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9:06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环境与资源无节制的开发,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令人触目惊心,大量的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犯而得不到有效救济,仅靠现有的法律规定和国家行政机关公共事务管理部门的行政手段已不能起到全面保护环境公益的目的。 尽管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方面的缺失无疑是一个不可轻察的原因,而其中,启动诉讼主体的法律缺位又是制约环境公益诉讼构建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由于立法上的“硬伤”,导致环境公益诉讼被严重排斥在司法实践的边沿。近年来,社会公众对于工厂污水排放、旅游景点被破坏等行为向法院提起的环境诉讼,屡屡被拒,或是因“法无明文规定”而被驳回,或是因起诉者对环境资源没有排他的使用管理权和所有权,而以败诉告终。 究竟哪些主体能够以公共利益的代表身份提起环境诉讼,我国法律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答案,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在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恐怕也将是空中楼阁。本文首先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念等最基本的问题出发,采用比较的方法概括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特征,并通过其在国外的发展之路的研究,得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宽松化是必然趋势,通过对修正“直接利害关系”原则、变革传统诉权理论、确立环境权及公共信托理论的论述,试图为放宽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寻求理论依据;其次撷取了各国关于原告资格相关制度的典型性规定,分析了当今世界各国对于环境公益诉讼所认可并采用的几类原告类型;第三,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缺失现状入手,通过实例引证,阐述了笔者对法律上原告资格的构建的想法,最后,从检察机关、行政职能部门、以环保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四个层次,明确了现代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范围。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相关问题的探讨,能对解决制约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放宽限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基本理论10-20
  •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述10-13
  • 一、环境公益诉讼概述10-11
  • 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念及特征11-13
  • 第二节 国外原告资格的发展趋势—以美国为例13-15
  • 第三节 放宽原告资格限制的理论基础15-20
  • 一、传统“直接利害关系”原则的修正15-16
  • 二、诉权理论的变革16-17
  • 三、环境权的确立17-19
  • 四、公共信托原则19-20
  • 第二章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之类型20-25
  • 第一节 检察机关代表公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20-21
  • 第二节 授予公民个人及环境保护等社会团体原告资格21-24
  • 第三节 确认当代人代表后代人进行诉讼的资格24-25
  • 第三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缺失及建构25-38
  •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缺失25-27
  • 一、缺乏实体权利法律依据25-26
  • 二、原告资格受到程序法的严格限制26-27
  • 第二节 原告资格法律缺失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境遇尴尬—实例引证27-28
  • 第三节 为放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限制提供制度支撑28-29
  • 第四节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类型29-38
  • 一、检察机关30-33
  • 二、环境行政职能部门33-34
  • 三、社会团体34-36
  • 四、公民个人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2-43
  • 后记4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尤静;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寅翼;论环境侵权之诉的原告适格[D];复旦大学;2012年

3 刘建朋;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适格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潘军臣;我国ENGO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保障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0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