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氮管理模式的寒地黑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2 13:45
稻田是农业温室气体重要来源之一,东北稻作区特有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使其与南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东北寒地稻作区不同水肥管理模式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进行试验研究,对精确估算我国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提供科学依据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于2016年5月2016年10月和2017年5月2017年10月在黑龙江省庆安国家灌溉试验重点站研究基地内进行。2016年试验采用控制灌溉(C)、间歇灌溉(I)及常规灌溉(F)三种水分管理模式,2017年采用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六个施氮肥水平(0、60、85、110、135、160 kg N·hm-2),采用全面试验,以龙庆稻3号为材料,不同处理实地监测稻田排放气体数据为基础,探讨稻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灌溉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不同。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条件下CH4峰值下降42.8%,N2O峰值提高26.46%;间歇...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试验小区布置
(b)2017 年图2-2 2016、2017年水稻生育期内日均温及降雨量变化Fig. 2-2 Dynamic change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rice growing period in 2016and 2017 year
图 3-2 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 N2O 排放通量Fig.3-2 N2O emission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ddy in different water3.1.2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稻田 CH4和 N2O 排放通量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稻田 CH4和 N2O 的阶段排放通量变化如表 3-1 所示。控制灌溉稻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ater regime-nitrogen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interaction:Field study on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a rice agroecosystem in Harbin, China[J]. Wenjun Dong,Jia Guo,Lijun Xu,Zhifeng Song,Jun Zhang,Ao Tang,Xijuan Zhang,Chunxu Leng,Youhong Liu,Lianmin Wang,Lizhi Wang,Yang Yu,Zhongliang Yang,Yilei Yu,Ying Meng,Yongcai L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8(02)
[2]稻田N2O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研究进展[J]. 夏仕明,陈洁,蒋玉兰,陈璐,刘贺,刘立军. 中国稻米. 2017(02)
[3]滴灌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对N2O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J]. 王维汉,谢清华,毛前,郭龙珠. 灌溉排水学报. 2016(12)
[4]施氮水平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马艳芹,钱晨晨,孙丹平,邓丽萍,黄国勤,陆卫斌. 农业工程学报. 2016(S2)
[5]不同灌溉模式下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及温室效应研究[J]. 王孟雪,张忠学,吕纯波,林彦宇.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2)
[6]加气灌溉温室番茄地土壤N2O排放特征[J]. 陈慧,侯会静,蔡焕杰,朱艳.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3)
[7]适宜节水灌溉模式抑制寒地稻田N2O排放增加水稻产量[J]. 王孟雪,张忠学.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5)
[8]崇明生态岛盐渍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评估[J]. 曹黎明,潘晓华,王新其,赵志鹏,李茂柏,顾永平,程灿. 上海农业学报. 2015(04)
[9]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张岳芳,陈留根,张传胜,杨洪建,盛婧,朱普平,郑建初.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4)
[10]秸秆还田对北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J]. 陈佳广.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06)
博士论文
[1]东北寒地稻作水氮互作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D]. 王孟雪.东北农业大学 2016
[2]环境变化对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D]. 黄石竹.东北林业大学 2016
[3]增密减氮对东北水稻产量和氮肥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朱相成.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4]旱地马铃薯田温室气体减排与增产协同机制和模式研究[D]. 王立为.中国农业大学 2015
[5]盐碱胁迫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D]. 吕海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
[6]我国亚热带土壤碳氮转化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D]. 韩成.南京师范大学 2013
[7]寒地稻作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及温室气体排放效应试验研究[D]. 朱士江.东北农业大学 2012
[8]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研究[D]. 邹建文.南京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超级稻与常规稻CH4排放特征及其植株特性的比较分析[D]. 王丽丽.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沈阳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产力与甲烷排放的差异[D]. 李志杰.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干湿交替对土壤氮素转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郑莹莹.东华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36781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试验小区布置
(b)2017 年图2-2 2016、2017年水稻生育期内日均温及降雨量变化Fig. 2-2 Dynamic change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rice growing period in 2016and 2017 year
图 3-2 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 N2O 排放通量Fig.3-2 N2O emission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ddy in different water3.1.2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稻田 CH4和 N2O 排放通量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稻田 CH4和 N2O 的阶段排放通量变化如表 3-1 所示。控制灌溉稻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ater regime-nitrogen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interaction:Field study on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a rice agroecosystem in Harbin, China[J]. Wenjun Dong,Jia Guo,Lijun Xu,Zhifeng Song,Jun Zhang,Ao Tang,Xijuan Zhang,Chunxu Leng,Youhong Liu,Lianmin Wang,Lizhi Wang,Yang Yu,Zhongliang Yang,Yilei Yu,Ying Meng,Yongcai L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8(02)
[2]稻田N2O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研究进展[J]. 夏仕明,陈洁,蒋玉兰,陈璐,刘贺,刘立军. 中国稻米. 2017(02)
[3]滴灌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对N2O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J]. 王维汉,谢清华,毛前,郭龙珠. 灌溉排水学报. 2016(12)
[4]施氮水平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马艳芹,钱晨晨,孙丹平,邓丽萍,黄国勤,陆卫斌. 农业工程学报. 2016(S2)
[5]不同灌溉模式下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及温室效应研究[J]. 王孟雪,张忠学,吕纯波,林彦宇.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2)
[6]加气灌溉温室番茄地土壤N2O排放特征[J]. 陈慧,侯会静,蔡焕杰,朱艳.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3)
[7]适宜节水灌溉模式抑制寒地稻田N2O排放增加水稻产量[J]. 王孟雪,张忠学.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5)
[8]崇明生态岛盐渍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评估[J]. 曹黎明,潘晓华,王新其,赵志鹏,李茂柏,顾永平,程灿. 上海农业学报. 2015(04)
[9]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张岳芳,陈留根,张传胜,杨洪建,盛婧,朱普平,郑建初.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4)
[10]秸秆还田对北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J]. 陈佳广.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06)
博士论文
[1]东北寒地稻作水氮互作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D]. 王孟雪.东北农业大学 2016
[2]环境变化对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D]. 黄石竹.东北林业大学 2016
[3]增密减氮对东北水稻产量和氮肥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朱相成.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4]旱地马铃薯田温室气体减排与增产协同机制和模式研究[D]. 王立为.中国农业大学 2015
[5]盐碱胁迫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D]. 吕海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
[6]我国亚热带土壤碳氮转化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D]. 韩成.南京师范大学 2013
[7]寒地稻作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及温室气体排放效应试验研究[D]. 朱士江.东北农业大学 2012
[8]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研究[D]. 邹建文.南京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超级稻与常规稻CH4排放特征及其植株特性的比较分析[D]. 王丽丽.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沈阳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产力与甲烷排放的差异[D]. 李志杰.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干湿交替对土壤氮素转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郑莹莹.东华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36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3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