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滇池东岸非点源污染负荷控制初探

发布时间:2023-04-10 00:25
  近年来,滇池流域污染仍十分严重,降雨带来的径流面源污染为滇池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呈贡区位于滇池东岸,其为新昆明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随着呈贡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该区域由降雨带来的径流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加重汇入滇池的污染负荷。因此,应应该对呈贡区域城市面源污染进行控制。昆明市通过修建环湖干渠截污工程以期削减进入滇池的污染物负荷。可利用已修建的环湖截污干渠的巨大容积,尽可能多截留收集污染负荷,提高干渠的截污效能。因此,利用模型对环湖干渠(东岸段)进行模型模拟,可得出滇池东岸城市下垫面(来自规划)城市径流污染规律,同时,可定量化研究得出截污干渠东岸段以及雨、污水进厂水质规律,为干渠以及雨、污水厂优化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在呈贡地区设置汇水区域为城市下垫面的监测点进行沉降性能及粒径分布分析,可为水质预处理设施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比较目前应用较多的各水质模型,选择了模型机理较完善,输出、统计模拟结果较详细的SWMM模型。在SWMM模型中,将滇池东岸区域划分为285个子汇水区,同时,概化管网节点369个,渠道管段400条,1个总出水口。共设置14个水文参数,17个...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城市非点源负荷定量化污染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
        1.1.1 非点源污在染定量化研究方法
        1.1.2 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进展
        1.1.3 国内外有关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的不足
        1.1.4 研究模型选择
    1.2 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1.2.1 国内外有关城市雨水沉降特性研究进展
        1.2.2 城市雨水径流颗粒物分布及迁移规律研究
    1.3 本文研究思路介绍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SWMM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及搭建方法
    2.1 国内外 SWMM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2.1.1 应用于径流雨水面源污染的预测与控制
        2.1.2 SWMM 模型参数选择、率定优化方向
    2.2 SWMM 模型水质系统介绍
        2.2.1 SWMM 模型简介
        2.2.2 SWMM 模型结构
        2.2.3 SWMM 水质模型原理
    2.3 SWMM 水质模型搭建基础及方法
        2.3.1 SWMM 整体建模流程
        2.3.2 SWMM 水量模型搭建方法
        2.3.3 SWMM 水质模型搭建
3 滇池东岸截污干渠内水质模型构建及率定
    3.1 滇池东岸截污干渠内水质模型搭建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研究区域水质模型构建
    3.2 模型参数识别、率定及校验
        3.2.1 水质参数灵敏度分析
        3.2.2 水质参数率定结果分析
    3.3 干渠模型东岸段最终模型取值
    3.4 本章小结
4 滇池东岸截污干渠内水质模型应用
    4.1 雨水干管水质水量双峰错峰研究
        4.1.1 雨水干管水质水量双峰时间间隔与相关因素分析
        4.1.2 雨水干渠、干管沿程水质峰、水量峰到达时间研究
    4.2 污水渠出口水质规律
        4.2.1 实际降雨下(不同降雨等级)污水厂进水冲击
        4.2.2 设计降雨(不同重现期)对污水厂进水冲击
    4.3 雨水渠出口水质规律
        4.3.1 实际降雨下(不同降雨等级)雨水渠出口水质变化规律
        4.3.2 设计降雨(不同重现期)雨水渠出口水质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排水体制节点水质水量规律分析
    5.1 滇池环湖截污干渠东岸段运行现状及水质水量分析
        5.1.1 监测点位置布置
        5.1.2 环湖截污干渠东岸水质结论
    5.2 不同排水体制节点水质规律研究
        5.2.1 监测点布置
        5.2.2 实测实验方法
        5.2.3 常规水质指标规律研究
        5.2.4 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5.2.5 不同排水体制节点 COD、TN、TP 形态分布
        5.2.6 不同排水体制节点 COD、TN、TP 沉降性能
    5.3 本章小结
6 不同排水体制节点粒径分布规律分析
    6.1 不同降雨场次,不同节点粒径分布特征
        6.1.1 同场降雨(8 月 8 日)不同节点(分流制与合流制)粒径分布特征
        6.1.2 同监测点不同降雨场次粒径分布特征
    6.2 不同排水体制、不同降雨特性粒径区域分布特征
    6.3 径流过程中颗粒粒径变化与污染物关系
    6.4 粒度分选性研究
        6.4.1 分选系数与平均粒径相关性分析
        6.4.2 不同排水体制分选系数比较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水质模型部分
    7.2 实测水质部分
    7.3 不足与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工程活动



本文编号:3788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88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