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生消对太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及磷赋存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12 15:11
水华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湖泊和水库中,其生长-暴发-消亡过程会对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的理化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及磷的赋存特征。有机质的矿化分解和磷的迁移转化又会影响藻类的生长,造成水华的恶性循环。本文以太湖水华现象比较严重的两个湖区——竺山湾和梅梁湾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采集5次(1次/月)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分析水华生消期间太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及磷的含量和组成特征,并采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in Thin-films,DGT)表征磷在沉积物-水界面迁移速率的变化,最后结合水体和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探讨水华生消对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及磷赋存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10月份,竺山湾和梅梁湾上覆水体中水溶性有机质(DOM)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表层间隙水中的整体相同,表层间隙水中DOM含量均高于上覆水体。8月间隙水中DOM的含量最低,8-10月间隙水中DOM的含量呈增加趋势。6-8月上覆水体中各形态磷的含量逐渐增加,其中总溶解态磷(TDP)、磷酸根(PO4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沉积物有机质及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1.2.1 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及分布特征
1.2.2 沉积物有机质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1.3 沉积物磷及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1.3.1 沉积物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2 沉积物磷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1.4 水华生消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气候状况
2.3 生物资源
2.4 水环境现状
2.4.1 水体理化性质
2.4.2 沉积物理化性质
3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和处理
3.2 水体指标测定方法
3.3 沉积物指标测定方法
3.3.1 沉积物基础指标测定方法
3.3.2 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及其组成特征分析
3.3.3 沉积物磷形态及吸附特征测定方法
3.3.4 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及影响因子分析
4 水华生消对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影响
4.1 水华生消对上覆水和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4.1.1 上覆水基础指标的变化
4.1.2 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变化
4.2 水华生消对水体中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影响
4.2.1 上覆水和间隙水中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变化
4.2.2 间隙水中水溶性有机质(DOM)的紫外光谱特征的变化
4.3 水华生消对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
4.3.1 沉积物总有机质(TOM)的变化
4.3.2 沉积物活性有机质(LOM)的变化
4.3.3 沉积物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变化
4.3.4 沉积物水溶性有机质(DOM)紫外光谱特征的变化
4.3.5 沉积物有机质组成特征变化
4.4 小结
5 水华生消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影响
5.1 水华生消对水体中磷形态的影响
5.2 水华生消对沉积物磷赋存的影响
5.2.1 沉积物中微生物量磷(MBP)的变化
5.2.2 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变化
5.2.3 沉积物中有机磷组分的变化
5.3 磷在沉积物-水界面迁移过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5.3.1 磷铁同步分析
5.3.2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析特征变化
5.3.3 铁价态和APA对磷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湖出入湖河道与湖体水质季节差异分析[J]. 查慧铭,朱梦圆,朱广伟,杨周生,许海,沈睿杰,钟春妮. 环境科学. 2018(03)
[2]两例相似路径台风降水差异的成因及预报分析[J]. 施春红,吴君婧,漆梁波. 海洋气象学报. 2017(03)
[3]蓝藻腐解对水中营养盐影响的模拟研究[J]. 吴馨婷,祁闯,许晓光,周阳,王明玥,王国祥.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4]坦噶尼喀湖东北部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J]. 余成,陈爽,张路,王兆德,申秋实,高群. 湖泊科学. 2017(02)
[5]摇蚊幼虫扰动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微界面磷释放的影响[J]. 杨婷婷,刘凌,陈沐松,杨艳青,燕文明,陆占金. 水电能源科学. 2016(12)
[6]太湖水体氮、磷浓度演变趋势(1985-2015年)[J]. 戴秀丽,钱佩琪,叶凉,宋挺. 湖泊科学. 2016(05)
[7]太湖湖泛易发区沉积物中有机磷形态分布特征[J]. 董丹萍,章婷曦,张丁予,王巧云,李德芳,王国祥. 环境科学. 2016(11)
[8]太湖沉积物铁形态分布特征及磷铁相关性分析[J]. 杨文斌,唐皓,韩超,丁士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4)
[9]31P-NMR分析湖泊植物和藻类有机磷方法优化及形态研究[J]. 冯伟莹,朱元荣,吴丰昌,刘沙沙,张琛.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2)
[10]海洋沉积物含水率对部分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及意义[J]. 林学辉,辛文彩,徐磊. 海洋科学. 2015(12)
博士论文
[1]我国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赋存形态及其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D]. 赵萱.山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太湖草、藻型湖泊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特征、埋藏规律及内源负荷风险比较研究[D]. 章磊.安徽理工大学 2016
[2]太湖水环境特征及沉积物有机质来源识别[D]. 吴筱清.南京大学 2015
[3]水华生消过程对巢湖沉积物生物学性质的影响[D]. 王鹏腾.北京化工大学 2013
[4]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与磷的耦合关系研究[D]. 王菲.天津师范大学 2013
