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附着在不同微塑料表面的藻类结构与群落组成

发布时间:2022-01-05 14:37
  选取水环境中常见的4种微塑料介质(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一种自然介质(鹅卵石)进行野外生物膜的培养,以探究不同类型介质表面附着的生物膜的表观结构和藻类群落组成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鹅卵石与微塑料介质上的生物膜的形貌结构及藻类含量与组成特性均存在一定差异:在微塑料介质表面附着的藻类叶绿素a浓度普遍低于自然介质.实验进一步发现,不同的微塑料类型同样会对生物膜藻类含量以及功能特性存在一定影响:PET片上附着的藻类叶绿素a浓度最高(613.7μg/L),PP片上最低(492.5μg/L);然而,PP片上藻类的光合作用最大量子产量最高(0.443).以上结论说明微塑料会改变附着藻类的生长情况和初级生产力,进而可能影响生物膜在水体中的碳循环过程,对水体净化及污染治理产生一定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2020,40(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附着在不同微塑料表面的藻类结构与群落组成


不同介质上生物膜中藻类光合作用的最大量子产量

鹅卵石,生物膜,三维空间,表面


经CLSM观察生物膜样品三维空间结构,除PET片在实验过程中损坏无法进行激光共聚焦实验以外,另外4种载体的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绿色荧光的分布,发现PE、PP片上藻类数目均明显少于鹅卵石;而通过比较两种荧光标记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PP片中胞外聚合物对藻类的聚合作用最明显,呈现紧凑密实的状态,PVC和自然载体胞外聚合物次之,PE片上胞外聚合物含量最少分布松散.2.3 生物膜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藻类,介质,褐藻


为了进一步分析生物膜中的藻类组成,用浮游植物分类荧光仪检测了各组分藻类叶绿素a含量(藻类组成为绿藻、蓝藻、褐藻).结果显示,绿藻叶绿素a含量低于检测下限.因此,仅比较了蓝藻以及褐藻在不同介质上叶绿素a含量的差异.通过比较生物膜中蓝藻的叶绿素a含量,PP、PVC、PE均与鹅卵石有显著性差异,其中PE与鹅卵石差异极显著(P<0.001);褐藻的叶绿素a含量除PP和鹅卵石差异显著(P<0.05)外,其它塑料介质与鹅卵石差异不明显(图3).图3 不同介质上蓝藻(A)和褐藻(B)中叶绿素a(Chl.a)含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淡水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生物效应研究[J]. 包旭辉,闫振华,陆光华.  水资源保护. 2019(06)
[2]藻类植物在水体污染中的研究进展[J]. 张步云,韩玉洁,杨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08)
[3]中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与防治建议[J]. 王佳佳,赵娜娜,李金惠.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7)
[4]藻类叶绿素a提取的优化研究[J]. 李鹏飞,孙昕,杨娌,何飞飞,王垿.  化工学报. 2019(09)
[5]聚乙烯微塑料对绿豆发芽的毒性研究[J]. 刘蓥蓥,张旗,崔文智,段志伟,王发园.  环境与发展. 2019(05)
[6]长江口微塑料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J]. 徐沛,彭谷雨,朱礼鑫,白濛雨,李道季.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5)
[7]光照对我国常见藻类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J]. 高静思,朱佳,董文艺.  环境工程. 2019(05)
[8]水动力条件对水体中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J]. 黄鹏,田腾飞,张文安,秦松岩,刘钰,吕小佳.  环境工程. 2018(12)
[9]污水厂中微塑料的污染及迁移特征研究进展[J]. 许霞,侯青桐,薛银刚,蹇云,王利平.  中国环境科学. 2018(11)
[10]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微塑料赋存特征[J]. 白濛雨,赵世烨,彭谷雨,高磊,李道季.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5)



本文编号:3570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70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