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温钒系脱硝催化剂应用研究基础
发布时间:2021-11-18 19:18
在SO2减排实施后,NOx减排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近年来,主要应用过的NOx脱除方法有三种:一是通过改造锅炉燃烧系统实现的低氮燃烧技术,其脱除效率与锅炉类型有关,介于30%75%之间;二是SNCR技术,以NH3作为反应的还原剂,适合8501100℃的高温条件,其脱除效率因还原剂种类、燃料种类、锅炉类型、反应温度等因素差异较大,在30%70%之间;三是以钒钛系催化剂为核心的SCR技术,其以NH3等为还原剂,通常应用于300400℃的中温区间,该技术脱除效率与填充的催化剂量相关,一般可达到80%95%。以上脱硝技术由于在大型火电厂的应用而迅速发展。但是,它们仅适用于这些反应条件而很难应用到非电领域的中低温复杂烟气条件中。比如焦炉烟气因焦化工艺流程的限制只能在焦化工艺尾部进行处理,而此处烟气温度在280℃以下。因此,中低温烟气脱硝技术已成为环保行业的挑战之一。本文对课题组...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装置流程图
蜂窝体催化剂表征结果:(A)蜂窝体催化剂实物图;(B)SEM图;(C)N2吸附脱附曲线和BJH孔径分布曲线;(D)XRD图
801 60 100 100 1002 45.1 96.9 100 1003 16.5 70 96.6 1004 9.2 48.1 90.3 100如表 2.3 所示。将表 2.3 中不同温度下的脱硝率随截面气速的变化关系绘成曲线如图2.3 所示。如图所示,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脱硝活性逐步升高;而随气速增加,脱硝活性呈降低趋势。但对于不同长度的蜂窝催化剂,其脱硝率随气速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对于 20 cm 的蜂窝催化剂,当气速从 1 m/s 增加到 3 m/s 时,脱硝率呈线性降低趋势,超过 3 m/s 后,脱硝率趋于稳定。对于长度为 40 ~ 80 cm 蜂窝催化剂,脱硝率随着气速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趋势。这表明在在恒定温度下,随着气速的增加,表面化学反应速率不变,但气体在催化剂孔道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导致活性降低;而从20cm长蜂窝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变化趋势不难看出在催化剂活性位数量一定的前提下,160 ~ 240 ℃范围内气速增加导致接触时间缩短,出口 NO 浓度并未降到初始入口浓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臭氧氧化脱硝技术研究进展[J]. 纪瑞军,徐文青,王健,严超宇,朱廷钰. 化工学报. 2018(06)
[2]低温烟气脱除NOx技术特点分析[J]. 韩松,郑鹏辉,沈建涛,谭光之.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9)
[3]中国燃气电厂烟气排放现状及政策趋势[J]. 刘志坦,李玉刚,王凯. 中国电力. 2018(01)
[4]低温焦化烟气脱硝催化剂制备与中试验证研究[J]. 李长明,许启成,郭凤,唐诗白,余剑. 洁净煤技术. 2017(04)
[5]脱硝技术的现状及展望[J]. 苗强. 洁净煤技术. 2017(02)
[6]中小型锅炉脱硫脱硝技术简述[J]. 王浩,张帆,李天乐.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0)
[7]焦炉烟气脱硝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 张慧玲. 山西焦煤科技. 2016(S1)
[8]大气污染物(SO2、NO2)对中国居民健康效应影响的meta分析[J]. 马洪群,崔莲花. 职业与健康. 2016(08)
[9]负载型Mn基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研究综述[J]. 杨永利,徐东耀,晁春艳,高明. 化工进展. 2016(04)
[10]焦炉烟道气低温脱硝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陈继辉. 冶金动力. 2016(03)
博士论文
[1]低温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开发与应用研究[D]. 甘丽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6
[2]机动车排放PM2.5和NOx的特征与减排对策[D]. 孙国金.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03466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装置流程图
蜂窝体催化剂表征结果:(A)蜂窝体催化剂实物图;(B)SEM图;(C)N2吸附脱附曲线和BJH孔径分布曲线;(D)XRD图
801 60 100 100 1002 45.1 96.9 100 1003 16.5 70 96.6 1004 9.2 48.1 90.3 100如表 2.3 所示。将表 2.3 中不同温度下的脱硝率随截面气速的变化关系绘成曲线如图2.3 所示。如图所示,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脱硝活性逐步升高;而随气速增加,脱硝活性呈降低趋势。但对于不同长度的蜂窝催化剂,其脱硝率随气速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对于 20 cm 的蜂窝催化剂,当气速从 1 m/s 增加到 3 m/s 时,脱硝率呈线性降低趋势,超过 3 m/s 后,脱硝率趋于稳定。对于长度为 40 ~ 80 cm 蜂窝催化剂,脱硝率随着气速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趋势。这表明在在恒定温度下,随着气速的增加,表面化学反应速率不变,但气体在催化剂孔道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导致活性降低;而从20cm长蜂窝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变化趋势不难看出在催化剂活性位数量一定的前提下,160 ~ 240 ℃范围内气速增加导致接触时间缩短,出口 NO 浓度并未降到初始入口浓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臭氧氧化脱硝技术研究进展[J]. 纪瑞军,徐文青,王健,严超宇,朱廷钰. 化工学报. 2018(06)
[2]低温烟气脱除NOx技术特点分析[J]. 韩松,郑鹏辉,沈建涛,谭光之.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9)
[3]中国燃气电厂烟气排放现状及政策趋势[J]. 刘志坦,李玉刚,王凯. 中国电力. 2018(01)
[4]低温焦化烟气脱硝催化剂制备与中试验证研究[J]. 李长明,许启成,郭凤,唐诗白,余剑. 洁净煤技术. 2017(04)
[5]脱硝技术的现状及展望[J]. 苗强. 洁净煤技术. 2017(02)
[6]中小型锅炉脱硫脱硝技术简述[J]. 王浩,张帆,李天乐.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0)
[7]焦炉烟气脱硝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 张慧玲. 山西焦煤科技. 2016(S1)
[8]大气污染物(SO2、NO2)对中国居民健康效应影响的meta分析[J]. 马洪群,崔莲花. 职业与健康. 2016(08)
[9]负载型Mn基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研究综述[J]. 杨永利,徐东耀,晁春艳,高明. 化工进展. 2016(04)
[10]焦炉烟道气低温脱硝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陈继辉. 冶金动力. 2016(03)
博士论文
[1]低温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开发与应用研究[D]. 甘丽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6
[2]机动车排放PM2.5和NOx的特征与减排对策[D]. 孙国金.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03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0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