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褐煤对石灰性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铅、镉赋存形态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改性褐煤对石灰性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铅、镉赋存形态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成为热点话题。为能够较准确了解并修复豫西北某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本研究以腐植酸丰富的云南昭通褐煤为原始材料,经过多种改性,研究制备成(褐煤基腐植酸、去矿化褐煤、荷钙褐煤、褐煤基活性炭、硝化褐煤、磺化褐煤、褐煤基腐植酸树脂、褐煤基腐植酸接枝共聚)8种改性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和土壤团聚体培养试验,研究施加改性材料对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和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重金属赋存形态、含量的影响,充分认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及移动性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褐煤、腐植酸、去矿化、荷钙和活性炭显著降低了DTPA提取态Pb,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DTPA提取态Pb含量逐渐减少,除褐煤外,其显著降低的幅度分别是4.67%-7.97%、5.92%-11.46%、5.90%-11.80%和11.69%-26.43%;添加硝化、磺化、树脂和接枝共聚的土壤中DTPA提取态Pb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树脂和接枝共聚显著提高了DTPA提取态Pb,分别提高了5.82%-32.12%和2.55%-24.76%。改性后比未改性褐煤显著降低或显著提高DTPA可提取态Pb,以活性炭处理降低最多,以树脂和接枝共聚处理增加最多。褐煤、腐植酸、去矿化、活性炭、接枝共聚随施用量增加,土壤中DTPA提取态Cd含量逐渐减少,其中活性炭和接枝共聚显著降低的幅度是5.41%-13.51%和5.18%-27.70%;硝化、磺化、树脂显著提高幅度分别是7.92%-20.13%、5.74%-21.05%和21.30%-44.63%。2.褐煤、腐植酸、去矿化、荷钙、活性炭和接枝共聚均能增加生菜地上部生物量,硝化、磺化和树脂处理降低生菜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与土壤中DTPA提取态Pb、Cd含量呈负相关并随添加剂用量增加而增强。褐煤基材料可以显著地改变石灰性土壤中Pb、Cd的有效形态,显著降低生菜的生长量,但生菜地上部的Pb、Cd含量或积累量与土壤中DTPA提取态含量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几种修复剂对Pb、Cd的DTPA提取态的影响存在差别,在修复Pb、Cd复合污染的土壤时,应该选用有一致效果的修复剂。腐植酸、去矿化和活性炭对DTPA态Pb、Cd的作用一致,即均降低二者的有效态含量,腐植酸树脂均提高土壤Pb、Cd有效态含量。3.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环境的重要因素,各褐煤基材料由于对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土壤中重金属铅、镉形态转化。4.由土壤干筛法得,除荷钙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显著减少0.053 mm粒级团聚体含量,褐煤、腐植酸、去矿化、硝化、磺化、树脂、接枝共聚处理均能增加土壤R_(0.25)含量,腐植酸、去矿化、树脂、接枝共聚处理显著增强土壤的机械稳定性;由土壤湿筛得,除树脂和接枝共聚处理外,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集中于1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褐煤、腐植酸、去矿化、活性炭、硝化、树脂、接枝共聚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水稳性R_(0.25)含量,褐煤、腐植酸、去矿化、树脂、接枝共聚处理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则,腐植酸、去矿化、树脂、接枝共聚处理增强土壤的机械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5.各褐煤基改良剂与土壤培养150天后,土壤中Pb形态分布为: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离子交换态弱有机态强有机态;土壤中Cd形态分布为: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残渣态弱有机态强有机态。通过对施加5%改性材料各处理的0.25mm、0.053-0.25 mm、0.053 mm三种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重金属Pb、Cd富集情况进行分析,除荷钙、磺化处理外,其余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团聚度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各处理0.25 mm和0.053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Pb、Cd各提取态富集系数最大,0.053-0.25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富集系数最小。施加腐植酸、去矿化、活性炭处理使0.25 mm和0.053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上Pb、Cd的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减少,铁锰氧化态、弱有机态、强有机态、残渣态含量增加;施加去矿化、活性炭处理使0.053-0.25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上Pb、Cd的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减少,铁锰氧化态、弱有机态、强有机态、残渣态含量增加。褐煤改性施入土壤后,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重金属形态分布产生影响。通过对比,施加褐煤基腐植酸、去矿化褐煤对提高石灰性土壤团聚体的团聚度和稳定性,钝化重金属Pb、Cd效果最佳。
【关键词】:褐煤 修复 团聚体 重金属 石灰性土壤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3;S153
【目录】:
- 致谢4-7
- 摘要7-9
- 1 文献综述9-18
- 1.1 土壤团聚体9-12
- 1.1.1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9-10
- 1.1.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机制10
- 1.1.3 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因素10-11
- 1.1.4 土壤团聚体与重金属赋存的研究进展11-12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治理12-13
