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大气硫循环模型研究 ——以东亚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0 11:11
  本研究主要以大气化学传输模式MOZART-4为研究对象,分析模型中含硫反应模块的组成,以2006年至2008年全球硫排放清单为基础,根据东亚地区的硫排放数据并结合该地区独特气候条件下的硫循环特征,在原模型基础上,增加了水相状态下SO2被H2O2和O3氧化成SO42-的氧化过程,同时假设海拔4000m以上不再有云层,并结合硫元素云中清除和云下清除的原理,增加了湿沉降模块。再使用东亚地区的实际观测数据来验证模型模拟的准确性,并针对该模型在中国硫循环模型研究的可行性上做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从而能够对使用模型模拟区域性硫循环特征起促进作用,也为未来建立区域含硫污染物预报提供理论基础。改进后的模型模拟结果显示,2006年至2008年东亚地区硫循环过程中的产物SO2和SO42-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的季节性趋势基本一致,月平均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最高值高达0.86,模拟效果最好的站点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相差不超过0.1ppb,但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值依然存在偏差,最大偏差超过了30ppb,主要原因包括:(1)现有硫排放清单低估了人为活动和生物质燃烧对于硫循环的贡献;(2)模型的分辨率较低,每个计算...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气硫循环模型研究 ——以东亚地区为例


图2中科院地理所IBM刀片集群系统硬件架构??2.6本次研宄的模型概述??2.6.1原模型概述??

点分布,观测站,必要条件,经纬度


Ha?Noi和Patumthani这16个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站的S〇2和S〇42_观测浓度作为??验证的必要条件,这16个站点的名称、海拔高度和经纬度见表5,而测站在东??亚地区的分布则如图4所示。??1204E????Motuh*????Terelj????Rishiri????Tappi??Oki??Chtju?*?*?HaPP°????n?Baur\*u??30°N???Jinvunshan?*?\?iisiihara?—????Hongwen??#???Xiangzhou??Ha?Noi??r-Patumthani?.?Metro?Manila??^—?Bangkok??〇?-I?—I ̄ ̄— ̄ ̄,---? ̄r?J-?r—L??图4选取的NANET观测站点分布图(图中黑点为观测站点)??30??

日本沿海,测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一,所以为了保证模拟值和观测值能够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对比,进行模型验??证的时候必须相对应的选取相同的高度上的模拟数据进行观察对比。??图5-图9为各个测站S02的局地模拟值和实际观测值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型模拟的S02浓度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和实际观测值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S02冬春季节的商值、夏秋季节的低值都能很好的体现。其中Jinyunshan在2006??年9月的低值和2008年1月的高值都能被很好的模拟。而Hongwen和Xiangzhou??由于只有2006-2007年的观测值,所以只模拟了这两年的S02浓度。模拟结果??显示,Hongwen站在2006年1月的峰值,到进入春季后S02浓度的降低,低值??区持续到2009年冬季来临,2006年12月再次出现观测浓度峰值,这些模拟结??果与观测值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而Xiangzhou站虽然模拟值存在波动,但依??然与观测值的趋势相近。??Jinyunsha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大气硫循环及区域交叉影响[J]. 李本纲,古陈,王晓利,李新月,李玮,雷瑞雪,张宇,付博.  环境科学学报. 2016(11)
[2]特别对待 给特别的霾[J]. 赵珊.  人民周刊. 2016(02)
[3]科学理性认识我国的雾霾问题[J]. 贺泓,江桂斌.  求是. 2014(06)
[4]国内外空气质量模型研究进展[J]. 薛文博,王金南,杨金田,雷宇,汪艺梅,陈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03)
[5]大气PM2.5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郭新彪,魏红英.  科学通报. 2013(13)
[6]北京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J]. 于兴娜,李新妹,登增然登,德庆央宗,袁帅.  环境科学. 2012(04)
[7]多模式模拟评估奥运赛事期间可吸入颗粒物减排效果[J]. 吴其重,王自发,徐文帅,黄江平,Alex Gbaguidi.  环境科学学报. 2010(09)
[8]北京空气质量多模式集成预报系统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王自发,吴其重,Alex GBAGUIDI,晏平仲,张伟,王威,唐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9]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的发展与应用[J]. 王自发,谢付莹,王喜全,安俊岭,朱江.  大气科学. 2006(05)
[10]中国硫酸盐气溶胶及其辐射强迫的模拟[J]. 高丽洁,王体健,徐永福,闵锦忠.  高原气象. 2004(05)

硕士论文
[1]狭长山谷地形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研究[D]. 李长喜.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18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618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