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与辽东湾营养盐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07:56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近岸海域营养盐含量逐年增加,导致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威胁着近海生态环境健康。但是,目前针对莱州湾和辽东湾营养盐含量、分布、比例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针对这两个海湾的共性和差异所开展的对比性研究亦较为少见。本研究结合野外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来重点查明莱州湾营养盐含量、分布及结构特征并深度挖掘辽东湾历史调查数据;系统评估两湾营养盐限制状况和富营养化程度。通过对比研究,探讨陆源营养盐污染对两个海湾生态系统影响方面的差异与共性;从而为近岸生态环境研究与全球碳循环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初步结果表明,2016年初夏莱州湾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分布特征相似,均在湾内西部黄河、小清河与南部弥河支脉和虞河外沿海区域出现高浓度区;但铵盐分布受浮游植物吸收和王河流域污染影响较大。磷酸盐和硅酸盐都在湾内黄河口外海域出现低值区,初步推测可能是由藻华所致。莱州湾叶绿素a分布呈现明显的东西部差异:西侧浓度较高,均在3 mg/m3以上,最高可达6.52 mg/m3,可能局部高值区存在藻华现象。相比之下,东部虽有个别高值斑块,但数量较少,叶绿素a平均浓度远低...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莱州湾表底层温度(°C)、盐度和密度(kg/m3)分布状况??Fig.?4-1?Distributions?of?temperature?(°C),?salinity?and?density?(kg/m3)?in?the?surface?and?bottom?of??Laizhou?Bay??30??
4.1.2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4.1.2.1氮营养盐分布特征??图4-3反映了各种N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DIN分布特??征相似,均在莱州湾内西部黄河、小清河与南部弥河支脉、白浪河和虞河外沿海区??域出现高浓度区,尤其以西南部浓度最高,三种营养盐浓度分别达到36?pmol/L、0.7??|amol/L和41)imol/L以上。N营养盐浓度从湾内向湾外东北方向递减,到达湾口区??域时,三种营养盐浓度己分别低于12?(imol/L、0.3?pmol/L和17?pmol/L。就整个区域??而言,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平均浓度分别为28.06?±17.79?jjmol/L、0.60?±0.39??pmol/L和3.31?±?1.54?jamol/L,可见硝酸盐占了?DIN总浓度的87.78%,而亚硝酸盐??浓度最低
盐度?盐度??图4-2莱州湾表底层温度与盐度的线性关系??Fig.?4-2?Linear?Relationship?between?salinity?and?temperature?in?the?surface?and?bottom?of?Laizhou??Bay??表4-1温度与盐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Table?4-1?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salinity?and?temperature???表层?底层???温度与盐度Pearson相关系数?—0.53291?-0.62684??<0.0001?<0.0001??有效数据量,?63?61???*有效数据量是指排除个别异常值后所使用的统计数据量。??4.1.2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4.1.2.1氮营养盐分布特征??图4-3反映了各种N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DIN分布特??征相似,均在莱州湾内西部黄河、小清河与南部弥河支脉、白浪河和虞河外沿海区??域出现高浓度区,尤其以西南部浓度最高,三种营养盐浓度分别达到36?pmol/L、0.7??|amol/L和41)imol/L以上。N营养盐浓度从湾内向湾外东北方向递减,到达湾口区??域时,三种营养盐浓度己分别低于12?(imol/L、0.3?pmol/L和17?pmol/L。就整个区域??而言,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平均浓度分别为28.06?±17.79?jjmol/L、0.60?±0.39??pmol/L和3.31?±?1.54?jamol/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东湾夏季叶绿素a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溶解有机碳释放率估算[J]. 裴绍峰,祝雅轩,张海波,叶思源,袁红明,丁喜桂,刘海月. 海洋地质前沿. 2018(09)
[2]初夏渤海湾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限制状况分析[J]. 张海波,裴绍峰,祝雅轩,王丽莎,石晓勇,叶思源,袁红明,丁喜桂.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9)
[3]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J].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热带海洋学报. 2018(03)
[4]莱州湾湿地资源价值评估综合研究[J]. 马彩华,马伟伟,游奎,赵志远,刘雁冰,李凤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03)
[5]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孙慧慧,刘西汉,孙西艳,王玉珏,刘东艳.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5)
[6]2015年春、夏季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J]. 郭富,王保栋,辛明,张文全,厉丞烜,谢琳萍,孙霞. 海洋科学进展. 2017(02)
[7]辽东湾北部海区秋季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分析[J]. 于大涛,李世龙,王紫竹,姜恒志,高范,崔雷.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S2)
[8]莱州湾西部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营养化程度评价[J]. 张亮,宋春丽,张乃星,王尽文,张绍萍,宿凯,袁华茂.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7(02)
[9]2013年夏季渤海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 张莹,王玉珏,王跃启,刘东艳. 海洋通报. 2016(05)
[10]深圳湾及邻近水域中的溶解有机氮——其时空分布、来源和生物利用率[J]. 李绪录,许春玲,林梵,史华明,张军晓.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9)
博士论文
[1]滨海地下水氮的同位素溯源及其源贡献率研究[D]. 康萍萍.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长江口营养盐的收支平衡及迁移模式[D]. 徐皓.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预警对策研究[D]. 谢恩年.中国海洋大学 2009
[4]莱州湾南岸海岸带环境退化及治理对策研究[D]. 杨鸣.中国海洋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岸线变化对辽东湾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 娄迪.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渤海中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及季节差异分析[D]. 张莹.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
[3]辽东湾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演化[D]. 刘京鹏.中国海洋大学 2015
[4]集约用海工程对莱州湾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李高阳.大连理工大学 2015
[5]莱州湾西南部现代沉积环境研究[D]. 张盼.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演化特征研究[D]. 刘森.中国海洋大学 2014
[7]北部湾北部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 吴敏兰.厦门大学 2014
[8]莱州湾表层海水水化学要素分析[D]. 徐振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9]近三十年莱州湾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及小清河口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D]. 张雪.中国海洋大学 2013
[10]近年来莱州湾湿地面积变化及其演变机制[D]. 徐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98460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莱州湾表底层温度(°C)、盐度和密度(kg/m3)分布状况??Fig.?4-1?Distributions?of?temperature?(°C),?salinity?and?density?(kg/m3)?in?the?surface?and?bottom?of??Laizhou?Bay??30??
