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湿地表层底泥中氮、磷和有机质污染水平及分布
发布时间:2022-01-16 10:56
为了研究明湖湿地公园湖区内表层底泥中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碳污染水平及分布现状,对明湖湿地5个区域26个采样点的表层(0~10 cm)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质(TOM)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底泥TN含量介于285~4500 mg/kg间,均值为1779.6 mg/kg,分布趋势为西南(MS)区>东南(ME)区>东北湖响水河口(HK)>湖中心(MC)区>西北(MN)区;TOM含量介于17.13~189.30 g/kg间,均值为55.99 g/kg,空间分布与TN相似的格局;TP含量介于261~709 mg/kg间,均值为639 mg/kg,分布与TN、TOM有差异,最大值出现在HK区。TN与TOM二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1*,p<0.01),TP与TOM之间关联性不明显(r=0.627)。结合有机指数(OI)和综合污染指数(FF)评价结果知,研究区内表层底泥营养盐已达中度污染水平,其中TN超标率较高,是明湖湿地表层底泥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且湿地南部底泥中氮、磷营养盐及有机质污染属严重级别,污染程度超过最...
【文章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202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明湖湿地各分区表层底泥采样点位
由图2(b)知,明湖湿地表层底泥中各区域TP介于261~709 mg/kg之间,全湖平均值为639 mg/kg,其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为HK区(879 mg/kg)>ME区(714 mg/kg)>MS区(693 mg/kg)>MC区(522 mg/kg)>MN区(387 mg/kg)。根据EPA底泥分类标准:湿地MN处的TP均值低于420 mg/kg,属轻度污染区;MC处TP均值介于420~650 mg/kg之间,属中度污染区;其余三个区域的TP均值均大于650 mg/kg,属重度污染区,潜在的释放风险极高。明湖湿地表层底泥中TP与TN空间分布趋势有所不同,其TP最高值出现在HK处,其因与该区域地处下风口,并筑有一道人工堤坝,拦截了①大量混杂矿物颗粒、有机碎屑的泥沙;②因风吹水流携带的藻类等浮游生物,降低区域环境的溶解氧,使底泥处于还原状态,底泥中TN因反硝化反应而减小,利于含磷营养盐的沉淀、聚集,增大了在底泥中TP含量。2.2 明湖湿地表层底泥TOM的分布特征
2.2 明湖湿地表层底泥TOM的分布特征有机质是底泥中氮、磷营养盐的重要载体,是反映湖泊有机营养化程度的主体指标。图3所示,明湖湿地各区域表层底泥中TOM介于17.13-189.30 g/kg间,平均值为55.99 g/kg,各区域TOM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为:MS(80.55 g/kg)→ME(65.26 g/kg)→HK(59.59 g/kg)→MC(53.15 g/kg)→MN(41.38 g/kg),MS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分别为189.30 g/kg、76.55 g/kg、53.44 g/kg,空间分布与TN的格局相似,均是各区域中最大的。这与湿地西南部在筑建前多为农用菜地、鱼塘及草地,淹没成湖后,大量富含有机物的泥土经水浸泡,有机体厌氧腐烂、分解,产生众多腐殖酸与泥沙混合共生,具有高度的关联性[1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营养盐时空变化及评价[J]. 卓海华,邱光胜,翟婉盈,刘云兵,兰静. 环境科学. 2017(12)
[2]西南地区水库生态环境特征与研究展望[J]. 陈敬安,王敬富,于佳,曾艳,杨海全,张润宇,郭建阳. 地球与环境. 2017(02)
[3]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J]. 王亚平,黄廷林,周子振,李扬,龙圣海,刘飞,曾明正. 环境化学. 2017(03)
[4]东道海子表层沉积物氮营养盐及有机质分布及评价[J]. 宋雅涓,谢海燕,张洁,程艳,孔利锋.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5]水源水库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J]. 黄廷林,刘飞,史建超. 环境科学. 2016(01)
[6]合肥市区典型景观水体氮磷污染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J]. 李如忠,刘科峰,钱靖,杨继伟,张翩翩. 环境科学. 2014(05)
[7]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城市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 肖韬,袁兴中,唐清华,高强,庞志研,祝慧娜,毕温凯,林同云,梁婕,江洪炜,曾光明. 环境科学学报. 2013(11)
