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对围垦滩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联合修复
发布时间:2023-04-05 17:23
目前,我国滩涂围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寻找有效、实用的治理方法迫在眉睫。本论文通过模拟农田原位修复实验,利用人工海水浸泡淋洗土壤,采用浸泡与晾晒时间调控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研究了土壤氧化还原交替变化(Eh)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对滩涂围垦土壤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实验设有两个处理,每个处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通过控制海水浸泡时间来达到设定的土壤目标氧化还原电位,然后排水晾晒,使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最后用海水进行淋洗;第二阶段按设定的土壤目标氧化还原电位重复第一阶段实验过程。两个处理浸泡所要达到的土壤目标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处理1第一阶段-50mV、第二阶段-100mV,处理2第一阶段-100mV、第二阶段-200mV。结果表明: 土壤氧化还原交替变化下,经过海水淋洗后,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去除率不同,其中以Cd、Cr的去除效果最佳。处理1Cd、Cr淋洗去除率达到35.07%、33.84%,处理2达到56.60%、39.16%。整体上处理2的去除效果比处理1好,说明随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淋洗去除土壤重金属效果呈递增趋势。重金属Cd、Zn、Pb、Cr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围垦滩涂土壤的特点
1.4 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2章 材料及分析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实验装置
2.1.2 实验设计
2.1.3 测定和分析方法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的影响
3.1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3.1.1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去除土壤重金属效果
3.1.2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各过程中重金属总量的变化
3.2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3.2.1 可交换态重金属的变化
3.2.2 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的变化
3.2.3 可还原态重金属的变化
3.2.4 可氧化态重金属的变化
3.2.5 残留态重金属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修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影响因素的变化
4.1 土壤氧化铁的变化
4.1.1 土壤中氧化铁对重金属去除率及形态的影响
4.1.2 土壤氧化铁含量与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4.2 土壤有机物的变化
4.2.1 土壤中有机物的变化对重金属去除率及形态的影响
4.2.2 土壤 TOC 及 DOC 与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4.3 土壤硫化物的变化
4.3.1 土壤中硫化物及同步浸提重金属对重金属去除率及形态的影响
4.3.2 AVS 及 SEM 与重金属总量及 Eh 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3815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围垦滩涂土壤的特点
1.4 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2章 材料及分析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实验装置
2.1.2 实验设计
2.1.3 测定和分析方法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的影响
3.1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3.1.1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去除土壤重金属效果
3.1.2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各过程中重金属总量的变化
3.2 Eh 交替变化与海水淋洗联合修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3.2.1 可交换态重金属的变化
3.2.2 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的变化
3.2.3 可还原态重金属的变化
3.2.4 可氧化态重金属的变化
3.2.5 残留态重金属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修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影响因素的变化
4.1 土壤氧化铁的变化
4.1.1 土壤中氧化铁对重金属去除率及形态的影响
4.1.2 土壤氧化铁含量与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4.2 土壤有机物的变化
4.2.1 土壤中有机物的变化对重金属去除率及形态的影响
4.2.2 土壤 TOC 及 DOC 与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4.3 土壤硫化物的变化
4.3.1 土壤中硫化物及同步浸提重金属对重金属去除率及形态的影响
4.3.2 AVS 及 SEM 与重金属总量及 Eh 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3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8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