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碳排放影响要素及减碳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19:14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则被视为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中,住宅碳排放占比逐年上升,许多研究开始探索对该类碳排放产生影响的要素,并提出相应的减碳策略。但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并且对于住区低碳策略的构建也缺乏相应的定量分析作为支撑。基于此,在微观的住区层面对家庭碳排放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相应的低碳策略既能弥补理论研究的不足,也能为住区低碳化实践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厘清对家庭碳排放产生影响的住区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影响机制和影响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低碳住区建设策略。该研究以九江市九个典型住区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和官方数据的方法搜集住区要素的相关信息以及家庭碳排放的相关数据。在完成对数据的预处理后,在SPSS平台上进行住区要素与碳排放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住区要素均对碳排放产生影响,这些要素主要通过影响能源使用的行为意识和住区的微气候条件来作用于家庭主观及客观的能源需求量,最终影响家庭碳排放。在明确碳排放影响机制及影响原因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住区减碳策略。首先,要对碳排放产生显著...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低碳发展是解决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重要策略
1.1.2 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1.3 技术发展在实现低碳目标中具有局限性
1.1.4 现有关于碳排放影响要素及减碳策略的研究存在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完善住区层次碳排放影响要素的研究
1.2.2 厘清住区各要素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1.2.3 探索低碳住区构建策略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及界定
2.1.1 住区定义及住区要素构成
2.1.2 家庭碳排放
2.2 碳排放影响要素相关研究
2.2.1 碳排放影响要素的现有研究尺度
2.2.2 碳排放影响要素的现有研究方法
2.2.3 碳排放影响要素的现有研究结论
2.2.4 现有研究总结
2.3 国内外低碳住区建设策略案例研究
2.3.1 国外低碳住区案例研究
2.3.2 国内低碳住区案例研究
2.3.3 案例研究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案例选取
3.2.1 区域选取背景
3.2.2 区域概况
3.2.3 案例概况
3.3 研究方法
3.3.1 住区要素的数据获取
3.3.2 碳排放的数据获取
3.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区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家庭基本情况
4.1.2 日常行为意识
4.1.3 住宅设计
4.1.4 居住建筑设计
4.1.5 住区特征
4.1.6 碳排放数据
4.2 碳排放的影响因子筛选
4.3 碳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1 用电总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2 人均用电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3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总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4 人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5 总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6 人均总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4 各类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区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原因分析
5.1 单一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原因分析
5.1.1 家庭常住人口数量的规模效应
5.1.2 不同家庭主要职业的日常行为差异
5.1.3 不同住房面积对能源需求量的差异
5.1.4 建筑体形系数对住宅热交换的影响
5.1.5 布局形态对住区风热环境的构建
5.1.6 建筑密度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
5.1.7 住区绿地率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
5.2 多重要素交互作用对碳排放的影响原因分析
5.2.1 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日常行为意识的交互性影响
5.2.2 家庭平均年龄与日常行为意识的交互性影响
5.2.3 住房面积与家庭基本情况的交互性影响
5.2.4 住区特征与家庭基本情况的交互性影响
5.3 影响原因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碳住区策略构建
6.1 低碳住区策略构建原则
6.1.1 低碳住区规划依据的系统综合
6.1.2 低碳住区建设流程的清晰明确
6.1.3 低碳住区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明
6.1.4 低碳住区策略构建原则总结
6.2 住区物质要素的控制与引导
6.2.1 建筑设计
6.2.2 空间设计
6.2.3 景观设计
6.3 住区规划体系的梳理与完善
6.3.1 规划流程
6.3.2 规划要素
6.3.3 规划评估
6.4 实现低碳住区的支撑与保障
6.4.1 配套政策
6.4.2 运营管理
6.4.3 公众参与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562673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低碳发展是解决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重要策略
1.1.2 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1.3 技术发展在实现低碳目标中具有局限性
1.1.4 现有关于碳排放影响要素及减碳策略的研究存在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完善住区层次碳排放影响要素的研究
1.2.2 厘清住区各要素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1.2.3 探索低碳住区构建策略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及界定
2.1.1 住区定义及住区要素构成
2.1.2 家庭碳排放
2.2 碳排放影响要素相关研究
2.2.1 碳排放影响要素的现有研究尺度
2.2.2 碳排放影响要素的现有研究方法
2.2.3 碳排放影响要素的现有研究结论
2.2.4 现有研究总结
2.3 国内外低碳住区建设策略案例研究
2.3.1 国外低碳住区案例研究
2.3.2 国内低碳住区案例研究
2.3.3 案例研究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案例选取
3.2.1 区域选取背景
3.2.2 区域概况
3.2.3 案例概况
3.3 研究方法
3.3.1 住区要素的数据获取
3.3.2 碳排放的数据获取
3.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区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家庭基本情况
4.1.2 日常行为意识
4.1.3 住宅设计
4.1.4 居住建筑设计
4.1.5 住区特征
4.1.6 碳排放数据
4.2 碳排放的影响因子筛选
4.3 碳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1 用电总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2 人均用电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3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总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4 人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5 总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6 人均总碳排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4 各类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区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原因分析
5.1 单一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原因分析
5.1.1 家庭常住人口数量的规模效应
5.1.2 不同家庭主要职业的日常行为差异
5.1.3 不同住房面积对能源需求量的差异
5.1.4 建筑体形系数对住宅热交换的影响
5.1.5 布局形态对住区风热环境的构建
5.1.6 建筑密度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
5.1.7 住区绿地率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
5.2 多重要素交互作用对碳排放的影响原因分析
5.2.1 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日常行为意识的交互性影响
5.2.2 家庭平均年龄与日常行为意识的交互性影响
5.2.3 住房面积与家庭基本情况的交互性影响
5.2.4 住区特征与家庭基本情况的交互性影响
5.3 影响原因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碳住区策略构建
6.1 低碳住区策略构建原则
6.1.1 低碳住区规划依据的系统综合
6.1.2 低碳住区建设流程的清晰明确
6.1.3 低碳住区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明
6.1.4 低碳住区策略构建原则总结
6.2 住区物质要素的控制与引导
6.2.1 建筑设计
6.2.2 空间设计
6.2.3 景观设计
6.3 住区规划体系的梳理与完善
6.3.1 规划流程
6.3.2 规划要素
6.3.3 规划评估
6.4 实现低碳住区的支撑与保障
6.4.1 配套政策
6.4.2 运营管理
6.4.3 公众参与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562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6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