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亲水疏油型PVDF膜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混凝—亲水疏油型PVDF膜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含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含油废水的水质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排放标准,因此本课题选择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在本课题中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对其进行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计算出有效产物率。考察了混凝剂DTC的投加量、Fe~(2+)的投加量、pH、废水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不改变原水pH,废水温度为20℃,DTC的投加量为0.3 g/L,Fe~(2+)的投加量为0.06 g/L,于200 r/min快速搅拌10 s,50 r/min慢速搅拌10 min。在最佳操作条件下,混凝阶段对CODcr、含油量、悬浮物固体、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1.77%、90.48%、98.14%、93.81%。混凝试验后,对含油废水中的絮体做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絮体与DTC中存在相同的特征基团,推测絮体是由DTC产生。在扫描电镜下,油滴粘附在絮体上,填充了絮体的空隙,证明DTC与Fe~(2+)络合产生的絮体的确有除油效果。在膜处理阶段,首先对实验室自制的亲水疏油型PVDF膜进行表征,测试了改性膜的纯水接触角、正十六烷接触角、孔隙率、平均孔径以及机械强度。结果表明,改性膜具备良好的亲水疏油性能,适合在低压下运行。原水在上述操作条件下进行混凝处理后,静置60 min,取液面下3 cm处清液作为超滤工艺的进水。超滤阶段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跨膜压差为0.1 Mpa,膜的再生周期为80 min。超滤试验运行一个周期后,改性膜的含油水通量衰减为纯水通量55.74%,出水中的剩余油量为2.86 mg/L,浊度接近于0 NTU。超滤膜装置运行一个周期后,采用超声加浸泡的方式对污染后的改性膜清洗,30min后,改性膜表面的污染物质完全脱落,相对通量恢复率为97.13%。用达西公式分析改性膜在处理含油废水时,膜自身阻力Rm、可逆污染阻力R1、不可逆污染阻力R2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可逆污染阻力R1占的比重最大。
【关键词】:含油废水 混凝 超滤 PVDF膜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5
- 1.1 含油废水的产生及危害12-14
- 1.1.1 含油废水的产生12
- 1.1.2 含油废水的危害12-13
- 1.1.3 油在水中的存在形态13-14
- 1.2 含油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14-18
- 1.2.1 物理法14-15
- 1.2.2 化学法15-16
- 1.2.3 物理化学法16-17
- 1.2.4 生物法17-18
- 1.3 膜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现状18-22
- 1.3.1 无机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现状19-20
- 1.3.2 有机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现状20-22
- 1.4 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现状22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2-23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3
- 1.7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23-25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25-35
- 2.1 试验材料25-28
- 2.1.1 试剂与仪器设备25-26
- 2.1.2 混凝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26-27
- 2.1.3 试验用水及水质指标27
- 2.1.4 亲水疏油膜及超滤装置27-28
- 2.2 试验方法28-31
- 2.2.1 混凝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的合成28
- 2.2.2 试验水样28-29
- 2.2.3 混凝试验29-30
- 2.2.4 试验用水水质分析方法30-31
- 2.3 改性膜的性能评价31-33
- 2.3.1 改性膜的形态结构31
- 2.3.2 改性膜的机械强度31
- 2.3.3 改性膜的表面润湿性31-32
- 2.3.4 改性膜的孔隙率32
- 2.3.5 改性膜的平均孔径32-33
- 2.4 超滤试验33-34
- 2.4.1 超滤试验33
- 2.4.2 单独超滤与混凝超滤试验33-34
- 2.5 膜的再生周期的确定34
- 2.6 膜的清洗34-35
- 第三章 混凝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研究35-48
- 3.1 引言35
- 3.2 DTC的合成与表征35-37
- 3.2.1 DTC的合成35-36
- 3.2.2 红外光谱分析36-37
- 3.2.3 元素分析37
- 3.3 DTC、Fe~(2+)的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37-40
- 3.4 废水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40-42
- 3.5 废水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42-44
- 3.6 絮体的表征44-46
- 3.6.1 絮体的红外分析44-45
- 3.6.2 絮体的SEM分析45-46
- 3.7 混凝工艺出水水质分析46-47
- 3.8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亲水疏油型PVDF膜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研究48-61
- 4.1 引言48
- 4.2 改性膜的表征48-51
- 4.2.1 改性膜的形态结构48-49
- 4.2.2 改性膜的机械强度49-50
- 4.2.3 改性膜的孔径与孔隙率50
- 4.2.4 改性膜的表面润湿性50-51
- 4.2.5 改性膜的渗透通量51
- 4.3 单独超滤与混凝超滤对含油废水的处理51-52
- 4.4 跨膜压差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52-54
- 4.5 跨膜压差对浊度及含油量去除效果的影响54-55
- 4.6 改性膜的再生周期的确定55-57
- 4.6.1 运行时间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55
