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水库中几种典型藻对汞吸附—解吸及光还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11 02:32
贵州喀斯特区域处于环太平洋汞矿化带上,汞矿含量丰富,但因长期开采不善,导致贵州喀斯特水域汞污染较为严重。藻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可富集汞并经食物链逐级浓缩,使汞毒性放大,对区域内人等高营养级生物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故研究贵州喀斯特水库中典型藻对汞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光还原特征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椭圆小球藻、水华束丝藻和铜绿微囊藻普遍存在于贵州喀斯特水库中,其中椭圆小球藻生长周期约为16 d,水华束丝藻的生长周期约为21 d,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周期约为14 d;红外分析发现,三类藻主要含有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酚羟基(Ph-OH)、醚键(-O-)等不饱和官能团,水华束丝藻,除了拥有这些基团以外还拥有不饱和二氧化碳峰(C=O);根据比表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三类藻的比表面积大小依次为,铜绿微囊藻>椭圆小球藻>水华束丝藻,吸附研究发现:三种藻主要对汞吸附受pH、藻丰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pH=58时,藻对汞的吸附能力最强;随藻丰度变化表现为,随藻丰度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单位吸...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汞的环境化学性质
1.1.2 汞的毒性及危害
1.1.3 汞的迁移和转化及影响因素
1.2 贵州喀斯特水域汞的来源
1.3 贵州喀斯特水域中汞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1.3.1 贵州喀斯特水库中汞污染现状
1.3.2 水体汞的微生物反应过程
1.3.3 浮游微生物在汞迁移转化中的意义
1.3.4 贵州喀斯特水域中典型藻的分布及理化特征
1.3.5 藻对贵州喀斯特汞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影响
第二章 选题依据及意义
2.1 立题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目标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藻类培养与生化结构的探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吸附藻类的培制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实验方法及内容
3.1.4 质量控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藻细胞生长曲线特性
3.2.2 红外检测藻细胞表面官能团
3.2.3 藻细胞比表面积判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藻对二价汞吸附影响及动力学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质量控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H对藻吸附汞的影响
4.3.2 藻样投入量对吸附汞的影响
4.3.3 不同藻吸附汞随时间变化
4.3.4 三种藻吸附能力对比
4.3.5 吸附动力学
4.3.6 等温吸附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藻解吸汞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5.1.2 实验内容及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1.5 质量控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藻丰度对汞解吸影响
5.2.2 藻解吸汞随时间变化
5.2.3 不同藻解吸能力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藻对汞光化学还原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装置、材料与准备
6.1.2 实验内容与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光波长对Hg2+还原的影响
6.2.2 三种藻在不同波段的光波长照射下对Hg2+还原能力的比较
6.2.3 藻浓度对Hg2+还原的影响
6.2.4 不同波长照射下Hg2+还原反应级数的确定
6.3 讨论
6.3.1 波长对含藻水体Hg2+光还原的影响
6.3.2 藻类的吸附对Hg2+的光还原产生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本论文获得以下项目联合资助
本文编号:3759025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汞的环境化学性质
1.1.2 汞的毒性及危害
1.1.3 汞的迁移和转化及影响因素
1.2 贵州喀斯特水域汞的来源
1.3 贵州喀斯特水域中汞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1.3.1 贵州喀斯特水库中汞污染现状
1.3.2 水体汞的微生物反应过程
1.3.3 浮游微生物在汞迁移转化中的意义
1.3.4 贵州喀斯特水域中典型藻的分布及理化特征
1.3.5 藻对贵州喀斯特汞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影响
第二章 选题依据及意义
2.1 立题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目标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藻类培养与生化结构的探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吸附藻类的培制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实验方法及内容
3.1.4 质量控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藻细胞生长曲线特性
3.2.2 红外检测藻细胞表面官能团
3.2.3 藻细胞比表面积判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藻对二价汞吸附影响及动力学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质量控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H对藻吸附汞的影响
4.3.2 藻样投入量对吸附汞的影响
4.3.3 不同藻吸附汞随时间变化
4.3.4 三种藻吸附能力对比
4.3.5 吸附动力学
4.3.6 等温吸附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藻解吸汞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5.1.2 实验内容及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1.5 质量控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藻丰度对汞解吸影响
5.2.2 藻解吸汞随时间变化
5.2.3 不同藻解吸能力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藻对汞光化学还原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装置、材料与准备
6.1.2 实验内容与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光波长对Hg2+还原的影响
6.2.2 三种藻在不同波段的光波长照射下对Hg2+还原能力的比较
6.2.3 藻浓度对Hg2+还原的影响
6.2.4 不同波长照射下Hg2+还原反应级数的确定
6.3 讨论
6.3.1 波长对含藻水体Hg2+光还原的影响
6.3.2 藻类的吸附对Hg2+的光还原产生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本论文获得以下项目联合资助
本文编号:3759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5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