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土改良下铅锌矿渣对泡桐重金属富集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09 20:56
课题组在前期铅锌矿渣的植物和改良剂筛选试验中发现速生树种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对铅锌矿渣的重金属胁迫具有较好的耐性,泥炭土有很好的矿渣改良效果,但其耐性响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泡桐幼苗为材料,以铅锌尾矿矿渣为基质,泥炭土为改良剂(对照:0,改良一:10%,改良二:20%,改良三:30%)进行室外盆栽试验,研究泡桐对铅锌矿渣最佳泥炭土施加量和重金属的富集特性。然后以最优泥炭土施加量为处理组、红壤和铅锌原矿渣为双对照组再次进行室外盆栽试验,重金属胁迫对泡桐的一系列生理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揭示其耐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泥炭土改良下泡桐对铅锌矿渣重金属的富集特性研究(1)Pb、Cu、Cd在泡桐中含量呈现根>茎>叶,迁移能力较差。泥炭土的施加可以显著降低泡桐体内重金属含量;同时提高泡桐的生物量,但改良组间差异不显著。泡桐对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较小,泡桐对Pb的富集系数小于0.01,泡桐对Zn、Cu、Cd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05~0.08、0.10~0.11、0.02~0.04范围内;泡桐对Pb、Zn、Cu、Cd的转运系数分别在0.10~0.30...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泡桐重金属富集系数??FigureZ.lBCFof/^w/owmbybr/imdtoPb、Zn、Cu、Cd??
图2.3泡桐重金属转移量系数??Figure2.3TQFofPaw/cm^7bybrrw?dtoPb、Zn、Cu、Cd??
图2.2泡桐重金属转运系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硫对Ⅰ型玉米金属硫蛋白(Zea mays Metallothionein1)结合金属的影响研究[J]. 杜晓宇,孔晶晶,孙玥,段炼.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2]超富集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J]. 张云霞,宋波,宾娟,周子阳,陈记玲,陈同斌. 环境科学. 2019(05)
[3]铜陵狮子山矿区尾矿库及周边17种乡土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特征[J]. 陆金,赵兴青,黄健,王敏. 环境化学. 2019(01)
[4]改良锰矿渣中木本植物筛选及锰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J]. 何蔚,陈永华,梁希,汤春芳,吴晓芙. 环境工程. 2018(09)
[5]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解毒机理[J]. 邓玲玲,王婷婷,郭实荣.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4)
[6]Zn、Cu、Pb、Cd对大叶井口边草与银合欢耐性及砷吸收特性的影响[J]. 闫茂鹏,熊俊芬. 低碳世界. 2018(06)
[7]砷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李金波,李诗刚,宋桂龙,濮阳雪华,薛博晗,隋永超. 草业科学. 2018(06)
[8]复合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对苎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J]. 周民,魏源,陈海燕,喻文强,侯红,吴丰昌,谭伟强. 地球环境学报. 2018(03)
[9]丛枝菌根在玉米修复砷污染土壤中的效应研究[J]. 王思齐,潘仕梅,张忠兰,杨守军,孙吉翠.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05)
[10]7种紫花苜蓿对云南某铅锌矿区土壤镉铅的累积特征及品种差异[J]. 杨姝,贾乐,毕玉芬,湛方栋,陈建军,李博,祖艳群,李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3)
博士论文
[1]蚯蚓对长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适应性及其解毒机制[D]. 王坤.中国农业大学 2018
[2]间作系统中续断菊与作物Cd、Pb累积特征和根系分泌低分子有机酸机理[D]. 秦丽.云南农业大学 2017
[3]盐肤木对铅的吸收累积及耐性机制[D]. 施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4]藨草根系分泌物在芘—铅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D]. 侯芸芸.上海大学 2016
[5]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张明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6]柳树对重金属铅、镉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耐性机制研究[D]. 王树凤.浙江大学 2015
[7]杨树对重金属镉胁迫的分子生理响应机制研究[D]. 何佳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侧柏和国槐对干旱和铅胁迫的耐性及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D]. 周芙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9]砷胁迫下二种植物的生理生化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 刘艳丽.华中农业大学 2013
[10]杨树对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D]. 胡亚虎.兰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镉胁迫对不同品种油菜根系细胞壁多糖组分及其吸附镉的影响[D]. 代晶晶.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铅锌胁迫对蓖麻根系形态结构及元素吸收的影响[D]. 易诗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3]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根对重金属Cd响应的研究[D]. 闫成竹.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4]重金属硝酸铅对竹柏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梁泰昌.广西大学 2016
[5]重金属胁迫下毛竹根系耐性响应特征及其活化机制[D]. 陈俊任.浙江农林大学 2016
[6]8种常见树种对Cu、Zn、Pb、Cd复合污染耐性的筛选研究[D]. 魏凯.河南农业大学 2016
[7]土壤铜、锌、铅污染对上海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D]. 李晓旭.华东师范大学 2016
[8]柳枝稷的耐镉性及其对镉的形态生理响应[D]. 刘长浩.南京农业大学 2016
[9]绿萝(Epipremnum aureum)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解淑娟.中国海洋大学 2015
[10]铅锌矿区先锋植物根际土壤耐性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吸附机理研究[D]. 廖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17637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泡桐重金属富集系数??FigureZ.lBCFof/^w/owmbybr/imdtoPb、Zn、Cu、Cd??
