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工艺的生物强化脱氮除磷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17:19
目前巢湖水域污染主要来源于氮、磷过高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污水处理厂出水营养元素对水体污染的影响比任何非点源都要强,因此现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无论设计或者改造都注重于氮、磷的去除。而我国南方城市污水水质具有低碳,高氮磷的特点,传统处理工艺由于碳源不足,脱氮除磷效果较差。因此本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处理工艺,为处理低碳源污水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实践基础。通过探索试验以及A2/O运行阶段进行研究,发现其A2/O工艺对于氮、磷的去除均不理想。A2/O工艺好氧段后半段对于污染物的去除帮助甚微,COD在好氧段由于曝气被大量无谓消耗,碳源没有得到合理优化利用,因此需对A2/O工艺组成进行改造,提升碳源使用效率以及使得所有区域均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在A2/O工艺经过改造后的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工艺中分别考察流量分配比、内回流位置、污泥负荷、碳氮比碳磷比对于污水处理的影响,在系统最优流量分配比为厌氧区75%:25%分流,该工况下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分别为21 m...
【文章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淝河水质监测点分布示意图
气从而达到氮的去除。该过程其主要包括同化、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四种作用,但真正从根本上将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为氮气而去除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硝化以及反硝化作用,其主要转化过程如图1.2所示。现分别简述如下:图1.2 生物脱氮过程中氮的转化(1)同化作用
图 1.3 PAO 在厌氧条件下释磷过程氧吸磷过程件下,聚磷菌以 O2作为电子受体不断氧化胞内贮存的 PHB,oA,并产生质子移动力(PMF)。为了维持细胞体内 PMF 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污水处理系统中硝化菌的菌群结构和动态变化[J]. 曾薇,张丽敏,王安其,张洁,彭永臻,段俊岭. 中国环境科学. 2015(11)
[2]碳源投加方式对SBR工艺脱氮速率的影响[J]. 张兰河,丘晓春,张宇,庞香蕊,刘鹤楠.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2)
[3]初始pH值对废水反硝化脱氮的影响[J]. 赵樑,倪伟敏,贾秀英,周霞.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4]污泥龄对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分析[J]. 许小平,陶晓武,杜敬,吴凡圣. 中国给水排水. 2013(21)
[5]温度对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J]. 王荣昌,司书鹏,杨殿海,励建全,赵建夫. 环境科学学报. 2013(06)
[6]温度及外加碳源对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的影响[J]. 操家顺,侯梁浩,方芳,江心,肖敏艳,陈学明. 环境工程学报. 2013(06)
[7]常温低氨氮SBR亚硝化启动策略研究[J]. 李冬,刘丽倩,吴迪,张功良,高伟楠,张昭,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2)
[8]葡萄糖为碳源的EBPR长期运行效果及聚磷菌的富集培养[J]. 彭永臻,薛桂松,苗志加,翁冬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9]长泥龄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J]. 韩玮,袁林江,柴璐.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5)
[10]pH值和碱度对生物硝化的影响[J]. 玄婉茹,单明军,郑春芳,刘阳. 燃料与化工. 2012(03)
本文编号:3604818
【文章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淝河水质监测点分布示意图
气从而达到氮的去除。该过程其主要包括同化、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四种作用,但真正从根本上将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为氮气而去除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硝化以及反硝化作用,其主要转化过程如图1.2所示。现分别简述如下:图1.2 生物脱氮过程中氮的转化(1)同化作用
图 1.3 PAO 在厌氧条件下释磷过程氧吸磷过程件下,聚磷菌以 O2作为电子受体不断氧化胞内贮存的 PHB,oA,并产生质子移动力(PMF)。为了维持细胞体内 PMF 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污水处理系统中硝化菌的菌群结构和动态变化[J]. 曾薇,张丽敏,王安其,张洁,彭永臻,段俊岭. 中国环境科学. 2015(11)
[2]碳源投加方式对SBR工艺脱氮速率的影响[J]. 张兰河,丘晓春,张宇,庞香蕊,刘鹤楠.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2)
[3]初始pH值对废水反硝化脱氮的影响[J]. 赵樑,倪伟敏,贾秀英,周霞.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4]污泥龄对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分析[J]. 许小平,陶晓武,杜敬,吴凡圣. 中国给水排水. 2013(21)
[5]温度对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J]. 王荣昌,司书鹏,杨殿海,励建全,赵建夫. 环境科学学报. 2013(06)
[6]温度及外加碳源对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的影响[J]. 操家顺,侯梁浩,方芳,江心,肖敏艳,陈学明. 环境工程学报. 2013(06)
[7]常温低氨氮SBR亚硝化启动策略研究[J]. 李冬,刘丽倩,吴迪,张功良,高伟楠,张昭,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2)
[8]葡萄糖为碳源的EBPR长期运行效果及聚磷菌的富集培养[J]. 彭永臻,薛桂松,苗志加,翁冬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9]长泥龄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J]. 韩玮,袁林江,柴璐.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5)
[10]pH值和碱度对生物硝化的影响[J]. 玄婉茹,单明军,郑春芳,刘阳. 燃料与化工. 2012(03)
本文编号:3604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60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