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3 00:48
  随着经济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关于经济发展是否是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或解决环境问题的争论引起了一波相关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基于环境EKC模型及耦合关系模型对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本文将吉林省作为研究区域,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相关处理方法。同时,基于吉林省20042017年所选择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通过建立EKC模型对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环境质量压力、响应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完全符合典型的EKC特征。虽然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长期的发展中处于不协调发展的状态,但是吉林省自2005年开始对环境质量状况实施保护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服务环境保护工作,使得吉林省有效避免了走EKC曲线所包括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是通过建立耦合关系模型,以寻求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间的内在协调程度。研究发现,2004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耦合发展
        2.1.2 协调发展
        2.1.3 耦合协调发展
        2.1.4 环境质量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
    2.2 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机理
        2.2.1 环境质量对经济发展起基础作用
        2.2.2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主导作用
        2.2.3 环境质量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
第3章 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方法介绍
        3.1.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3.1.2 耦合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
        3.1.3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3.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境质量指标提取
        3.2.3 环境质量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综合评价
    3.3 基于EKC模型对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3.3.1 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EKC模型的构建
        3.3.2 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EKC模型的实证分析
    3.4 基于耦合关系模型对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3.5 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各因素间关联性分析
    3.6 结果分析
        3.6.1 环境质量状态促生环境经济效益
        3.6.2 环境质量压力、状态的拟合特征不完全符合传统EKC
        3.6.3 吉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交互性影响中协调发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4.1 结论
    4.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28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828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