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库淤积形态对总有机碳、总氮埋藏通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4 07:33
本文选取河道型水库(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梯级水库(东支))与湖泊型水库(杭州市新安江水库)作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5月和11月分别对其进行浅地层剖面观测,同时,在各水库不同部位采集沉积柱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粒度参数、总有机碳(TOC)、总氮(TN)的测定,探讨不同类型水库沉积物淤积形态对TOC、TN埋藏通量的影响。本文根据水库在纵向上与坝体的距离,大致将每个水库分成三部分,远离坝体端占河道总长约1/31/4的部分为库尾区域(Upstream region,UR)、中部占河道总长约1/2的部分为库中区域(Middle region,MR)、靠近坝体端占河道总长约1/31/4的部分为库首区域(Lower region,LR)。研究结果表明:(1)河道型水库运行初期,沉积物主要淤积在库尾区域,当上游新建水库后,由于坝体的拦沙作用,使得下游水库大量淤积在库尾区域的沉积物会在长时期水动力作用下逐渐运移至坝前区域;湖泊型水库沉积物主要淤积在库尾区域,形成“库尾三角洲”结构。各水库沉积物组分以粘土质粉砂为主,少量为粉砂质粘土,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总体上从库尾向库...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进展
1.2.1 筑坝拦截对碳、氮分布的影响
1.2.2 水库在碳、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性
1.2.3 水库淤积模式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黄柏河流域梯级水库(东支)
2.1.2 新安江水库(千岛湖)
2.2 研究方法
2.2.1 走航路线及采样站位设置
2.2.2 走航观测参数设置
2.2.3 沉积物的采集与处理
2.2.4 沉积物含水率、干容重、粒度、TOC、TN的测定
第三章 研究区沉积物特性
3.1 沉积物粒度特征
3.1.1 河道型水库
3.1.2 湖泊型水库
3.2 沉积物含水率、干容重特征
3.2.1 河道型水库
3.2.2 湖泊型水库
3.3 小结
第四章 水库淤积形态及沉积物淤积通量估算
4.1 地层剖面识别及特征和建库后淤积厚度的计算
4.2 河道型水库
4.3 河道型水库不同时期淤积形态
4.4 湖泊型水库
4.5 沉积物淤积通量、速率
4.6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沉积物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特征
5.1 河道型水库
5.1.1 表层沉积物TOC与TN含量
5.1.2 柱样沉积物中TOC与TN含量
5.2 湖泊型水库
5.2.1 表层沉积物TOC与TN含量
5.2.2 柱样沉积物TOC与TN含量
5.3 各水库TOC、TN沉降速率(通量)、埋藏速率(通量)估算
5.3.1 沉降速率与沉降通量
5.3.2 埋藏速率与埋藏通量
5.4 小结
第六章 沉积物淤积形态与TOC、TN埋藏通量的关系
6.1 河道型水库
6.2 湖泊型水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本文编号:3817463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进展
1.2.1 筑坝拦截对碳、氮分布的影响
1.2.2 水库在碳、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性
1.2.3 水库淤积模式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黄柏河流域梯级水库(东支)
2.1.2 新安江水库(千岛湖)
2.2 研究方法
2.2.1 走航路线及采样站位设置
2.2.2 走航观测参数设置
2.2.3 沉积物的采集与处理
2.2.4 沉积物含水率、干容重、粒度、TOC、TN的测定
第三章 研究区沉积物特性
3.1 沉积物粒度特征
3.1.1 河道型水库
3.1.2 湖泊型水库
3.2 沉积物含水率、干容重特征
3.2.1 河道型水库
3.2.2 湖泊型水库
3.3 小结
第四章 水库淤积形态及沉积物淤积通量估算
4.1 地层剖面识别及特征和建库后淤积厚度的计算
4.2 河道型水库
4.3 河道型水库不同时期淤积形态
4.4 湖泊型水库
4.5 沉积物淤积通量、速率
4.6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沉积物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特征
5.1 河道型水库
5.1.1 表层沉积物TOC与TN含量
5.1.2 柱样沉积物中TOC与TN含量
5.2 湖泊型水库
5.2.1 表层沉积物TOC与TN含量
5.2.2 柱样沉积物TOC与TN含量
5.3 各水库TOC、TN沉降速率(通量)、埋藏速率(通量)估算
5.3.1 沉降速率与沉降通量
5.3.2 埋藏速率与埋藏通量
5.4 小结
第六章 沉积物淤积形态与TOC、TN埋藏通量的关系
6.1 河道型水库
6.2 湖泊型水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本文编号:3817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81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