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微纤复合Fe、V/ZSM-5分子筛膜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三氯乙烯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00:04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推进,在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中逐年增长的废气排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被认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排放量到2020年时将比2005年的水平增长49%。其中的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例如多氯甲烷、多氯乙烷和多氯乙烯被广泛应用于溶剂、脱脂剂和各种商业产品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高效、经济的减排技术成为社会生产的迫切需要,而低温催化燃烧技术由于具有设备简单,能耗较低和清除效果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减排技术之一。催化剂是催化燃烧技术的核心,传统的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采用颗粒状的催化剂,普遍存在传热阻力大,接触效率低,床层压降大等问题。而微纤复合分子筛膜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等优点,具有比传统的颗粒材料更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更高的接触效率以及更低的床层压降,在工业废气净化方面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选择三氯乙烯为反应对象,研究了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催化剂Fe/ZSM-5/PSSF和V/ZSM-5/PSSF的制备工艺及表征,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于固定床分子筛...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纤复合Fe、V/ZSM-5分子筛膜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三氯乙烯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


吸附法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催化燃烧法,工艺流程图


图 1-2 催化燃烧法工艺流程图[14]Fig. 1-2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catalytic combustion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 CVOCs 转化为无毒的碳氢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条件为常温常压,处理设备简单,生物降解性好的 CVOCs。Henry[23]等人利用甲烷氧化菌氧化菌来共同代谢特定的 CVOCs,取得较好的降解效具有较高的毒性,几乎没有微生物可以将它作为唯一的Cs 时往往处理速度较慢,对废气的停留时间和设备的体化法法的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吸收光子,使电子发生跃迁,

催化燃烧,Pd催化剂,活性影响,甲苯


1-3 不同载体对 Pd 催化剂催化燃烧甲苯的活性影响ts of different carriers to toluene catalytic combustion 、活性炭、金属氧化物等多孔材料载体多为球状、型载体。化剂载体主要有 Al2O3、CeO2、TiO2或其复合物等和分散活性组分,也对活性组分的催化效果和稳定别在金红石和锐钛矿两种结构的 TiO2上用浸渍法对 CB、DCB、DCM 和 TCE 的催化燃烧性能,催化效果。其原因是,这种催化剂上 V5+/V4+的比性的增强将减弱 Cl 物种在活性位上的吸附,因此用尿素、氨和碳酸铵三种沉淀剂制备了不同氧化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载体对VOCs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J]. 刘欢,尹树孟,周国明,赵宇鑫,单晓雯,张健中,刘全桢.  应用化工. 2018(01)
[2]共沉淀法与水热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比较研究[J]. 汪永丽,张远欣.  山东化工. 2016(21)
[3]含氯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张细雄,陈晓,豆囥.  轻工科技. 2016(07)
[4]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阚家伟,李兵,李林,王小军,陈英文,祝社民,沈树宝.  化工进展. 2016(02)
[5]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J]. 杨光辉.  辽宁化工. 2016(01)
[6]溶胶凝胶法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李民瀚,孟凡会,李忠.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5(06)
[7]催化燃烧法脱除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J]. 王明玺,刘善堂.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15(03)
[8]吸收法处理VOCs工业废气的研究进展[J]. 赵扬,何璐红,刘斌杰.  山东化工. 2014(05)
[9]吸附法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 陆豪,吴祖良,高翔.  环境工程. 2013(03)
[10]铈铬比例对CeO2-CrO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1,2-二氯乙烷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J]. 孟中华,杨鹏,周仁贤.  物理化学学报. 2013(02)



本文编号:3525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25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