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百花湖水库水体湖沼学变量特征时空分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8 14:49
  湖沼学(Limnology)是把湖泊、河流和湿地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学科,属于生态学研究的范畴,主要研究陆地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水库是由人工筑坝形成的半自然半人工水体,水库蓄水后,水体湖沼学湖沼学特征发育显著,河流沿岸带的许多裸露的土地被水淹没后,其中包含的有机物质进入水体之中,改变水体的理化性质。水库等大型水域水环境变化、营养盐的时空变化以及富营养化水平的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2012-2016年间对百花湖水库进行为期五年的采样监测,旨在揭示百花湖水库水环境因子、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富营养状况。研究结果如下:(1)百花湖水环境条件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水温多年平均为17.27℃,水温季节差异变化明显,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pH值多年平均值7.98,水体表现为弱碱性。DO多年平均值为8.14 mg/L,季节差异明显,春季DO含量高,秋季DO含量低。SD多年平均值为1.62 m,季节差异较大,春季水体SD最高。Chl-a多年平均值为10.38 mg/m3,2014年7月达到最大值。CODMn多年平均值为2.53 mg/...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百花湖水库水体湖沼学变量特征时空分异分析


研究论文基本框架

分布图,百花湖,流域水系,分布图


9图 2-1 百花湖流域水系分布图Fig. 2-1 Water distribution of Baihuahu basin2.2 研究方法2.2.1 采样和时期的划分依据于 2012 年 1 月-2016 年 12 月逐月对百花湖水库进行 60 次采样。采样的理化指标参考金向灿等(1990)《湖泊富营养调查规范》(第二版)。根据百花湖水库水域特点共设置了 5 个采样点,分别为①大坝(106°32′ E,26°41′ N)、②泵房(106°31′ E,26°40′ N)、③麦西河口(106°30′ E,26°39′ N)、④岩脚寨(106°2E,26°38′ N)、⑤花桥(106°28′ E,26°36′ N),基本覆盖了整个百花湖水库,包含了水库的基本分区:湖泊区-过渡区-河流区(林国恩等, 2009)。图 2-2 为各采

示意图,百花湖,水库,采样点


图 2-2 百花湖水库采样点示意图Fig. 2-2 Schematic diagram of Baihuahu Reservoir2.2.2 样品的采集及实验分析方法按照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方法》要求,我们选取水温(Watetemperature,T)、pH 值、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 a(Chlorophylla,Chl-a)、氨氮(Ammonia nitrogenNH4+-N)、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这 9 个指标作为评价百花湖水质量状况的环境因子。其中,T、pH 值与 DO 等用 YSI-60多参数水质检测仪现场测定,SD 通过赛氏盘法(Secchi Disk)进行测定,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测 TN,采用水杨酸法分光光度法(GB-7481-87)测 NH4+-N,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测 TP,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 CODM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统计学分析的太湖颗粒态和溶解态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 吕伟伟,姚昕,张保华,高光,邵克强.  环境科学. 2019(02)
[2]龙滩水库夏季溶解无机碳、氮空间分布特征[J]. 曹玉平,袁热林,焦树林,张倩,邓飞艳.  人民黄河. 2019(02)
[3]地表水化学需氧量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J]. 杨颖.  浙江水利科技. 2018(04)
[4]龙滩水库枯水期N、P元素空间分布特征[J]. 曹玉平,袁热林,焦树林,张倩,邓飞艳.  水文. 2018(02)
[5]2005-2017年北部太湖水体叶绿素a和营养盐变化及影响因素[J]. 朱广伟,秦伯强,张运林,许海,朱梦圆,杨宏伟,李宽意,闵屾,沈睿杰,钟春妮.  湖泊科学. 2018(02)
[6]深水湖泊沉积物不同形态氮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以百花湖为例[J]. 司霞莉,岳甫均,王忠军,曾杰,贾国栋,钟君,李思亮.  生态学杂志. 2018(03)
[7]三峡水库支流库湾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机理研究进展[J]. 杨正健,俞焰,陈钊,马骏.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4)
[8]尼尔基水库水质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研究[J]. 王丹宇,杨利民,韩梅.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9]基于变异系数的植被NPP人为影响定量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 李传华,赵军,师银芳,胡秀芳.  生态学报. 2016(13)
[10]小浪底水库影响下的黄河花园口站和小浪底站pCO2特征及扩散通量[J]. 张永领,杨小林,张东.  环境科学. 2015(01)

博士论文
[1]水库(群)防洪安全风险率模型和防洪标准研究[D]. 席秋义.西安理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河流型水库富营养化特征与趋势研究[D]. 姜白杨.广西大学 2016
[2]汾河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与预测研究[D]. 盛夏.山西大学 2013
[3]贵阳主要饮用水水库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对饮用水健康安全影响的研究[D]. 李杰.贵州师范大学 2007
[4]湖库富营养化评价、预测研究[D]. 冯成洪.西安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03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03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