[5]风场对太湖叶绿素a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D]. 钱昊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6]太湖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王锋文.暨南大学 2011
[7]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研究[D]. 张平.中国海洋大学 2011
[8]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与磷及其形态的关系研究[D]. 孟凡德.首都师范大学 2005
[9]湖泊水体营养物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及沉降过程的响应[D]. 郑超海.河海大学 2005
[10]五大湖沉积物磷形态及其磷吸附特征研究[D]. 庞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659353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沉积物有机质及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1.2.1 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及分布特征
1.2.2 沉积物有机质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1.3 沉积物磷及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1.3.1 沉积物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2 沉积物磷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1.4 水华生消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气候状况
2.3 生物资源
2.4 水环境现状
2.4.1 水体理化性质
2.4.2 沉积物理化性质
3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和处理
3.2 水体指标测定方法
3.3 沉积物指标测定方法
3.3.1 沉积物基础指标测定方法
3.3.2 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及其组成特征分析
3.3.3 沉积物磷形态及吸附特征测定方法
3.3.4 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及影响因子分析
4 水华生消对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影响
4.1 水华生消对上覆水和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4.1.1 上覆水基础指标的变化
4.1.2 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变化
4.2 水华生消对水体中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影响
4.2.1 上覆水和间隙水中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变化
4.2.2 间隙水中水溶性有机质(DOM)的紫外光谱特征的变化
4.3 水华生消对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
4.3.1 沉积物总有机质(TOM)的变化
4.3.2 沉积物活性有机质(LOM)的变化
4.3.3 沉积物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变化
4.3.4 沉积物水溶性有机质(DOM)紫外光谱特征的变化
4.3.5 沉积物有机质组成特征变化
4.4 小结
5 水华生消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影响
5.1 水华生消对水体中磷形态的影响
5.2 水华生消对沉积物磷赋存的影响
5.2.1 沉积物中微生物量磷(MBP)的变化
5.2.2 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变化
5.2.3 沉积物中有机磷组分的变化
5.3 磷在沉积物-水界面迁移过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5.3.1 磷铁同步分析
5.3.2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析特征变化
5.3.3 铁价态和APA对磷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湖出入湖河道与湖体水质季节差异分析[J]. 查慧铭,朱梦圆,朱广伟,杨周生,许海,沈睿杰,钟春妮. 环境科学. 2018(03)
[2]两例相似路径台风降水差异的成因及预报分析[J]. 施春红,吴君婧,漆梁波. 海洋气象学报. 2017(03)
[3]蓝藻腐解对水中营养盐影响的模拟研究[J]. 吴馨婷,祁闯,许晓光,周阳,王明玥,王国祥.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4]坦噶尼喀湖东北部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J]. 余成,陈爽,张路,王兆德,申秋实,高群. 湖泊科学. 2017(02)
[5]摇蚊幼虫扰动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微界面磷释放的影响[J]. 杨婷婷,刘凌,陈沐松,杨艳青,燕文明,陆占金. 水电能源科学. 2016(12)
[6]太湖水体氮、磷浓度演变趋势(1985-2015年)[J]. 戴秀丽,钱佩琪,叶凉,宋挺. 湖泊科学. 2016(05)
[7]太湖湖泛易发区沉积物中有机磷形态分布特征[J]. 董丹萍,章婷曦,张丁予,王巧云,李德芳,王国祥. 环境科学. 2016(11)
[8]太湖沉积物铁形态分布特征及磷铁相关性分析[J]. 杨文斌,唐皓,韩超,丁士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4)
[9]31P-NMR分析湖泊植物和藻类有机磷方法优化及形态研究[J]. 冯伟莹,朱元荣,吴丰昌,刘沙沙,张琛.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2)
[10]海洋沉积物含水率对部分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及意义[J]. 林学辉,辛文彩,徐磊. 海洋科学. 2015(12)
博士论文
[1]我国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赋存形态及其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D]. 赵萱.山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太湖草、藻型湖泊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特征、埋藏规律及内源负荷风险比较研究[D]. 章磊.安徽理工大学 2016
[2]太湖水环境特征及沉积物有机质来源识别[D]. 吴筱清.南京大学 2015
[3]水华生消过程对巢湖沉积物生物学性质的影响[D]. 王鹏腾.北京化工大学 2013
[4]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与磷的耦合关系研究[D]. 王菲.天津师范大学 2013
[5]风场对太湖叶绿素a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D]. 钱昊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6]太湖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王锋文.暨南大学 2011
[7]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研究[D]. 张平.中国海洋大学 2011
[8]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与磷及其形态的关系研究[D]. 孟凡德.首都师范大学 2005
[9]湖泊水体营养物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及沉降过程的响应[D]. 郑超海.河海大学 2005
[10]五大湖沉积物磷形态及其磷吸附特征研究[D]. 庞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659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65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