环境监管
二、完善法律救助机制
1、立法层面:注重环境权立法和农村环境立法
2、执法层面: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
3、司法层面: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4、守法层面:引导农民合法维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83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4831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