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耐铜镍铬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1 15:32
  用微生物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因其低成本、绿色环保而备受青睐。本研究从六价铬电镀废水中筛选出一株耐铜镍铬细菌Bacillus cereus ZW1,对菌株去除铜镍铬的效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LB液体培养基内,该菌株的铜最小抑制浓度(MICCu)为350 mg/L,铬最小抑制浓度(MICCr)为250 mg/L,镍最小抑制浓度(MICNi)为400 mg/L。桂林米粉淘米水和酒精废醪液分别是淀粉工业和制糖工业的废水,将其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外加碳源用于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具有一定的节能环保效应。本研究在温度为36℃、转速为160 rpm.min-1的条件下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外部碳源(桂林米粉淘米水及酒精废醪液)投放量、pH、培养时间三个因素来获得优化的对电镀废水中铜/镍/铬的去除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次多项回归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主要如下。无外加碳源时,ZW1菌株对电镀废水中铜的最...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因电镀废水引起的环境污染现状及整治措施
        1.1.1 我国因电镀废水引起的环境污染现状
        1.1.2 电镀废水的来源和分类
        1.1.3 电镀废水的危害
        1.1.4 我国电镀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1.1.5 电镀废水引起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耐铜镍铬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铜镍铬对目标菌株的最小抑制浓度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抗生素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4 药品和试剂
    2.2 方法
        2.2.1 菌株的筛选
        2.2.2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2.2.3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2.2.4 菌株的药敏试验
        2.2.5 16SrDNA鉴定
        2.2.6 Biolog鉴定
        2.2.7 铜镍铬对目标菌株的最小抑制浓度(MIC)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转化铜镍铬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2.3.2 铜镍铬对ZW1菌株的最小抑制浓度(MIC)
第3章 目标菌株对电镀废水铜镍铬的去除效率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原料来源
        3.1.2 菌种
        3.1.3 仪器设备及药品
    3.2 方法
    3.3 结果
        3.3.1 ZW1 在外加碳源时对电镀废水铜的去除效率
        3.3.2 ZW1 在外加碳源时对电镀废水镍的去除效率
        3.3.3 ZW1 在外加碳源时对电镀废水六价铬的去除效率
    3.4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及趋势[J]. 林凯城,李永莲,郑锐东,陈彦彬,黄佳旭,林燕雄,钟小寅.  山东化工. 2018(22)
[2]响应曲面法优化含铜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去除特性[J]. 刘锐利,宋乐山,于雄军,言海燕,钟臻,胡婷,王艳,乔瑞平,田华,蔡群欢.  电镀与环保. 2018(03)
[3]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张厚,施力匀,杨春,刘定富,孔令海,周飞.  电镀与精饰. 2018(02)
[4]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姜玉娟,陈志强.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03)
[5]响应曲面法优化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吸附去除特性[J]. 范春辉,贺磊,杜波,田昊,张迪,张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6]响应曲面法优化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离子条件研究[J]. 徐建平,黄志,马春艳,罗亚楠.  工业水处理. 2013(10)
[7]两级还原沉淀法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J]. 马士龙,张明,王玉川,张卫,龚海燕,李倩.  工业水处理. 2013(07)
[8]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工程应用研究[J]. 孟超,孟庆庆.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4)
[9]铝柱撑改性膨润土处理电镀废水中Cr6+的实验研究[J]. 周仲魁,徐少辉.  工业水处理. 2012(12)
[10]回收铬黄和铁氧体法联合处理高浓度含铬电镀废水[J]. 彭人勇,倪晓晓.  工业水处理. 2012(09)

博士论文
[1]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SL2去除Cr(Ⅵ)的特性和机制研究[D]. 龙碧波.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塑料电镀Cu/Ni/Cr废水处理新工艺研究与应用[D]. 刘文芬.吉林大学 2018
[2]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镀废水的试验研究[D]. 徐兴愿.扬州大学 2017
[3]耐铜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强化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研究[D]. 李新琦.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4]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D]. 颜景顺.浙江大学 2014
[5]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左鸣.华南理工大学 2012
[6]微生物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试验研究[D]. 赵静.华南理工大学 2010
[7]硫酸盐还原菌(SRB)污泥固定化技术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研究[D]. 张新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8]高效电渗析资源化处理电镀铬漂洗废水研究[D]. 厉威.浙江大学 2010
[9]废啤酒酵母去除电镀废水中镉的试验研究[D]. 王玉娟.东北大学 2008
[10]含镍电镀废水生物降解优势菌的筛选与试验研究[D]. 林龙利.广东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8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658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7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