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解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0 06:03
含油污泥是被其它有机物污染了的原油或成品油、泥渣、水的混合物,是石油开采、炼制、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伴随品;含油污泥不仅含有大量的油资源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不加以合理处理利用,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温热解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路线,对含油污泥进行低温热处理、高温热解、渣油催化裂化三段式处理,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首先建立了含油污泥理化特性分析方法并对四种不同类型的含油污泥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含油污泥因其来源和产生方式不同而造成理化特性差异较大,含油率在20%~60%不等,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热重分析得到含油污泥的失重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干燥阶段(常温~180 ℃)、轻质油组分挥发阶段(180℃~380 ℃)、重质油组分热裂解阶段(380 ℃~550 ℃)、半焦化及无机矿物质的分解阶段(>550 ℃),因油泥的组成成分不同而在各个阶段有明显的失重差异。其次搭建了含油污泥单级热解处理装置,并针对炼化厂水处理站的含油污泥进行前期的低温热处理及热解特性的探究,实验结果表明350 ℃的低温...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油污泥的概述
1.1.1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分类
1.1.2 含油污泥的特性
1.1.3 含油污泥的危害
1.2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简介
1.2.1 填埋处置技术
1.2.2 溶剂萃取技术
1.2.3 固化处理技术
1.2.4 生物处理技术
1.2.5 调剖处理技术
1.2.6 焚烧处理技术
1.2.7 化学热洗技术
1.2.8 热解处理技术
1.2.9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比较
1.3 含油污泥热解原理与热解影响因素
1.3.1 热解的原理
1.3.2 热解的影响因素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含油污泥理化特性分析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主要仪器
2.3 含油污泥理化特性表征方法
2.3.1 含油污泥的水、油、渣三相分析方法
2.3.2 含油污泥的工业、元素、热值分析方法
2.3.3 含油污泥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2.3.4 含油污泥的油相组分分析方法
2.3.5 含油污泥的渣相成分分析方法
2.3.6 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方法
2.4 含油污泥理化特性分析
2.4.1 含油污泥的水、油、渣三相分析
2.4.2 含油污泥的工业、元素、热值分析
2.4.3 含油污泥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2.4.4 含油污泥的油相分析
2.4.5 含油污泥的渣相成分分析
2.4.6 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油污泥单级热解处理实验研究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装置与仪器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主要仪器
3.3 实验步骤
3.3.1 低温热处理
3.3.2 热解特性的探究
3.3.3 单级热解处理工况的优化
3.4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
3.4.1 三相产物产率
3.4.2 轻质油组分的收率
3.4.3 固相产物的分析
3.4.4 液相产物的分析
3.4.5 气相产物的分析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低温热处理
3.5.2 低温热处理后的实验油泥样品的理化特性分析
3.5.3 不同热解温度对含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3.5.4 不同热解升温速率对含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3.5.5 不同热解时间对含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3.5.6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工况的优化
3.5.7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最佳工况下的产物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油污泥两级热解处理实验研究
4.1 实验原料
4.2 实验装置与仪器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主要仪器
4.3 实验步骤
4.3.1 催化材料的选取和预处理
4.3.2 两级热解处理实验探究
4.4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不同种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4.5.2 不同催化温度对热解残渣的催化性能影响
4.5.3 不同催化床层高度的催化性能研究
4.5.4 热解残渣催化前后的变化研究
4.5.5 催化前后渣油的变化研究
4.6 热解工艺能量分析
4.6.1 能量分析
4.6.2 处理含油污泥所需热量
4.6.3 热解产生的油气资源能释放的热量分析
4.6.4 能量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766835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油污泥的概述
1.1.1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分类
1.1.2 含油污泥的特性
1.1.3 含油污泥的危害
1.2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简介
1.2.1 填埋处置技术
1.2.2 溶剂萃取技术
1.2.3 固化处理技术
1.2.4 生物处理技术
1.2.5 调剖处理技术
1.2.6 焚烧处理技术
1.2.7 化学热洗技术
1.2.8 热解处理技术
1.2.9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比较
1.3 含油污泥热解原理与热解影响因素
1.3.1 热解的原理
1.3.2 热解的影响因素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含油污泥理化特性分析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主要仪器
2.3 含油污泥理化特性表征方法
2.3.1 含油污泥的水、油、渣三相分析方法
2.3.2 含油污泥的工业、元素、热值分析方法
2.3.3 含油污泥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2.3.4 含油污泥的油相组分分析方法
2.3.5 含油污泥的渣相成分分析方法
2.3.6 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方法
2.4 含油污泥理化特性分析
2.4.1 含油污泥的水、油、渣三相分析
2.4.2 含油污泥的工业、元素、热值分析
2.4.3 含油污泥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2.4.4 含油污泥的油相分析
2.4.5 含油污泥的渣相成分分析
2.4.6 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油污泥单级热解处理实验研究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装置与仪器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主要仪器
3.3 实验步骤
3.3.1 低温热处理
3.3.2 热解特性的探究
3.3.3 单级热解处理工况的优化
3.4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
3.4.1 三相产物产率
3.4.2 轻质油组分的收率
3.4.3 固相产物的分析
3.4.4 液相产物的分析
3.4.5 气相产物的分析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低温热处理
3.5.2 低温热处理后的实验油泥样品的理化特性分析
3.5.3 不同热解温度对含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3.5.4 不同热解升温速率对含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3.5.5 不同热解时间对含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3.5.6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工况的优化
3.5.7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最佳工况下的产物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油污泥两级热解处理实验研究
4.1 实验原料
4.2 实验装置与仪器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主要仪器
4.3 实验步骤
4.3.1 催化材料的选取和预处理
4.3.2 两级热解处理实验探究
4.4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不同种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4.5.2 不同催化温度对热解残渣的催化性能影响
4.5.3 不同催化床层高度的催化性能研究
4.5.4 热解残渣催化前后的变化研究
4.5.5 催化前后渣油的变化研究
4.6 热解工艺能量分析
4.6.1 能量分析
4.6.2 处理含油污泥所需热量
4.6.3 热解产生的油气资源能释放的热量分析
4.6.4 能量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766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6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