[8]乌蒙山区城市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 秦趣,代稳,刘兴荣. 水生态学杂志. 2013(05)
[9]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J]. 叶华香,臧淑英,肖海丰,张丽娟,贾晓丹. 自然资源学报. 2013(11)
[10]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防治[J]. 刘韵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本文编号:3592520
【文章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202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明湖湿地各分区表层底泥采样点位
由图2(b)知,明湖湿地表层底泥中各区域TP介于261~709 mg/kg之间,全湖平均值为639 mg/kg,其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为HK区(879 mg/kg)>ME区(714 mg/kg)>MS区(693 mg/kg)>MC区(522 mg/kg)>MN区(387 mg/kg)。根据EPA底泥分类标准:湿地MN处的TP均值低于420 mg/kg,属轻度污染区;MC处TP均值介于420~650 mg/kg之间,属中度污染区;其余三个区域的TP均值均大于650 mg/kg,属重度污染区,潜在的释放风险极高。明湖湿地表层底泥中TP与TN空间分布趋势有所不同,其TP最高值出现在HK处,其因与该区域地处下风口,并筑有一道人工堤坝,拦截了①大量混杂矿物颗粒、有机碎屑的泥沙;②因风吹水流携带的藻类等浮游生物,降低区域环境的溶解氧,使底泥处于还原状态,底泥中TN因反硝化反应而减小,利于含磷营养盐的沉淀、聚集,增大了在底泥中TP含量。2.2 明湖湿地表层底泥TOM的分布特征
2.2 明湖湿地表层底泥TOM的分布特征有机质是底泥中氮、磷营养盐的重要载体,是反映湖泊有机营养化程度的主体指标。图3所示,明湖湿地各区域表层底泥中TOM介于17.13-189.30 g/kg间,平均值为55.99 g/kg,各区域TOM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为:MS(80.55 g/kg)→ME(65.26 g/kg)→HK(59.59 g/kg)→MC(53.15 g/kg)→MN(41.38 g/kg),MS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分别为189.30 g/kg、76.55 g/kg、53.44 g/kg,空间分布与TN的格局相似,均是各区域中最大的。这与湿地西南部在筑建前多为农用菜地、鱼塘及草地,淹没成湖后,大量富含有机物的泥土经水浸泡,有机体厌氧腐烂、分解,产生众多腐殖酸与泥沙混合共生,具有高度的关联性[1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营养盐时空变化及评价[J]. 卓海华,邱光胜,翟婉盈,刘云兵,兰静. 环境科学. 2017(12)
[2]西南地区水库生态环境特征与研究展望[J]. 陈敬安,王敬富,于佳,曾艳,杨海全,张润宇,郭建阳. 地球与环境. 2017(02)
[3]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J]. 王亚平,黄廷林,周子振,李扬,龙圣海,刘飞,曾明正. 环境化学. 2017(03)
[4]东道海子表层沉积物氮营养盐及有机质分布及评价[J]. 宋雅涓,谢海燕,张洁,程艳,孔利锋.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5]水源水库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J]. 黄廷林,刘飞,史建超. 环境科学. 2016(01)
[6]合肥市区典型景观水体氮磷污染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J]. 李如忠,刘科峰,钱靖,杨继伟,张翩翩. 环境科学. 2014(05)
[7]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城市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 肖韬,袁兴中,唐清华,高强,庞志研,祝慧娜,毕温凯,林同云,梁婕,江洪炜,曾光明. 环境科学学报. 2013(11)
[8]乌蒙山区城市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 秦趣,代稳,刘兴荣. 水生态学杂志. 2013(05)
[9]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J]. 叶华香,臧淑英,肖海丰,张丽娟,贾晓丹. 自然资源学报. 2013(11)
[10]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防治[J]. 刘韵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本文编号:3592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9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