图2.3泡桐重金属转移量系数??Figure2.3TQFofPaw/cm^7bybrrw?dtoPb、Zn、Cu、Cd??
图2.2泡桐重金属转运系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硫对Ⅰ型玉米金属硫蛋白(Zea mays Metallothionein1)结合金属的影响研究[J]. 杜晓宇,孔晶晶,孙玥,段炼.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2]超富集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J]. 张云霞,宋波,宾娟,周子阳,陈记玲,陈同斌. 环境科学. 2019(05)
[3]铜陵狮子山矿区尾矿库及周边17种乡土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特征[J]. 陆金,赵兴青,黄健,王敏. 环境化学. 2019(01)
[4]改良锰矿渣中木本植物筛选及锰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J]. 何蔚,陈永华,梁希,汤春芳,吴晓芙. 环境工程. 2018(09)
[5]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解毒机理[J]. 邓玲玲,王婷婷,郭实荣.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4)
[6]Zn、Cu、Pb、Cd对大叶井口边草与银合欢耐性及砷吸收特性的影响[J]. 闫茂鹏,熊俊芬. 低碳世界. 2018(06)
[7]砷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李金波,李诗刚,宋桂龙,濮阳雪华,薛博晗,隋永超. 草业科学. 2018(06)
[8]复合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对苎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J]. 周民,魏源,陈海燕,喻文强,侯红,吴丰昌,谭伟强. 地球环境学报. 2018(03)
[9]丛枝菌根在玉米修复砷污染土壤中的效应研究[J]. 王思齐,潘仕梅,张忠兰,杨守军,孙吉翠.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05)
[10]7种紫花苜蓿对云南某铅锌矿区土壤镉铅的累积特征及品种差异[J]. 杨姝,贾乐,毕玉芬,湛方栋,陈建军,李博,祖艳群,李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3)
博士论文
[1]蚯蚓对长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适应性及其解毒机制[D]. 王坤.中国农业大学 2018
[2]间作系统中续断菊与作物Cd、Pb累积特征和根系分泌低分子有机酸机理[D]. 秦丽.云南农业大学 2017
[3]盐肤木对铅的吸收累积及耐性机制[D]. 施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4]藨草根系分泌物在芘—铅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D]. 侯芸芸.上海大学 2016
[5]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张明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6]柳树对重金属铅、镉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耐性机制研究[D]. 王树凤.浙江大学 2015
[7]杨树对重金属镉胁迫的分子生理响应机制研究[D]. 何佳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侧柏和国槐对干旱和铅胁迫的耐性及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D]. 周芙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9]砷胁迫下二种植物的生理生化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 刘艳丽.华中农业大学 2013
[10]杨树对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D]. 胡亚虎.兰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镉胁迫对不同品种油菜根系细胞壁多糖组分及其吸附镉的影响[D]. 代晶晶.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铅锌胁迫对蓖麻根系形态结构及元素吸收的影响[D]. 易诗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3]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根对重金属Cd响应的研究[D]. 闫成竹.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4]重金属硝酸铅对竹柏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梁泰昌.广西大学 2016
[5]重金属胁迫下毛竹根系耐性响应特征及其活化机制[D]. 陈俊任.浙江农林大学 2016
[6]8种常见树种对Cu、Zn、Pb、Cd复合污染耐性的筛选研究[D]. 魏凯.河南农业大学 2016
[7]土壤铜、锌、铅污染对上海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D]. 李晓旭.华东师范大学 2016
[8]柳枝稷的耐镉性及其对镉的形态生理响应[D]. 刘长浩.南京农业大学 2016
[9]绿萝(Epipremnum aureum)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解淑娟.中国海洋大学 2015
[10]铅锌矿区先锋植物根际土壤耐性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吸附机理研究[D]. 廖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17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61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