- 4.6.2 运行时间对浊度及含油量去除效果的影响55-57
- 4.7 膜的清洗57-58
- 4.8 改性膜处理含油废水的膜阻力分析58-60
- 4.8.1 膜自身阻力的计算58
- 4.8.2 膜污染总阻力的计算58-59
- 4.8.3 不可逆污染阻力的计算59
- 4.8.4 膜阻力计算结果的分析59-60
- 4.9 本章小结60-61
- 第五章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69
- 致谢69-70
- 作者简历70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含油废水[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24期
2 桑义敏,李发生,何绪文,谷庆宝;含油废水性质及其处理技术[J];化工环保;2004年S1期
3 钱伯章;生物技术处理含油废水高效价廉[J];化工环保;2004年04期
4 钱伯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含油废水 高效价廉[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4年02期
5 潘双华;;核电站含油废水的处理[J];工业水处理;2006年01期
6 冯云姝;李萍;崔爽;商丽艳;;滑石粉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技;2010年06期
7 杨厚盛;;港口含油废水的处理[J];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1976年03期
8 ;用磁铁微粒净化含油废水[J];上海化工;1977年S1期
9 金岩;苑美邻;;利用含油废水生产黑肥皂[J];中国皮革;1991年07期
10 郁宝兴;含油废水的分类及其处置[J];电力环境保护;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成文;刘t@;王同华;王海霞;;炭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魏伟;廖建萍;张梅君;;铁路含油废水回用绿化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A];铁道学会环保委员会环境管理学组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廖建萍;魏伟;张梅君;;铁路含油废水回用绿化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立艳;钟冬平;;超滤法处理含油废水现状及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杭仕荣;葛勇德;梁捷;;快速降解高含油废水菌种的性能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6 张垒;薛改凤;鲍俊芳;;冷轧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王建东;周敬忠;贾凡;;含油废水回用技术研究[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8 王建东;周敬忠;张国强;;含油废水回用技术研究[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易书盛;;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新的突破[A];第五届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交流洽谈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张运华;甘复兴;李孟;雷体新;吴声浩;吴良玉;高云鹏;;亲油表面改性多孔陶瓷滤料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爱方邋通讯员 谢小诚 史秀亚;宁波餐饮业积极治理含油废水[N];宁波日报;2007年
2 记者 覃辉;油田含油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取得进展[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3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黎江东;利用工业废弃物处理含油废水[N];科技日报;2009年
4 张垒 薛改凤 鲍俊芳;冷轧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5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吴璇;灵州石化违法排放含油废水[N];宁夏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超;新技术脱去含油废水“脏外衣”[N];科技日报;2009年
7 曹霁阳;生物处理含油废水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环境报;2003年
8 记者 刘茜 实习生 刘艳美 通讯员 邓慧玲;无含油废水流入东江北干流[N];南方日报;2009年
9 记者 叶滨;餐饮废油将统一回收[N];哈尔滨日报;2006年
10 蔡忠仁;含油废水回用技术实现零排放[N];中国化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芳;基于超分子化学作用的PVDF膜改性及其在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孙刚正;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制备、性质及其对含油废水絮凝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莹莹;固定化嗜油菌处理高含油废水及生物膜上自然配伍菌群结构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运鸽;用于含油废水净化的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夏宇;混凝—亲水疏油型PVDF膜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应用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4 冯欣;黄土—微生物系统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黎叩晨;表层黄土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赵海荣;旋流膜分离器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伟;利用黄土土壤处理含油废水的室内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8 任杰;降解冷轧含油废水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性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9 肖莹;铁路场站含油废水调查及处理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谷妮娜;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混凝—亲水疏油型PVDF膜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