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3-04-20 20:31
海草床是蓝碳的重要组成,然而多种人为及自然因素导致海草床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退化,中国海草亦未能幸免。良好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构失衡则会导致植物的致病衰亡。目前,我们对海草床根际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了解较为匮乏,尤其是根际微生物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演替规律。本研究分别在2017年至2018年间的春(4月)夏(8月)秋(10月)冬(1月)四季,于东营垦利区、大连长海县和威海荣成市三地采集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根际及无海草定植的沉积物样品。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根际细菌种群丰富,其中变形菌门(42.8%)、拟杆菌门(17.6%)、放线菌门(8.1%)、蓝细菌门(7%)是最主要类群;一方面,优势类群会随季节而演替,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在春、夏、秋、冬季达到最高值;另一方面,群落组成还会受到区域和样品类型(有无海草定植)的影响,例如Patescibacteria菌门在东营的相对丰度最高,绿弯菌门和变形菌门分别是根际和非根际的主要类群之一。α多样性分析显示样品内的物种...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海草床生态系统
1.1.1 海草及其生态学价值
1.1.2 全球海草退化现状
1.1.3 我国海草床及其退化状况
1.2 国内外海草床研究进展
1.2.1 国外海草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根际微生物及日本鳗草
1.3.1 根际及根际微生物的功能
1.3.2 海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意义
1.3.3 理化因素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1.3.4 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
1.4 海洋微生物研究方法
1.4.1 分子生物学方法
1.4.2 PICRUSt基因分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东营海草床概况
2.1.2 天鹅湖海草床概况
2.1.3 大连海草床概况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2 沉积物理化因子测定
2.3.3 DNA提取
2.3.4 PCR扩增
2.3.5 构建文库和高通量测序
2.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海草床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
3.2 细菌α多样性
3.3 细菌β多样性
3.4 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
3.5 细菌群落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3.6 沉积物细菌功能预测
第四章 讨论
4.1 时空及海草定植对细菌群落组成影响
4.2 时空及海草定植对α多样性的影响
4.3 时空及海草定植对β多样性的影响
4.4 不同地点、生长阶段、样品类型(根际非根际)沉积物理化性质不同
4.5 细菌功能预测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95240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海草床生态系统
1.1.1 海草及其生态学价值
1.1.2 全球海草退化现状
1.1.3 我国海草床及其退化状况
1.2 国内外海草床研究进展
1.2.1 国外海草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根际微生物及日本鳗草
1.3.1 根际及根际微生物的功能
1.3.2 海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意义
1.3.3 理化因素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1.3.4 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
1.4 海洋微生物研究方法
1.4.1 分子生物学方法
1.4.2 PICRUSt基因分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东营海草床概况
2.1.2 天鹅湖海草床概况
2.1.3 大连海草床概况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2 沉积物理化因子测定
2.3.3 DNA提取
2.3.4 PCR扩增
2.3.5 构建文库和高通量测序
2.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海草床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
3.2 细菌α多样性
3.3 细菌β多样性
3.4 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
3.5 细菌群落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3.6 沉积物细菌功能预测
第四章 讨论
4.1 时空及海草定植对细菌群落组成影响
4.2 时空及海草定植对α多样性的影响
4.3 时空及海草定植对β多样性的影响
4.4 不同地点、生长阶段、样品类型(根际非根际)沉积物理化性质不同
4.5 细菌功能预测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95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9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