- 1.2.1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12-13
-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13
- 1.3 褐煤及其改性材料对重金属吸附的研究13-16
- 1.4 研究的依据、目的及意义16-18
- 2 引言18-19
- 3 材料与方法19-25
- 3.1 试验材料19-20
- 3.1.1 供试土壤及品种19
- 3.1.2 褐煤及其改性材料的制备19-20
- 3.2 试验设计20
- 3.2.1 盆栽试验20
- 3.2.2 土壤团聚体分级提取20
- 3.3 技术路线20-21
- 3.4 测定方法21-23
- 3.4.1 重金属铅、镉DTPA有效态提取21
- 3.4.2 生菜铅、镉全量提取21-22
- 3.4.3 土壤团聚体提取22
- 3.4.4 重金属铅、镉形态分级22-23
- 3.4.5 重金属铅、镉测定23
- 3.4.6 土壤其他理化性状测定23
- 3.5 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23-24
- 3.6 数据分析24-25
- 4 结果与分析25-47
- 4.1 不同褐煤基材料对铅、镉生物有效性影响25-30
- 4.1.1 不同褐煤基材料对土壤DTPA提取态铅含量的影响25-26
- 4.1.2 不同褐煤基材料对土壤DTPA提取态镉含量的影响26-27
- 4.1.3 不同褐煤基材料对两种重金属DTPA提取态影响的异同27
- 4.1.4 不同褐煤基材料对生菜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27-28
- 4.1.5 不同褐煤基材料对生菜地上部铅、镉含量的影响28-29
- 4.1.6 土壤DTPA提取态铅镉含量与生菜地上部生物量和铅镉含量的相关性29-30
- 4.2 不同褐煤基材料对土壤团聚体及其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30-47
- 4.2.1 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30-31
- 4.2.2 土壤团聚体组成31-38
- 4.2.2.1 土壤团聚体分布31-33
- 4.2.2.2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33-34
- 4.2.2.3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34-36
- 4.2.2.4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36-38
- 4.2.3 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重金属铅、镉含量和形态分布38-47
- 4.2.3.1 土壤中铅、镉形态分布38-40
- 4.2.3.2 各粒级团聚体中铅、镉形态分布40-47
- 5 结论与讨论47-53
- 5.1 结论47-49
- 5.2 讨论49-53
- 参考文献53-63
- ABSTRACT63-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韩晓增;尤孟阳;许玉芝;;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9期
2 陈朕;梁成华;杜立宇;郭冉;;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对砷(V)的吸附与解吸影响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03期
3 莫艳华;汤佳;张仁铎;李方舟;;外加营养源作用下微生物黏结剂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2年03期
4 张曼夏;季猛;李伟;刘华存;王彦杰;张林;潘开文;;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年04期
5 章明奎,何振立;成土母质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7年03期
6 杨益;李雪梅;江韬;魏世强;;活性有机质在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年02期
7 陈朕;;土壤团聚体对砷(V)的吸附与解吸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7期
8 黄丹丹;刘淑霞;张晓平;许继平;吴立君;娄玉杰;;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8期
9 王洋;刘景双;王全英;;冻融作用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7期
10 倪进治,徐建民,谢正苗;土壤轻组有机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仇建飞;窦森;;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晶晶;蒋先军;;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森;关松;李凯;;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黄雁飞;陈秋实;区惠平;顾明华;;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红燕;蒋先军;谢德体;;细菌在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中分布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对耕作方式的响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3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4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郭志彬;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涛;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娇;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米会珍;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灿;基于分形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及其与可蚀性的关系[D];长江科学院;2015年
5 陈高起;典型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耀方;子午岭林区不同胶结物质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7 朱姝;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温小辉;施肥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许建林;利用超声波测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翠翠;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改性褐煤对石灰性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铅、镉赋存形态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