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稀土与氨氮对植物酶活性及土壤氮化物形态转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2 22:30
在稀土矿区的不规范开采以及稀土矿区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作用下,稀土元素及铵态氮复合污染已成为我国的环境问题之一。文中以常见农作物及稀土矿区常见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矿区调查与盆栽试验相结合,通过测定矿区土壤稀土元素含量、矿区常见植物不同组织稀土元素及铵态氮含量,玉米、大豆及辣椒叶片内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活性以及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铵态氮(NH4+-N)及硝态氮(NO3--N)在上、中、下层土壤的含量,探讨了内源稀土元素—铵态氮复合污染下植物的响应及根际作用下内源稀土元素对氮化物形态转化,结果表明:(1)高浓度内源稀土及氮化物的复合污染,使得矿区植被的种类及数量减少,矿区土壤中的内源稀土促进了芒萁对铵态氮的累积,但芒萁各组织中内源稀土含量与氨态氮含量无明显相关性。龙南稀土矿区内常见植物对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高,其中芒萁及乌毛蕨均为稀土富集植物,尤其是对钇的富集程度高;稀土矿区的开采会增加重稀土在土壤表层中的配分,降低镧、钕在土壤表层的配分,矿区表现为钇富集铕亏损。(...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稀土元素及氮化物在矿区的污染现状
1.2.2 稀土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1.2.3 氮化物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1.2.4 植物酶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2.5 土壤-植物体系中稀土元素与氮化物的相互作用
1.2.6 根际作用对土壤元素的吸收转运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样
2.1.1 矿区样品的采集、处理及储存
2.1.2 校园土壤采集、处理及储存
2.1.3 盆栽土壤的采集、处理及储存
2.1.4 盆栽植物的采集、处理及储存
2.1.5 内源稀土元素基本性质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
2.3.2 植物中铵态氮的测量
2.3.3 硝酸还原酶(NR)的测定
2.3.4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2.3.5 丙二醛(MDA)的测定
2.3.6 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的测定
第三章 龙南稀土矿区常见植物对内源稀土及氮化物复合污染的响应
3.1 引言
3.2 样点基本情况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各取样点稀土元素含量状况
3.3.2 矿区植物根、茎、叶中稀土元素的配分
3.3.3 芒萁对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及位移系数
3.3.4 矿区芒萁对稀土元素的内稳性特征
3.3.5 矿区芒萁各组织铵态氮的测定
3.4 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源稀土元素与铵态氮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及植物生长情况
4.2.1 实验设计
4.2.2 植物生长情况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内源稀土元素与铵态氮对植物POD活性的影响
4.3.2 内源稀土元素与铵态氮对植物MDA含量的影响
4.3.3 内源稀土元素与铵态氮对植物NR活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根系作用下内源稀土对氮化物形态转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铵态氮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分布
5.2.2 硝态氮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分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4759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稀土元素及氮化物在矿区的污染现状
1.2.2 稀土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1.2.3 氮化物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1.2.4 植物酶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2.5 土壤-植物体系中稀土元素与氮化物的相互作用
1.2.6 根际作用对土壤元素的吸收转运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样
2.1.1 矿区样品的采集、处理及储存
2.1.2 校园土壤采集、处理及储存
2.1.3 盆栽土壤的采集、处理及储存
2.1.4 盆栽植物的采集、处理及储存
2.1.5 内源稀土元素基本性质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
2.3.2 植物中铵态氮的测量
2.3.3 硝酸还原酶(NR)的测定
2.3.4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2.3.5 丙二醛(MDA)的测定
2.3.6 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的测定
第三章 龙南稀土矿区常见植物对内源稀土及氮化物复合污染的响应
3.1 引言
3.2 样点基本情况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各取样点稀土元素含量状况
3.3.2 矿区植物根、茎、叶中稀土元素的配分
3.3.3 芒萁对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及位移系数
3.3.4 矿区芒萁对稀土元素的内稳性特征
3.3.5 矿区芒萁各组织铵态氮的测定
3.4 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源稀土元素与铵态氮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及植物生长情况
4.2.1 实验设计
4.2.2 植物生长情况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内源稀土元素与铵态氮对植物POD活性的影响
4.3.2 内源稀土元素与铵态氮对植物MDA含量的影响
4.3.3 内源稀土元素与铵态氮对植物NR活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根系作用下内源稀土对氮化物形态转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铵态氮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分布
5.2.2 硝态氮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分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4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81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