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碳钢的协同腐蚀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11:18
  微生物腐蚀往往是多种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微生物种类的优势更替和生物膜特性的改变,进而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与单种微生物不同。本研究以再生水为补充水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微生物腐蚀为研究背景,选择研究环境中常见的两种微生物—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luorescen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测试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两种微生物共同存在时碳钢表面生物膜的形成和组成成分变化,腐蚀电化学差异和铁释放后的转化影响,提出了两种微生物共同存在对碳钢腐蚀的影响机制。7d时E.coli-P.fluorescens生物膜在碳钢表面初步形成,厚度在35μm左右。14d时增厚达到55μm。E.coli-P.fluorescens生物膜中P.fluorescens的数量3d后占据优势,5d后两种细菌附着的数量稳定,14d时E.coli-P.fluorescens生物膜中多糖含量多达165.09μg/cm2,使细菌利于附着。E.coli-P.fluorescen...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碳钢的协同腐蚀机制研究


混合微生物群落下的微生物腐蚀Fig.1-1MICmechanismsinmixedmicrobialcommunities本研究[27]

腐蚀过程,混合体系


图 1-2 SRB 和 IOB 混合体系的腐蚀过程图[45]Fig.1-2 The formation propagation mechanism of corrosion in the mixture of SRB and IOB(a) initial period, (b) formation of biofilm, (c)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混合微生物体系中竞争作用对金属材料腐蚀抑制或促进。取自同一系统但生存的环或群落不同的混合微生物的合作作用很弱[46-47]。两种微生物之间会发生竞争,进而使混合体系与其中占优势的微生物的腐蚀结果类似。大多的研究虽然微生物取自同一环使得发生直接竞争的微生物较少,但是自然环境下微生物群落随着腐蚀的进行出现结更加丰富,微生物比例发生改变[48-49]。所研究的混合微生物通过对呼吸类型、有机物富程度和微生物间代谢产物的差异,促使整体呈现的腐蚀过程与单种微生物作用不。在发生竞争的混合微生物体系下通常以微生物的数量或活性、代谢产物等改变,使某种微生物获得优势,这与实际环境下优势菌种的出现或更替接近。研究综合型抗微物的管道金属材料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46],这也是目前研究单种微生物腐蚀研究代替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实际情况依据。同时,混合微生物体系研究对微生物在金属表面的载体-两种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程和成分变化缺乏深入研究,在金属腐蚀产物中量化的转化分析和微生物的作用也少深入的探讨和在特定环境系统中两种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的内在原因研究不足。研究自

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碳钢的协同腐蚀机制研究


研究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管线钢的微生物腐蚀[J]. 史显波,杨春光,严伟,徐大可,闫茂成,单以银,杨柯.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9(01)
[2]金属表面混合微生物腐蚀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许萍,任恒阳,汪长征,张雅君.  表面技术. 2019(01)
[3]杀鱼假交替单胞菌对模拟海水流动环境下Q235碳钢腐蚀的抑制行为[J]. 叶赛,Masoumeh Moradi,宋振纶,胡方勤,孙朝晖,龙剑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8(02)
[4]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电化学阻抗检测[J]. 刘露露,徐溢,王人杰,崔飞云,刘海涛,陈李.  生物工程学报. 2018(03)
[5]阴极极化对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影响的研究进展[J]. 管方,翟晓凡,段继周,侯保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8(01)
[6]再生水生物膜作用下Q235B钢的电化学腐蚀特性研究[J]. 张海亚,田一梅,陈灏琳,张茹芳.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8(01)
[7]脱硫弧菌和溶藻弧菌对船体结构材料907钢海水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J]. 陈菊娜,吴佳佳,王鹏,张盾.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7(05)
[8]生物膜中EPS与微生物的分布及测定[J]. 陈园园,彭党聪.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5)
[9]微生物腐蚀及腐蚀机理研究进展[J]. 黄烨,刘双江,姜成英.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7)
[10]再生水中SS304表面生物膜的活性与结构[J]. 季思彤,李进,吴芳芳,梁锐.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基于氧化还原电位的铁释放预测模型研究[D]. 蒋伟.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微生物EPS对碳钢和黄铜腐蚀影响与机理研究[D]. 习伟进.北京建筑大学 2018
[2]再生水模拟管网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腐蚀相关性研究[D]. 彭力.北京建筑大学 2016
[3]再生水管道金属管材的微生物腐蚀研究[D]. 万剑梅.天津大学 2014
[4]热带海洋气候下海水环境中弧菌及假单胞菌对45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D]. 罗琦.海南大学 2013
[5]生物膜及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D]. 曹勇.安徽大学 2013
[6]供水管道铁释放现象影响因素研究[D]. 高玖藜.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46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46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