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7 18: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区域土地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它是土地管理的纲领性规划,是编制其他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对土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早期的土地利用规划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将生态保护真正纳入到规划编制过程中。因此,为了降低土地开发利用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及早发现土地规划中的不当决策并加以改善,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是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集中在项目层次,战略及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较少,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深入探讨土地规划行为对环境影响的机理,有助于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评价的发展。 本文系统研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种方法,并将传统的评价方法与GIS方法和Matlab语言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运用到指标体系构建中,构建了适于县级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景洪市进行了实例验证。具体内容如下: (1)详细阐述了规...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利用规划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3 环境影响识别
2.1.4 环境影响评价
2.1.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2 相关理论
2.2.1 环境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5 生态经济协调理论
2.2.6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理论
2.2.7 政策学理论
2.3 评价的主要内容
2.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
2.3.2 评价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2.3.3 环境影响识别与环境目标分析
2.4 评价研究的难点分析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方法研究
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2.1 区域综合情况分析
3.2.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3.2.4 环境影响评价单元确定
3.2.5 环境影响识别
3.2.6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7 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3.2.8 对策以及减缓措施
3.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
3.3.1 核查表法
3.3.2 生态服务价值法
3.3.3 矩阵法
3.3.4 叠图法
3.3.5 网络法
3.3.6 压力—状态—响应(PSR)方法
3.3.7 加权比较法
3.3.8 优度评价法
3.3.9 土地承载力分析法
3.4 评价方法选择
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DPSIR)构建
4.2.2 运用D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2.3 指标计算方法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4.3.1 确定指标权重
4.3.2 指标的无量纲化
4.4 各级指标综合集成
4.5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五章 实例研究—以景洪市为例
5.1 景洪市概况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资源环境概况
5.1.3 经济社会概况
5.2 景洪市土地利用规划情况
5.2.1 土地利用现状
5.2.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5.3 景洪市土地利用及生态问题
5.4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5.5 景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
5.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2 确定指标值
5.5.3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5.5.4 构造判断矩阵
5.5.5 确定指标权重
5.5.6 指标加权求和
5.5.7 评价结果
5.5.8 建议及措施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本文编号:3751205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利用规划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3 环境影响识别
2.1.4 环境影响评价
2.1.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2 相关理论
2.2.1 环境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5 生态经济协调理论
2.2.6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理论
2.2.7 政策学理论
2.3 评价的主要内容
2.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
2.3.2 评价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2.3.3 环境影响识别与环境目标分析
2.4 评价研究的难点分析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方法研究
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2.1 区域综合情况分析
3.2.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3.2.4 环境影响评价单元确定
3.2.5 环境影响识别
3.2.6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7 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3.2.8 对策以及减缓措施
3.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
3.3.1 核查表法
3.3.2 生态服务价值法
3.3.3 矩阵法
3.3.4 叠图法
3.3.5 网络法
3.3.6 压力—状态—响应(PSR)方法
3.3.7 加权比较法
3.3.8 优度评价法
3.3.9 土地承载力分析法
3.4 评价方法选择
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DPSIR)构建
4.2.2 运用D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2.3 指标计算方法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4.3.1 确定指标权重
4.3.2 指标的无量纲化
4.4 各级指标综合集成
4.5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五章 实例研究—以景洪市为例
5.1 景洪市概况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资源环境概况
5.1.3 经济社会概况
5.2 景洪市土地利用规划情况
5.2.1 土地利用现状
5.2.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5.3 景洪市土地利用及生态问题
5.4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5.5 景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
5.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2 确定指标值
5.5.3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5.5.4 构造判断矩阵
5.5.5 确定指标权重
5.5.6 指标加权求和
5.5.7 评价结果
5.5.8 建议及措施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本文编号:3751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5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