4.1.2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4.1.2.1氮营养盐分布特征??图4-3反映了各种N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DIN分布特??征相似,均在莱州湾内西部黄河、小清河与南部弥河支脉、白浪河和虞河外沿海区??域出现高浓度区,尤其以西南部浓度最高,三种营养盐浓度分别达到36?pmol/L、0.7??|amol/L和41)imol/L以上。N营养盐浓度从湾内向湾外东北方向递减,到达湾口区??域时,三种营养盐浓度己分别低于12?(imol/L、0.3?pmol/L和17?pmol/L。就整个区域??而言,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平均浓度分别为28.06?±17.79?jjmol/L、0.60?±0.39??pmol/L和3.31?±?1.54?jamol/L,可见硝酸盐占了?DIN总浓度的87.78%,而亚硝酸盐??浓度最低
盐度?盐度??图4-2莱州湾表底层温度与盐度的线性关系??Fig.?4-2?Linear?Relationship?between?salinity?and?temperature?in?the?surface?and?bottom?of?Laizhou??Bay??表4-1温度与盐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Table?4-1?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salinity?and?temperature???表层?底层???温度与盐度Pearson相关系数?—0.53291?-0.62684??<0.0001?<0.0001??有效数据量,?63?61???*有效数据量是指排除个别异常值后所使用的统计数据量。??4.1.2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4.1.2.1氮营养盐分布特征??图4-3反映了各种N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DIN分布特??征相似,均在莱州湾内西部黄河、小清河与南部弥河支脉、白浪河和虞河外沿海区??域出现高浓度区,尤其以西南部浓度最高,三种营养盐浓度分别达到36?pmol/L、0.7??|amol/L和41)imol/L以上。N营养盐浓度从湾内向湾外东北方向递减,到达湾口区??域时,三种营养盐浓度己分别低于12?(imol/L、0.3?pmol/L和17?pmol/L。就整个区域??而言,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平均浓度分别为28.06?±17.79?jjmol/L、0.60?±0.39??pmol/L和3.31?±?1.54?jamol/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东湾夏季叶绿素a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溶解有机碳释放率估算[J]. 裴绍峰,祝雅轩,张海波,叶思源,袁红明,丁喜桂,刘海月. 海洋地质前沿. 2018(09)
[2]初夏渤海湾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限制状况分析[J]. 张海波,裴绍峰,祝雅轩,王丽莎,石晓勇,叶思源,袁红明,丁喜桂.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9)
[3]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J].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热带海洋学报. 2018(03)
[4]莱州湾湿地资源价值评估综合研究[J]. 马彩华,马伟伟,游奎,赵志远,刘雁冰,李凤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03)
[5]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孙慧慧,刘西汉,孙西艳,王玉珏,刘东艳.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5)
[6]2015年春、夏季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J]. 郭富,王保栋,辛明,张文全,厉丞烜,谢琳萍,孙霞. 海洋科学进展. 2017(02)
[7]辽东湾北部海区秋季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分析[J]. 于大涛,李世龙,王紫竹,姜恒志,高范,崔雷.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S2)
[8]莱州湾西部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营养化程度评价[J]. 张亮,宋春丽,张乃星,王尽文,张绍萍,宿凯,袁华茂.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7(02)
[9]2013年夏季渤海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 张莹,王玉珏,王跃启,刘东艳. 海洋通报. 2016(05)
[10]深圳湾及邻近水域中的溶解有机氮——其时空分布、来源和生物利用率[J]. 李绪录,许春玲,林梵,史华明,张军晓.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9)
博士论文
[1]滨海地下水氮的同位素溯源及其源贡献率研究[D]. 康萍萍.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长江口营养盐的收支平衡及迁移模式[D]. 徐皓.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预警对策研究[D]. 谢恩年.中国海洋大学 2009
[4]莱州湾南岸海岸带环境退化及治理对策研究[D]. 杨鸣.中国海洋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岸线变化对辽东湾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 娄迪.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渤海中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及季节差异分析[D]. 张莹.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
[3]辽东湾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演化[D]. 刘京鹏.中国海洋大学 2015
[4]集约用海工程对莱州湾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李高阳.大连理工大学 2015
[5]莱州湾西南部现代沉积环境研究[D]. 张盼.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演化特征研究[D]. 刘森.中国海洋大学 2014
[7]北部湾北部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 吴敏兰.厦门大学 2014
[8]莱州湾表层海水水化学要素分析[D]. 徐振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9]近三十年莱州湾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及小清河口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D]. 张雪.中国海洋大学 2013
[10]近年来莱州湾湿地面积变化及其演变机制[D]. 徐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98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49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